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金融电脑 > 2022年11月
中电金信软件有限公司总经理冯明刚访谈:共筑数字新基石,共创产业新未来

中电金信软件有限公司总经理冯明刚

  近年来,以数字技术为支撑的数字经济蓬勃发展,并成为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随着数据价值的日益凸显以及金融业数字化转型的深入推进,金融信息技术基础设施从以连接为主的网络基础设施向云网融合的数字基础设施加速演进。金融业数字基础设施发展呈现出怎样的新特点、新趋势?如何深度挖掘数据资产的价值,夯实数字金融基础设施底座,为业务创新赋能?新形势对金融机构技术架构转型和数据能力的构建提出了哪些新要求?金融机构在构建数字金融基础设施的过程中需要注意哪些问题?近日,本刊记者采访了中电金信软件有限公司总经理冯明刚,请他从产业角度谈谈对这些问题的思考。

  数字金融基础设施的构建势在必行

  当前,金融业数字化转型不断深化,IT架构从传统技术架构向分布式云原生架构转变,金融机构正在利用新IT架构全力构建数字金融基础设施。冯明刚认为,数字金融基础设施的构建离不开两个先决条件:一是技术的进步,二是国家政策的推动。“如果没有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5G等技术的进步,金融业很难进行面向数字化的IT架构转型,也就无法构建数字金融基础设施。”而在国家政策层面,《“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提出,建设高速泛在、天地一体、云网融合、智能敏捷、绿色低碳、安全可控的智能化综合性数字信息基础设施。《金融科技发展规划(2022—2025年)》提出,加强数据能力建设,夯实金融创新发展数字底座。由此可见,数字金融基础设施的构建势在必行。

  数字金融基础设施不同于传统的网络基础设施,不仅包括了支持异构环境的基础运行支撑平台、确保应用快速构建的研发测试运维平台,还要具备数据资产管理、安全防范以及架构迁移等一系列管理能力和平台工具。对于所有金融机构来讲,数字金融基础设施建设都是一项需要全盘规划、系统思考、分步实施的重要工作。在构建新型数字金融基础设施的过程中,以工商银行和建设银行为代表的大型银行深入探索不同的技术路线,而以中国电子、华为等为代表的科技企业也积极参与其中并努力构建完整产业生态。

  冯明刚认为,经过金融机构和产业侧的共同努力,数字金融基础设施建设的技术路线更为多样,但产业供给能力距离构建产业化、规模化应用的数字金融基础设施这一目标还存在差距,有实力的金融机构不得不进行自研,但是对于IT人员少、自研能力不强的广大中小金融机构而言此路不通,而且即使大型金融机构自研的底层基础设施,因开源、持续迭代等问题,其稳定性与安全性也面临挑战。“一是产业方单品虽然逐渐丰富,但并未完全达到成熟好用;二是产业方与金融机构各自努力,重复研发与适配现象较为严重,缺少合力;三是产业各方对于开源技术架构的掌握还不够深入,对其可能产生的漏洞和问题并不完全了解;四是行业没有给聚合型产品足够多的场景来应用和验证,也就更缺少机会进行产品的充分打磨和提升。”

  在冯明刚看来,金融机构需要的是一个安全为先、兼顾先进性的“金融级数字底座”,可以借用我国航天领域的成功经验,采用“行业定制、系统优化”的方法来研发实现。金融业对IT基础设施有很多特殊要求,比如超大容量、高并发、复杂事务、极低时延、7×24×365长期稳定、弹性扩容、多云多库、高安全、极致体验等,“金融级”一词代表着高安全、高性能、高可靠、极致体验等最高的技术标准要求。可满足金融业使用需求的数字底座,无疑代表着行业领先和最佳实践,进而也可以应用在国民经济其他重点行业。

  数字金融基础设施建设尤需重视数据管理应用

  据国际咨询机构IDC预测,全球数据量将会在2025年达到175ZB,年复合增长率达到61%;其中中国产生的数据量预计将达48.6ZB,占到全球数据量的27.8%。国家网信办发布的数据显示,2017—2021年,我国数据产量从2.3ZB增加到6.6ZB,仅次于美国(16ZB),位列全球第二;近三年来,我国数据产量每年保持30%左右的增速。近年来,金融机构不断加大移动互联网等应用的力度,使数据规模也呈现出爆发式增长态势。

  而金融与数据有着天然的联系,从营销获客到客户旅程服务,一切金融业务的开展都离不开数据的流动。冯明刚认为,金融机构存储了大量数据,如果不利用就是资源的浪费。“金融业需要充分激发数据活力,让数据产生更多价值,更好地为业务服务,为国家数字经济的发展服务,这也顺应了‘数字驱动价值创造’的新趋势。”要构建坚实的数字基础设施,就必须关注数据,实现对数据采集、存储、传输、展现、分析与优化的全生命周期管理。

  对于金融业数据管理,冯明刚认为有以下特点和趋势:

  一是各大银行相继成立数字化转型的一级管理部门——数据管理专职部门。随着《金融科技发展规划(2022—2025年)》和《关于银行业保险业数字化转型的指导意见》的发布,很多银行调整了组织架构,为加快数字化转型、凸显数据的重要价值,成立了单独的数据管理部门,主要负责数据管理、数据分析、数据应用的推广等,为全行数据的共享提供了组织保障,并推动数据管理部门从成本中心逐步向利润中心转变。

  二是数据资产化助力银行发现新的业务热点和机会。2020年4月发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构建更加完善的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的意见》首次将数据与土地、劳动力、资本、技术等传统要素并列为生产要素。数据资产管理作为释放数据价值的必要途径,包括资产确认、资产评估、资产处置、资产安全等,是数据管理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数据资产化的必然结果,是金融机构从用户视角和财务视角重新审视行内数据资产的过程。随着数据资产管理的进一步发展,金融机构将会加快数据资产管理的步伐,数据资产化则会助力金融机构寻找新的业务增长点。

  三是数据安全成为后续工作的重中之重。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数据安全法》的颁布实施,我国数据开发与应用将全面进入法制化的轨道,数据安全工作将成为金融机构今后所有工作的重中之重。

  四是湖仓一体化架构成为新一轮数据平台建设的热点。随着数据量的不断增加和应用场景的日益丰富,银行原有的MPP架构数据库已无法完全满足银行的数据存储和加工需求。银行的数据架构从原来的ODS、数据仓库发展为大数据平台,并进一步演化为湖仓一体化(数据湖+数据仓库)架构。湖仓一体化架构既能解决银行大数据量存储、数据快速接入和接出问题,又能保障复杂加工逻辑的处理效率和应用访问的效率,是目前银行数据平台架构的最佳方案。

  冯明刚指出,经过多年的发展,金融业数据管理对技术基础设施建设的需求愈加迫切,释放数据资产价值成为当务之急,金融机构应该从全局出发对此进行整体设计。同时,越来越多的IT企业以产品为主导、以咨询为牵引、以交付为辅助,依托在金融行业的项目交付经验和成功实践,助力金融机构实现业务数据化、数据资产化、资产价值化。数字金融基础设施建设尤其应重视和关注金融数据应用,同样需要金融业与IT产业的携手合作。

  构建金融级数字底座的责任和担当

  当前,在金融业开放合作、场景深度融合的大趋势下,金融机构都在尝试将核心系统从集中式架构向分布式架构迁移。以银行为例,大部分银行已经完成了系统的服务化(SOA)改造,随着银行业务线上化发展的深入,集中式架构核心系统应对海量用户、海量数据和高并发的业务场景面临巨大挑战,并且作为一个庞大的单体应用,集中式架构的核心系统升级迭代复杂缓慢,难以满足互联网时代业务快速创新的需求。因此,不少银行已经将新一代核心系统的建设提上了日程,一方面可强化基础设施的自主创新,实现降本增效;另一方面也可借此契机,统筹搭建各类新技术平台,快速拓展业务与应用场景,助力银行实现全面数字化转型。

  冯明刚认为,金融业数字化转型对于负责技术基础建设的金融机构科技部门来说,具体工作核心就是IT架构、应用架构的转型以及满足业务应用快速创新的需求。“通过架构转型,金融业许多底层的IT体系都可以基于一个个技术组件实现系统的标准化,这就需要一个强大统一的数字底座来支撑集群化的应用。”一方面,金融业数字化转型既能为数字产业化提供有效的金融支撑,也能为其他产业的数字化提供典型示范,进而推动我国整体数字化转型的进程;另一方面,金融业数字化转型可以强化金融科技自立自强,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中国电子作为网信产业的国家队,作为唯一一家以网络安全和信息化为核心主业的央企,具备从芯片、操作系统、数据库、中间件、云、安全到应用系统的国内最完整的产品谱系和技术体系,拥有一系列产业链急需的整合能力,为金融行业打造一个开放共享且安全可靠的数字底座,助力金融业数字化转型责无旁贷。”在采访中,冯明刚多次提到中国电子的这一使命和担当。但是他也坦言,要想打造这样一个不断优化的数字底座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需要金融业和产业界联合起来,共同努力,加快场景和技术的对接验证。他呼吁金融机构能够为产业界提供足够的系统应用场景来加速数字底座的优化升级。“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更快进步,提升整个金融业的国际竞争力,保障国家金融安全。”

  冯明刚告诉记者,就在前不久,中国电子分别与中国工商银行、中国银行、交通银行建立了联合创新实验室,加快创新成果的转化、推广,努力为加速金融行业自主创新进程作出更大贡献!

  文/《中国金融电脑》记者 彭惠新

 
过刊查询
2022年03月 2022年02月 2022年01月
2021年12月 2021年11月 2021年10月
2021年09月 2021年08月 2021年07月
2021年06月 2021年06月 2021年05月
查看所有过刊
本期精选
《中国金融电脑》2022年第11期目录
中国工商银行首席技术官吕仲涛:夯实数字..
中国银行信息科技部总经理兼场景生态与创..
中国民生银行信息科技部总经理毛斌:踔厉..
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教授张健华:完善..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云计算与大数据研究所..
北京银行首席信息官龚伟华:打造多云生态..
珠海华润银行首席信息官张昕:构建金融基..
 
企业简介 | 版权声明 | 免责声明 | 频道介绍 | 安全提示 | 法律顾问 | 网上投稿 | 客服电话 | RSS订阅
Copyright © 2005 Fcc.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金融电脑》杂志社版权所有
电话:010-51915111-805 传真:010-51915236,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署)网出证(京)字第337号
京ICP备14024077号-1 京公安网备:11010802025321 技术支持:站多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