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当前位置:首页 > 科技资讯 > 业界洞察
业界洞察
借力新技术 打造指数研究领域“新概念”
——国发院—百分点“中国投资者情绪和消费者信心”发布会顺利召开
来源:金网在线  作者:  日期:2018/6/21

  2018年6月14日,北大国家发展研究院(以下简称“北大国发院”)携手国内领先的大数据和人工智能公司百分点在北京大学朗润园举行了“中国投资者情绪和消费者信心”指数发布会。

  产学研用结合,共创指数研究领域新发现

  北大国发院多年来一直致力于推动社会的进步,其学术研究和政策研究都非常贴近中国现实。北大国家发展研究院院长姚洋表示,此次北大国发院与百分点公司合作推出两大指数,正是学术研究和政策研究的结合。无论是消费者信心指数,还是投资者情绪指数,都对研判宏观经济形势、理解金融市场有重要指导意义。这两个指数得到了百分点公司技术上的支持,也体现了国发院科研上的厚度,希望能坚持做下去,为政府和私人部门决策提供参考。

  此次“中国投资者情绪和消费者信心”指数的联合发布方——百分点公司董事长兼CEO苏萌博士谈道,百分点自成立以来一直注重产学研用相结合,与国家级智库北大国发院联合探索,不仅可以通过新数据、新技术,从中国投资者和消费者的长周期、多维度观察视角出发,站在国家宏观经济增长和发展格局发生转变的历史转折点构建新指数,为指数研究领域带来新发现,还将使产学研用链条缩短,实现数据价值的闭环,真正应用于解决垂直领域的实际问题,为了解投资者意愿或投资者市场走势预期及消费者信心提供了更加前沿、科学的度量工具。

  据悉,国发院与百分点首次将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引入到两大指数研究中,以新技术打造指数研究领域的“新概念”,改变了以往基于点状、抽样的传统调研方法。在消费升级时代,依托北大国发院科学严谨的研究方法和指标体系和百分点强大的自然语言处理技术、机器学习能力以及超过一亿条数据深度融合的结果,可以在数字世界中把人们的情绪和行为进行映射。未来,百分点还会为学术研究持续发挥作用提供产品化和工具化的技术支持。

  中国投资者情绪指数,刷新“软指标”的新功效

  北大国发院经济学教授沈艳主要介绍了“中国投资者情绪指数”。她指出,中国股市当中看似很不合逻辑的事件,其背后往往是复杂的“投资者情绪”在发挥作用。在度量金融市场波动的硬指标之外,像“投资者情绪”这样的软指标也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

  沈老师表示,中国投资者情绪指数能够较为准确地反映2008年以来的A股主要事件,例如指数最低点是2015年6~7月股灾,次低点是2016年初熔断。采用股市收盘之后到第二天开盘之间投资者文本信息计算的隔夜情绪显示,隔夜情绪比全天情绪显著更正面,更冷静客观,包含对未来市场预期信息的可能性更大。对比不同行业的情绪指数来看,最近3年,平均情绪最高的行业是医药,最低是房地产;波动率最小是制造业,最大是金融业。沈老师表示,关于行业的二级子指数的研究才刚起步,还需要深入研究情绪与市场之间的互动。

  沈老师还介绍了“投资者情绪指数”的计算方法,指出该指数是收集全网与金融市场散户投资者情绪相关的文本数据,采用卷积神经网络等深度学习方法构建而成。初步研究显示,该指数不仅可以反映投资者对已发生市场状况的情绪反应,其中包含的信息对市场收益率、波动、交易量等具有一定预测能力,将有可能为政府和私人部门提供新的参考。

  此外,沈老师告诉记者,基于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目前投资者情绪指数可实现一周一次的发布频率,未来将不断深化研究,争取实现该指数的实时发布,以为机构及个人投资者提供更加实时精准的决策、投资指导。

  北大国发院经济学教授、著名宏观经济学家宋国青在随后的点评中指出,虽然现在资本市场在中国经济的融资领域占比仍比较小,但未来金融市场对经济会越来越重要。每天金融市场会产生大量信息,投资者如何能在短时间内快速获取重要信息变得尤为关键,这就凸显出一个好的测度指数的重要作用。宋老师认为,并不是有了“投资者情绪指数”,就可以直接去资本市场赚钱,而是长期积累下来,对研判宏观经济形势非常有价值。

  消费者信心指数,借助大数据实现高频数据拓展

  北大国发院管理学助理教授马京晶主要介绍了“消费者信心指数”。她谈道,消费者信心指数是反映一个国家或者一个地区消费者对经济总体发展和各个消费领域发展主观感受的指标。这个主观感受包括两个维度,一个是当期满意,一个是预期变化。今天推出的“国百消费者信心指数”的三大特点为:全国范围有代表性的大样本调研;大数据舆情分析,大小数据结合分析;涵盖八到九个我国最重要的消费领域。马老师表示,国百消费者信心指数的主观数据与各个领域的客观数据相结合,可以很好地预测该领域未来可能发生的变化。

  百分点首席数据科学家杜晓梦博士对消费者信心指数进行了现场演示。从她的演示可以看出人们对未来总体预期充满信心,但不同年龄、不同收入的消费者满意指数存在一定差异,不同地域的消费者满意指数也体现出不同的特征。比如高收入人群满意度显著高于低收入和中收入人群,指数高将近13个点,且最不满意的是中收入人群,在医疗、教育和餐饮等领域比低收入人群更低,表现出了“中产阶级的焦虑”。

  北大国发院经济学助理教授赵波在点评中指出,消费者信心指数对今天的中国显得尤为重要。今天,拉动中国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中,消费起到的作用越来越大。此次发布的国百消费者信心指数样本大,抽样有代表性和科学性,按季度来更新的频率与国家其他宏观统计数据一致,这便于实时做经济预测;此外,国百消费者信心指数还结合了大数据分析,未来只要投入更多的人力物力,将可以做到更高频的数据拓展。

  未来,随着新技术的不断发展,百分点将以更加精准、高效的大数据、人工智能实施方案助力北大国发院发力指数研究领域,以此次发布的“中国投资者情绪指数和消费者信心指数”为起点,不断刷新我国指数研究领域的新发现,并为社会转化更多的实质价值。

 
 
企业简介 | 版权声明 | 免责声明 | 频道介绍 | 安全提示 | 法律顾问 | 网上投稿 | 客服电话 | RSS订阅
Copyright © 2005 Fcc.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金融电脑》杂志社版权所有
电话:010-51915111-805 传真:010-51915236,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署)网出证(京)字第337号
京ICP备14024077号-1 京公安网备:11010802025321 技术支持:站多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