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博睿最新发布《2016数字消费洞察报告》解码亚洲数字消费趋势
来源:金网在线 作者:编辑:李勇 日期:2016/9/5
聊天软件超越应用通知、社交媒体、短信和电子邮件,成为内地拉动线下购买的首选渠道
2016年9月2日,全球领先的信息服务公司益博睿(Experian)今天发布了《2016年数字消费洞察(亚洲)报告》,旨在帮助企业更好地了解亚洲数字消费的现状和趋势。该报告根据对1200多位数字消费者的在线调查,揭示了中国大陆地区、香港、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泰国等亚洲主要市场的消费者行为差异。报告指出,视频广告对中国内地消费者的购买决定影响最大,而消费者看到网上广告或促销之后,聊天软件成为排名第一(占57%)的拉动线下购买的渠道。
这份报告详细描述了消费者在研究、查找、互动以及购买产品和服务方式上的显著差异。这些差异存在于各种渠道(短信、应用通知、电子邮件、社交媒体、聊天软件)、设备(智能手机、功能手机、Wi-Fi/蜂窝平板电脑、可穿戴设备)和内容(电子邮件广告、手机应用广告、社交媒体广告、网络视频广告和搜索广告)中。调查结果突出显示了要通过诸多渠道来覆盖亚洲数字消费者的复杂性,但是也强调了其重要性。
益博睿大中华区董事总经理姚诚彰先生表示:“中国是亚洲最大的经济体,人均收入高且保持持续增长。在这样一个快速发展的国家,智能设备和社交媒体互动的爆发式增长正在不断改变着人们的交易方式,了解数字消费行为对于企业市场营销人士至关重要。”
“中国的移动消费者非常喜欢使用应用软件,社交聊天软件在中国消费者中占主导地位,因此数字营销人员在营销活动中应充分利用这一关键应用。与此同时,营销人员应重视其营销目标和交付方式,这样才能实现更高效地营销宣传,从而扩大其竞争优势。”
针对中国大陆地区渠道有效性的主要调查结果显示:
- 聊天软件主导消费者购买周期的多个环节,其中包括搜索和发现(47%)、触发产品兴趣(48%)和购买意图(45%)。
- 在搜索和发现环节,社交媒体与聊天软件同样重要(47%),它是消费者找到优质交易(51%)的主要驱动因素。
- 尽管短消息和电子邮件仍然有效,但这类传统渠道在消费者渠道偏好方面表现出下滑的趋势。
- 电子邮件渠道仍然在除中国以外的亚洲市场中占据优势。
对于有意拓展亚洲市场的中国企业营销人员需要注意的趋势:
- 过度依赖单一营销渠道将不再奏效。根据每个国家及其当前数字消费成熟度的状况,营销人员需要认真思考如何使用适合的渠道组合。
- 中国企业如果想要打入其它亚洲市场,其企业营销人员应重视不同的渠道偏好——例如,香港偏好电子邮件促销(39%),泰国喜欢利用社交媒体来了解新的产品、品牌和趋势(58%)。同时,营销人员也要了解关于目标消费者的可行数据。例如,78%的马来西亚人反感垃圾邮件,78%的新加坡人使用2个以上的电子邮件账户,而95%的印度尼西亚人则会故意提供不准确的电话号码。
- 重质量而非数量。不同地区市场对于接收促销信息的偏好各不相同,具体情况取决于具体用例。总体来讲,促销信息发出的多不代表目标消费者接收情况好。相关而有针对性的消息才能够更好地转化为购买驱动力。如果无效消息太多,消费者则容易退订、删除或把内容标记为垃圾邮件。
- 营销人员要想获得成功,数据的质量和完整性至关重要。亚洲相当多的消费者会有意无意地提供不准确的信息,这反过来会导致营销人员的数据集出现错误和不准确的信息。中国内地约27%的消费者无意中输入过错误的支付详情,还有40%的消费者在网上结算时提供过错误的地址。
每个市场主要调查结果和洞察的对比表
中国大陆 |
香港 |
新加坡 |
马来西亚 |
印度尼西亚 |
泰国 |
无意中提供错误的支付详情(27%)和地址(40%) |
无意中提供错误的姓名(13%)和地址(24%) |
无意中提供错误的地址(22%)和支付详情(10%) |
无意中提供错误的电子邮件(15%)和地址(22%) |
无意中提供错误的支付详情(13%)和地址(20%) |
无意中提供错误的电子邮件(23%)和地址(26%) |
2个以上的电子邮件账号(74%) |
2个以上的电子邮件账号(87%) |
故意提供错误的电话号码(17%)、性别(8%)和年龄(10%) |
故意提供错误的地址(17%)、电话号码(18%) |
故意提供错误的姓名(93%)、电话号码(94%)和地址(95%) |
故意提供错误的电子邮件(11%)、年龄(10%) |
收到太多电子邮件和社交媒体消息(43%) |
收到太多电子邮件和社交媒体消息(38%) |
收到太多消息(70%) |
收到太多消息(78%) |
收到太多消息(75%) |
收到太多消息(57%) |
来源:益博睿《2016年数字消费洞察(亚洲)报告》
IDC亚太区消费移动与电信战略副总监Shiv Putcha表示:“企业和品牌绝对不能忽视亚洲价值数万亿美元的数字商务市场。目前,仅中国就是世界上最大的零售市场。同时亚洲的挑战在于不同地区在语言、经济、购买力方面有很大的差异,并且消费行为也各不相同,尤其是数字一代。”这一独特性在未来几年不仅不会减少,甚至可能还会增加,市场营销人士如果不能使用数据驱动的洞察来进行有效探索、规划和执行,就会面临巨大挑战。希望《2016年数字消费洞察(亚洲)报告》能够提供指导价值,破译关键的数字消费趋势,为品牌以及与之关联的消费者指明一条前进的道路。
据(2016)互联网全球统计数据显示,世界上49.6%的互联网用户都在亚洲,其中中国用户占亚洲用户的40.3%。据国际数据公司(IDC)的数据显示,(除日本以外的)亚太地区数字商务将从2015年的7万亿美元增至2019年的17万亿美元,而中国已迅速发展成为亚太数字商务的中心。随着亚洲地区收入的增加、消费水平的提高、互联网的加速使用、移动宽带接入的普及,以及这些因素的结合,将不断为亚洲地区的营销人员解锁巨大机会。
《2016年数字消费洞察(亚洲)报告》有利于营销人员深入洞察与消费者行为趋势,包括数字营销渠道偏好、数字营销消费、内容关联性和数据准确性,从而在竞争中领先。报告对来自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香港和中国大陆地区超过1200位受访者进行了调查。受访者均超过18岁,至少拥有一台移动设备(智能手机、功能手机、Wi-Fi/蜂窝平板电脑和可穿戴设备)。本报告与国际数据公司(IDC)联合制作,是了解2016年亚洲数字格局的必读报告。 报告可在这里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