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玉成:全力保障系统安全稳定运行,为改革转型保驾护航
来源:《中国金融电脑》2011年1期 作者:刘玉成 日期:2011/2/22
全力保障系统安全稳定运行,为改革转型保驾护航
中国邮政储蓄银行科技发展部总经理 刘玉成
自2007年3月正式成立以来,中国邮政储蓄银行(以下简称“邮储银行”)积极贯彻执行国家“十一五”规划,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深化改革,加快转型”为发展理念,以市场、利润为导向,以创新为发展动力,以“服务三农”为宗旨,切实履行社会责任,发挥网络优势,向广大城乡居民尤其是亿万农民工提供优质的金融服务。经过全体员工3年多的共同努力,邮储银行各项业务均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基本完成了向全功能商业银行的初步转型。
目前,邮储银行全国共拥有营业网点3.7万个,汇兑营业网点超过4.5万个,邮政金融计算机网络已成为一个面向全国城乡覆盖面最广、联网网点数量最多的金融计算机网络系统,仅储蓄系统每天就承载着4000多万笔、金额高达近千亿元的存取款交易。可以说,金融信息系统的平稳运行,直接关系到邮储银行各项金融业务的正常运转,关系到银行信誉与发展,甚至关系到国家的政治稳定与社会和谐。作为技术支持部门,在邮储银行信息化委员会、邮政集团公司金融信息化领导小组及工作组的领导下,邮储银行科技发展部大力提高系统运维质量,做到客户满意、用户放心,支撑银行业务的快速发展,全力推进邮储银行改革转型。
一、邮储银行金融信息化“十一五”期间主要成果
邮储银行“十一五”期间坚持执行国家“服务三农”的方针政策,加快信息化工程建设,不断增强银行竞争力。“十一五”期间,邮储银行金融信息化在运维质量、基础建设、系统建设、组织建构等诸多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1.有力保障邮政金融计算机系统安全稳定运行
邮储银行四个数据中心的日常管理,100多个应用系统的运维以及上千台主机设备的维护工作,任务重大而且艰巨。面对全国中心系统众多,结构复杂,而运行维护人员相对不足的局面,邮储银行制定了涵盖机房管理、系统管理、网络管理、项目管理、运维管理等方面的安全管理规章制度,建立了安全运行监控和响应机制、日志检查和分析机制,从而确保全国中心生产运行的质量。
“十一五”期间,邮储银行每年都举办安全运行竞赛活动,并采取 “日监控、月考核、季初评、年表彰”的方式,充分调动技术人员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有效地提高了邮政金融计算机系统安全运行水平,运行质量大幅提高,成绩显著。特别在整个“十一五”期间,跨行交易成功率由“十一五”之前的倒数跃进到前3位后,并始终在15家全国性商业银行中保持排名前3,创造了中国银行业的一个奇迹。2010年,邮储银行运行质量尤其令人振奋,系统各项考核指标均有大幅提高,跨行交易成功率高达99.70%,自6月起,已经连续6个月在15家商业银行中排名第一。邮储银行金融信息系统的高质量运行情况,为业务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持。
2.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全力做好信息化建设保障
“十一五”期间,邮储银行加大生产中心、主机、网络、灾备等基础设施建设,成果显著。不到三年时间,邮储银行新建设了建筑面积2万多平方米的生产数据中心,并计划未来两年内再建同等规模的数据中心,同时配套扩建同城灾备和开发测试中心;主机网络方面,2010年初完成了所有省主机扩容改造工作,全国中心到省中心的网络扩容改造工作也已完成,目前全国中心到31个省中心的主用和备用线路都扩展到100M带宽的ATM线路。灾备建设方面,同城容灾中心已经建成,目前已陆续完成一系列重要应用系统的灾备建设,其中,邮政储蓄系统实现了全部省中心的业务数据异地备份。代理基金、邮政电子汇兑以及公司业务等系统都已实现应用级灾备。在2008年南方冰雪灾害、5.12汶川大地震期间,灾备系统经受了考验,尤其是汶川大地震之后,邮储银行是第一个恢复银行业务的金融机构,灾备系统对应用系统迅速恢复起了关键作用。
3.加快信息化建设,高度重视系统运行维护
目前,邮储银行已上线100多个系统,其中涵盖了邮政储蓄、汇兑、公司业务、网银、信贷、信用卡、电话银行、国际等多个重要银行业务,支撑着邮储银行业务的发展。邮储银行最大的核心系统——储蓄系统已经顺利实现全国数据物理大集中。储蓄系统物理大集中,实现了资源共享与集中运维,提高了储蓄系统的运行质量,已成功探索出一条在高并发量应用系统上以开放式系统小型机集群取代大型机、以PC服务器集群取代小型机的新路,在保障计算性能和稳定性的前提下,大大节约了投入成本,与国家推进信息化建设的战略方针保持一致,为今后实现更大规模逻辑大集中奠定基础。
做好系统运维工作,直接关系到邮储银行发展命脉。各系统长期、安全、稳定运行, 对于科技部门而言, 既是基本要求, 也是终极目标。邮储银行在“十一五”期间圆满地做到了这一点,扭转了信息建设中通常存在的“重开发、轻运维”的旧观念,始终坚持运维与开发并重,尤其强调在系统开发的整个过程中考虑运维质量,从源头上保障系统上线后的安全稳定;强调主管运维工作的技术部门全程参与开发,与工程建设、业务部门加大合作力度,在工程阶段就考虑安全运行工作,保证系统上线后平稳运行。
4. 信息科技管理和人才队伍等自身能力建设进一步加强
在成立之初,针对科技人员紧缺、各项科技管理制度尚不健全、技术力量十分薄弱等情况,邮储银行通过完善信息技术制度体系,提高科技管理水平,加快信息科技队伍建设等措施,切实提升了科技综合实力。目前,邮储银行初步建立了涵盖信息科技组织架构、信息科技规划与项目研发风险管理、系统运行和操作管理、业务持续性管理等内容的近百项管理制度和技术规范。
同时,进一步加快人才队伍建设,组建符合现代金融企业要求的信息科技队伍,不断满足邮储银行快速发展的信息化建设需要。2007年,邮储银行正式挂牌成立时设置了科技发展部,负责银行系统建设开发与运维工作。到了2010年,业务快速发展与系统建设相对滞后的矛盾日益明显,加大系统建设力度,提高系统运维水平,成为邮储银行金融信息化工作的重中之重。为了明确职责,邮储银行将原科技发展部进行改组扩充,设立为三个部门:运行管理部、信息科技建设部、信息科技管理部,一方面加大了银行信息科技力量,另一方面明确了分工与职责。信息科技管理部负责工程立项,信息科技建设部负责工程建设,运行管理部负责系统运维,三者之间相辅相成、协同发展,共同推进邮储银行金融信息化事业的发展。三年时间,邮储银行科技人员已由技术支持中心成立之初的不足十人,发展到目前近200人,已经形成一支年轻而有朝气的技术队伍,平均年龄不到30岁。
二、邮储银行金融信息化“十二五”规划
“十二五”是邮储银行成立以来的第一个五年规划时期,是实现全面转型的关键时期。“十二五”期间,邮储银行将努力把国内外先进的银行经营理念与本行特有的优势相结合,实现长期可持续的健康发展,发展成为国内资本充足、管理先进、风险可控、品牌卓越、受人尊敬的一流大型现代化商业银行。从业务发展趋势看,目前信息化建设还很难满足邮储银行向全功能大型零售商业银行转型的需要,建设统一的综合应用系统已成为当务之急。为此,2009年邮储银行启动了IT总体规划工作,制定了《中国邮政金融IT总体规划》:围绕以客户为中心、以会计处理为核心两大主线,计划用两年左右的时间将现有应用系统整合为统一的综合应用系统,同时,建设全国生产、同城灾备、异地灾备三大数据中心,搭建会计处理、客户信息、产品管理、内容管理、渠道管理、柜面处理、中间业务和数据分析八个平台,实现数据的集中与共享,建立符合银行业、监管机构要求的信息安全体系,建立科学的决策和组织架构。同时,建立一支符合邮政金融发展要求的研发、工程、管理和运维队伍,满足未来3~5年全国邮政金融业务发展、内部管理和风险控制的需要,全方位提升中国邮政金融业务的核心竞争能力和风险管理水平。
1.继续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实现“两地三中心”模式
邮储银行将采用“两地三中心”的模式,加快建设生产、同城灾备、异地灾备三大全国数据中心,以保证关键应用系统关键功能的不间断运行,并保证所有生产数据的完整性。三个中心除同城灾备中心作为单纯的灾备中心外,全国生产中心与异地灾备中心可分别承担不同的生产功能,以实现对数据中心内各类资源的综合利用。进一步加强机房建筑场地、主机、存储、网络等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和投入。目前,邮储银行正在筹备在距离北京1000公里外的南方某省建立配套异地灾备中心,作为全国生产中心的异地灾备,同时也可运行一些非关键应用系统。
2.统筹系统建设,实现核心业务系统的逻辑大集中
为了加强信息资源开发利用,促进经营管理水平提高,切实增强核心业务系统(储蓄系统)的安全性与稳定性,邮储银行将于“十二五”期间实现核心业务系统的逻辑大集中,并计划采用小型机集群取代大型机的方案,实现逻辑大集中,打破大型机在金融系统中的垄断性。如果在逻辑大集中项目中,小型机方案得以成功,这将是一项载入史册的壮举。目前正在对核心系统逻辑集中的小型机集群方案进行长达1年的测试,如今测试已进入尾声,从性能上看,测试结果比较满意。
未来五年,邮储银行将以逻辑大集中工程建设为主线,加快全国数据集中步伐;加快推进中间业务、投资理财和私人银行等业务类,信用风险、市场风险和操作风险等风险管理类系统建设;积极推动资金管理、营销分析、网点信息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等经营管理信息类系统建设,加快推进全行由电子化向信息化迈进;加快完善、拓展网上银行、手机银行、自助银行、视频银行等新兴服务渠道,建设渠道管理、柜面处理等系统,提高客户满意度、增强市场竞争力。
3. 加强安全建设,健全信息科技风险管理体系
金融危机以来,银监会等监管机构对金融行业的监管日益严格。随着3G、互联网等技术的迅速发展,许多新安全问题也不断涌现。为适应相关部门的监管要求,结合金融行业的实际情况,邮储银行在规划中将信息科技风险管理列入重要工作范畴,确保数据安全和业务连续。“十二五”期间,一方面将建设信息安全管理系统、开发管理系统、工程管理系统、运行管理等系统,切实提高科技风险管理水平,以促进邮储银行业务全面发展;另一方面将全面制定风险管理制度,把信息技术风险管理贯穿到日常工作的方方面面,将科技风险管理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与业务发展相适应。
4.进一步加快人才队伍建设与管理
“十二五”期间将推动完善信息管理委员会和技术架构管理委员会的组织机构建设,统筹全行IT 策略与投入,管控全行IT 架构、规划和技术标准。在队伍建设上,进一步加快科技人才队伍建设及管理,以全国中心为主体,省中心为支撑,市中心为补充,建设全国、省、市、县四级科技人才体系,组建一支信息科技队伍,继续强化各中心职能,加大人员、技术投入,最大程度满足未来邮政金融信息化建设的需要。
综上所述,随着邮政改革发展的不断深入,邮政信息化也将不断向纵深发展,“应用统一化、数据集中化”已是大势所趋,同时,将高度重视金融信息系统的运行维护工作,以提高客户满意度为目标,以标准化、差异化、个性化的服务方式,最大限度地满足不同类别客户的需求;通过加大系统建设,提高系统运行质量,优化系统服务流程,提高系统处理效率,从而提高客户满意度,为邮储银行建设一流的大型现代化零售商业银行提供技术保障,为邮储银行改革转型保驾护航。
来源:《中国金融电脑》2011年1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