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5年的保险业信息化需求
来源:中国保险报 作者:楼晓迪 日期:2011/9/22
最近二三十年来,我国金融信息化建设取得了较快的发展。但相比银行和证券而言,我国保险行业的信息化应用水平无论是在广度还是在深度上,都有待进一步提高,对比国外保险信息化水平同样有较大的差距。在经费投入方面,过去3年中,保险行业IT的年平均投入约为11亿元人民币, 仅占3年平均保费的0.6%。这与世界发达国家大型企业在IT上的投入比例有较大的差距。据互联网数据中心的研究报告显示,财富500强企业中,信息技术投资占营收比例大于10%的企业达总数的65%,同时企业网络投资的回报率则高达数倍。
据最新一次权威调查数据显示,有四成左右的保险公司已然将信息化建设放在了首位。有位保险公司信息管理中心主管说:“公司的不断发展,对支持日常运营的信息化体系要求大大提高,如加强系统维护和宽带扩容以及加紧补充容灾能力,这都让信息化建设成为必然。”现在很多保险公司的客户资料的收集、整理及统计分析对信息化系统的依赖愈来愈大。如果信息化薄弱,单单一个业务员的离职就意味着公司与几个甚至几十个客户失去联系。保险公司实施的客户管理系统,证明了信息化对于公司的重要性以及公司从中的收益。系统对其车辆保险业务进行市场、销售以及服务业务的一体化管理。从销售环节开始,信息化带动了其他的部门实现了企业部门间信息传递和共享的良性循环。工作人员只要输入与客户相关的惟一标识(如客户的车牌号、保单号),系统就能够搜索到对应客户的全部相关信息和交往记录。这些信息可以帮助业务人员及时识别客户的等级,为他们提供最恰当的服务。另外,业务人员能够通过输入任意条件查询出客户,及时了解到当天或某段时间需要续保的客户名单,并根据与客户的联系情况来获得续保、不再续保和正在考虑中的客户名单,从而保证能够及时跟进,减少客户资源的流失。信息化带来的另一效果是帮助公司强化了对业务人员的管理。一方面,业务人员能够根据系统提供的业务提醒来阶段性地完成任务,并适时把握任务执行的状态;另一方面,公司也能了解员工的工作进展情况。
那么现在保险公司的信息化建设是否观?实际情况是:很多保险公司信息管理系统除了可以自动生成计划书外,对于老客户并没有根据历史记录来生成有针对性计划的能力。保险公司更多地还只是通过IT手段来理清客户信息,以提高营销员的效率,技术含量并不高。
据CMP咨询预测,未来5年中国保险业信息化的需求将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
需求一:保险业面临日益激烈的竞争形势,要求进一步加强客户关系管理,进一步加强“以客户为中心”的业务平台;
需求二:核心业务体系需要根据市场业务创新与变化的需求进一步升级、更新;
需求三:进一步加强商务智能(及决策管理系统)以及数据仓库的建设;
需求四:网上业务等新型业务渠道以及数据集中,对于信息安全与灾备体系提出越来越高的要求;
需求五:进一步加强保险监管信息系统的建设与应用;
需求六:适度的IT外包仍将是未来保险业信息化的需求点之一;
需求七:将信息化应用全面推向企业管理与运营,以不断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财务、CRM拓展到OA、HRM等)。
以下几个方面将是保险信息化发展的重点。
一是网上保险的发展。网上销售保险产品快捷方便、成本较低、便于客户比对、效率更高。近年来,国内各大保险公司纷纷开展了网上销售,已有70%以上的保险公司开通了自己的网站,但是真正在网上实现的销售额却非常有限。与网上银行和网上证券相比,网络保险在全球范围内仍处于起步阶段。美国部分保险公司网上保险的业务量已经占到总业务量的10%以上,还出现了一些纯互联网的保险公司。二是平台化的数据集中管理。数据集中对保险公司推进信息化意义重大。在全国范围内建设一个集中、高效、一致的数据平台,将为各级机构提供业务分析、业务推进及业务监管等的基础上,各保险公司的信息化建设重点将转移到呼叫中心和客户关系管理等的实施。给呼叫中心赋予新功能,要求呼叫中心不仅仅只具备保单查询、报案、理赔、投诉、销售、预约、回访、通知等任务。目前国内已在一些保险公司采用了客户关系管理系统,但利用率很低,真正处于正常运营中的不足10%,很多保险公司都没有基于数据仓库进行深度开发,其功能只限于客户资料的统计与管理,没有进一步的分析能力。在数据集中的基础上,应用管理软件进行决策分析,如通过保险商业智能系统开展产品分析、客户管理、承保分析、理赔分析、利润分析、风险管理等方面的服务,也将是未来几年的保险信息化的重要目标之一。三是基于保险公司业务处理平台的管理系统。企业年金业务管理系统、代理人管理系统、单证影像管理系统等将是近几年保险信息化建设的重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