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当前位置:首页 > 金融信息化 > 金融科技
金融科技
国内首单区块链应收款ABN发行 主承销为浙商银行
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作者:肖乐  日期:2018/8/20

  上海清算所官网显示,“浙商链融2018年度第一期企业应收账款资产支持票据”(下称“浙商链融”)于日前成功发行。

  公开信息显示,“浙商链融”本次发行金额4.57亿元,发行期限354天,债项信用等级为AAA,由中铁信托担任发行载体管理机构,主承销商为浙商银行。

  此单ABN(资产支持票据)与传统ABN相比,不同之处在于其基础资产。记者从浙商银行了解到,“浙商链融”是银行间市场首单应用区块链技术、直接以企业应收账款为基础资产的证券化产品。“浙商链融”从交易商协会准予注册(8月3日)到首单4.57亿元8月17日成功发行仅耗时15天。

  2017年8月,浙商银行基于区块链技术研发了应收款链平台,利用其分布式记账、智能合约和不可篡改的特性,把企业的应收、应付账款转化为支付结算和融资工具。企业在应收款链平台上签发及承兑的应收账款,既可以作为购买商品或劳务等的交易对价支付给平台的其他用户,也可以通过转让或质押来获取资金。

  “浙商链融”的基础资产,即为应收款链平台上企业签发及承兑的应收账款。企业将其持有的应收账款通过浙商银行委托给受托人(中铁信托)设立资产支持票据信托,后者以此作为载体发行资产支持票据,并委托浙商银行作为资产服务机构提供基础资产管理服务。应收款链平台结算回款则作为“浙商链融”偿债的保障。

  据悉,“浙商链融”首单的基础资产,囊括了远景能源(江苏)有限公司(下称远景能源)等数家身处智能制造、电子通讯、医用科技等行业的企业签发给其上游的应收账款债权。

  当前企业间的贸易多采用账期方式延后支付,应收账款积压是困扰企业的共性难题。截至2017年末,我国规模以上工业类企业的应收账款余额为13.48万亿元,平均约占企业流动资产的25.2%。

  应收账款最大的痛点在于盘活、流转困难,而且难以防范操作风险和欺诈风险,容易形成坏账,这些问题严重制约了应收账款融资业务发展。而基于区块链的架构,可以实现多方对同一笔交易的共同确认且数据无法篡改,融资需求发生之前的交易数据可以为需要融资的交易提供很强有力的佐证,能够解决应收账款融资中存在的痛点。

  据了解,截至2018年6月末,浙商银行应收款链平台已辐射企业1800多户,累计签发2600多笔应收款,金额合计260多亿元。

  国内银行对于区块链的探索正逐渐深入,除了应收账款融资,银行还将区块链技术应用于资产托管、跨境汇款等场景上。例如,邮储银行已经将区块链应用于资产托管领域,通过区块链技术,实现了托管业务的信息共享和资产使用情况的监督。农行则将区块链技术应用于基于供应链的电商融资。

  从金融机构已有的实践来看,存证类和数据资产类应用是目前区块链应用最广泛的两个领域。区块链在帮助金融机构解决信任问题、数据共享问题、提升业务效率上发挥了作用。

 
 
企业简介 | 版权声明 | 免责声明 | 频道介绍 | 安全提示 | 法律顾问 | 网上投稿 | 客服电话 | RSS订阅
Copyright © 2005 Fcc.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金融电脑》杂志社版权所有
电话:010-51915111-805 传真:010-51915236,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署)网出证(京)字第337号
京ICP备14024077号-1 京公安网备:11010802025321 技术支持:站多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