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信用卡 > 2022年7月
中国银行普惠金融事业部副总经理沈力:用好信用信息,推动普惠金融数字化发展

中国银行普惠金融事业部副总经理 沈力

  随着数字经济时代的来临,数据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作为基础和关键性生产要素的功能日渐凸显,信用数据的开放与融合日益成为金融行业普遍共识。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是我国市场经济的基本构成单元,是税收的主要来源和创新的重要力量,是承载居民就业的重要主体,已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有力引擎。但长期以来,企业经营不规范、金融机构产品服务能力不足等多方面原因,导致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一直存在。其中,企业信用信息的缺失或不完整导致银行无法识别企业的真实风险状况,是银行无法利用信用贷款提升对小微企业支持力度的主要原因之一。

  在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下,我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日前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高质量发展促进形成新发展格局的意见》中强调以坚实的信用基础促进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并提出“创新信用融资服务和产品,发展普惠金融,加强公共信用信息同金融信息共享整合”。加强信用信息共享,深化信用信息开发利用,能够有效提升银行等金融机构服务中小微企业的能力,提高中小微企业贷款可得性,有效降低融资成本,充分发挥信用体系建设对普惠金融的支撑作用,助力我国普惠金融发展再上新台阶。

  一、信用信息共享为小微企业融资发展带来重要机遇

  1.信用信息共享实现信用价值

  社会信用体系是现代化经济体系和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是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基础性工程。在信用社会背景下,社会信用的形式是信用数据,以此体现社会主体的信用评价。构建信用信息共享体系、加强信用信息共享应用,有助于打破“数据孤岛”,防范数据垄断,保障数据安全,推动数据在全社会层面进一步优化配置;有助于节约合规经营成本和交易成本,降低信息不对称程度,遏制欺诈,营造诚信环境,更好地实现信用价值。

  2.提高银行获取数据的数量和质量

  大中型企业有着较为丰富的内外部信息,而小微企业信息不透明阻碍了金融服务的提供。国家社会信用体系着力建设融资信用服务平台网络,将银行融资决策需要的纳税、社会保险费、进出口、水电气等14大类37项信息纳入共享范围,大幅提升了银行可获取数据的完整性,切实增强信用信息在银行拓展小微企业客户、智能风控等方面的应用。

  3.提升银行服务小微企业的能力

  近年来,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蓬勃发展,推动银行等金融机构的信贷服务模式、服务形态和服务效率发生转变。信用信息共享有助于银行差异化识别优质客户,完善风险管理体系,贷前以多维数据实现精准画像,贷中以经营数据实时监测风险变化,贷后以动态监控实现实时预警,重塑小微企业信用评估方式,减少对抵押担保的依赖,进而为提高小微企业融资的可得性提供了新模式和新路径。同时,银行可通过引入工商、司法、行政许可和税务、外贸、涉农、专利等外部替代数据,缓解信息不对称问题,构建商业可持续的小微企业首贷户拓展长效机制,推动普惠金融供给增量扩面,切实为小微企业提供精准信贷支持。

  4.降低了银行信用信息应用合规风险

  随着《个人信息保护法》以及“断直连”等一系列法律法规政策的出台,面对来源广泛、形式多样、标准不一的外部数据,从外部机构所获数据是否合法、是否经过“充分授权”、是否存在过度收集行为等问题,都对银行数据治理和合规应用提出了更高要求。对此,全国中小企业融资综合信用服务平台(全国信易贷平台)建设为银行集中获取信用信息提供了规范性的入口,降低了银行对外部数据机构的过度依赖,在确保信息安全、商业秘密和个人隐私保护的前提下,实现客户数据的批量和综合使用,降低了银行信用信息应用的合规风险。

  二、中国银行信用信息应用促进普惠金融发展的成效

  近年来,中国银行加强信用数据运用,结合信息技术,在小微企业服务中探索从传统金融向数字金融转变,从融资服务向综合服务转变,从被动风控向主动风险管理转变,从以线下为主向线上线下相结合转变。

  1.推动普惠金融服务实体经济

  中国银行践行金融报国为民初心使命,以数字普惠为方向,以新兴技术为驱动力,通过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技术,识别和管理信贷风险,降低信贷成本,重构小微企业信贷流程,促进产品创新,提升客户体验,扎实推进“六稳”“六保”工作走深走实。截至2022年一季度末,中国银行普惠金融贷款余额超1万亿元,较年初新增1314亿元;贷款户数超66万户,较年初新增4.49万户。

  2.推动产品服务创新升级

  中国银行依托大数据、智能风控等技术,创新完善金融支持方式,持续围绕国家战略导向及企业实际需要,以场景服务为载体,在“惠如愿”普惠金融品牌下建立了普惠金融线上产品体系,组织开展“惠如愿·千岗万家”普惠金融行动,针对外贸类小微企业特点开发“惠如愿·外贸贷”。“惠如愿”系列线上融资产品已服务超10万家企业,累计发放贷款超1500亿元。

  3.推动信用信息体系建设落实

  中国银行积极参与并推进信用信息体系机制建设,全面深化与全国信易贷平台的合作,与国家公共信用信息中心签订全面战略合作协议,实现了双方总对总数据联通,将在信用信息数据共享应用、联合建模、金融领域课题研究等方面开展全面合作。通过和税务部门建立银税直连的互动机制,实现覆盖全国的税务信息联通,加速助力“银税互动”业务发展。围绕农产品溯源、农业补贴、农业支付等数字化系统和农村信用体系建设,积极创新政企银多方合作数字化交易平台和在线融资模式,推动建立农村信用信息互联互通共享体系。

  4.推进数字化智能风控应用

  中国银行结合普惠金融的业务特点和风险特征,加强风险管理的主动性、前瞻性,提升普惠金融风险管理数字化、智能化水平,逐步打造“惠如愿•慧智控”智能化风控体系,通过分析挖掘企业及企业主等借款主体的内外部数据,对客户欺诈风险、信用风险及合规风险等风险隐患进行综合评价和判断,对模型及入模数据的有效性、稳定性、异常情况及客户逾期率、不良率等资产质量变化进行持续监控,提升小微企业风险防控智能化水平。

  三、普惠金融视角下信用信息体系建设的对策建议

  1.建立完善信用信息共享应用的政策体系及配套细则

  政策制度体系建设是信用信息共享应用的保障,《征信业务管理办法》和《个人信息保护法》的相继出台,对银行等金融机构与数据服务商的合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借鉴国内外先进经验,结合小微企业数据特征,出台针对金融机构的政策配套细则和实施指导意见,可以帮助金融机构合规有效应用信用信息,防范数据泄露风险,保护信息主体的合法权益。

  2.根据小微企业客户特点,持续扩大信用信息共享的范围

  金融机构对客户的综合评价依赖于对信用信息的分析及处理,对客户信息维度和数据质量要求较高。建议银行通过借助政府公共数据及科技资源,进一步加强信用信息共享应用,以更大力度推进社会保险费、住房公积金、水电气、不动产、知识产权等信息纳入共享范围,可通过实时和批量接口方式做好数据对接及获取,充分发挥信用信息在融资服务中的信息桥梁作用。

  3.结合金融机构需求,加强优化信用信息交换方式

  为使金融机构能够充分运用小微企业信用信息数据开展客户风险评价,建议银行在保证数据应用安全的前提下,依法合规获取企业授权后,遵循可用、必要原则,支持结合银行数据分析需求传输企业信用信息数据。如考虑到涉及商业秘密等未公示公开的信息,后续数据交换方式仅支持查询比对或结果验证,建议信用信息归集方搭建数据分析环境,提供相关信用信息的分析结果。

  知之愈明,则行之愈笃。信用信息共享体系在普惠金融服务中的逐步深入应用,是业界共促普惠金融高质量发展的新举措。中国银行将在现有信用信息数据基础上,探索创新更多的普惠金融服务,提供更为丰富的普惠金融产品,满足更多的业务场景需要,并将逐渐形成数字赋能、精准对标、提质增效的普惠金融强大合力,为服务国家实体经济贡献更大力量。

 
过刊查询
2022年03月 2022年02月 2022年01月
2021年12月 2021年11月 2021年10月
2021年09月 2021年08月 2021年07月
2021年06月 2021年05月 2021年04月
查看所有过刊
本期精选
《中国信用卡》2022年第7期目录
农业银行信用卡中心风险管理部总经理黄海..
信用卡风险防控措施探析——基于联系预留..
平安银行信用卡中心风险副总监王文:新风..
中原银行银行卡中心风险总监胡亚东:坚守..
银联数据服务有限公司总裁季小杰:银联数..
中国银行普惠金融事业部副总经理沈力:用..
 
企业简介 | 版权声明 | 免责声明 | 频道介绍 | 安全提示 | 法律顾问 | 网上投稿 | 客服电话 | RSS订阅
Copyright © 2005 Fcc.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金融电脑》杂志社版权所有
电话:010-51915111-805 传真:010-51915236,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署)网出证(京)字第337号
京ICP备14024077号-1 京公安网备:11010802025321 技术支持:站多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