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银行李伟:金融科技时代的电子银行
来源:中国金融 作者:中国人民银行科技司司长 李伟 日期:2017/1/19
金融科技(FinTech)是指技术驱动的金融创新,核心是利用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改造或创新金融产品、经营模式和业务流程,其发展深刻改变着传统金融的创新思维与经营理念。在我国银行业转型升级如火如荼之时,金融科技在“重塑银行”过程中大有可为。电子银行作为科技含量较高的金融服务业态,是传统银行转型升级的重要体现。为此,银行业金融机构应当把握行业发展趋势,应用信息科技特别是互联网技术最新理念和成果,直面困难挑战、找准突破路径,推动电子银行创新发展,实现“十三五”期间我国银行业转型升级奋斗目标。
电子银行发展呈现的趋势
根据中国银行业协会发布的《2015年度中国银行业服务改进情况报告》,截至2015年末,银行业平均离柜业务率为77.76%,同比提高9.88个百分点,部分银行的电子银行业务占全部业务量的比重已经超过90%。电子银行逐步成为我国银行服务的主渠道和未来银行业竞争的主战场,呈现出新的发展趋势。
一是服务移动化。通信技术的成熟应用和智能终端的广泛普及,使银行客户群加速向移动端聚拢,让电子银行与移动互联网发生“化学反应”,手机银行生态圈逐步形成。手机银行的服务模式与金融业务的时间敏感性契合度高,能够打破时间、空间的界限,重塑银行与客户的二元关系。借助移动化的产品和服务,手机银行帮助客户充分利用碎片化的时间,随时随地享受金融服务。据统计,2014~2016年,全国手机银行用户数占整个电子银行用户数的比例逐年上升,分别为18%、32%和42%,在2017年有望超过网上银行。手机银行将成为未来电子银行服务的主要形式。
二是业务场景化。在互联网时代,场景是金融业务创新的源泉。合理地场景设计能够将复杂的金融需求融入客户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电子银行呈现出场景化发展趋势。一些银行依靠社交网络的黏性,以社交关系链为起点、以客户体验为主导,抢滩布局社交型电子银行。还有一些银行依托信用机制和风控体系的优势,搭建了信息流、物流和资金流三位一体的服务平台,大力发展电商型电子银行。
三是技术平台化。在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的引领作用下,电子银行呈现平台化发展新趋势。“平台”本质上提供了开放的虚拟交易空间,承担了服务的中介和桥梁作用,推动传统银行业务向场所虚拟化、过程数字化、记录电子化方向发展。通过吸引大量客户加入平台,电子银行形成较强的聚集效应,产生可观的价值循环。随着用户规模不断扩大,电子银行可凭借庞大的客户数量和海量的客户数据,实现跨行业渗透,建立新的商业模式。
四是渠道一体化。在互联网金融发轫之初,有人认为线上将颠覆和取代线下;但在技术创新引领下,两者实际上形成了相融、相促、相长的包容关系。如今,银行服务渠道正在从单纯依靠线下,向线上线下融合发展转变。在线下,通过网点智能化改造,不断增强面对面的服务体验,为线上应用的宣传和推广提供导向作用;在线上,凭借多元化的产品体系,提供更便捷的金融服务,拓展了线下的销售渠道,实现线下流量向线上转化。依靠交叉营销、跨渠道服务,电子银行在拓展业务深度和广度同时,打通了线上与线下的连接通道,形成了金融服务闭环。
电子银行发展面临的挑战
一是互联网交易对电子银行IT架构提出新挑战。近些年银行科技工作所取得的成绩有目共睹,原有系统架构足以支撑固定群体、平稳流量的传统金融业务。但是在互联网与金融业务深度融合的大背景下,金融服务需求不断变化,服务模式逐步迁移至线上,互联网渠道交易更是呈现出瞬时高并发、多频次、大流量等新特征。客户行为模式的新变化给传统电子银行IT架构的交易承载能力、稳定性和安全性提出了更高要求。电子银行信息系统在资源分配、响应速度、流量带宽等方面的短板亟须加强,IT架构转型升级势在必行。
二是“长尾”客户需求对电子银行服务水平提出新挑战。从全球范围来看,“二八定律”在传统银行业普遍存在,即20%的客户给银行带来80%的利润。过去银行更多地强调为这20%的客户和市场提供优质金融服务,将重心集中于存贷汇业务。然而,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小微客户的金融服务需求更加迫切、多元化。长尾客户虽然利润小但体量大,能够聚沙成塔、汇流成河,小微金融、消费金融的发展空间和价值逐渐得到银行业的认可和重视。当前,普惠金融发展方兴未艾,如何将数字普惠金融的新理念与传统业务有机融合,如何将碎片化、分散化的客户需求聚集为市场规模,如何将新技术合理运用于小微客户的精准服务,是电子银行转变服务模式亟待解决的问题。
三是网络安全对电子银行风险管理提出新要求。近期个人敏感信息泄露事件频发,电信网络欺诈手段不断翻新,给电子银行前中后台带来了较大威胁。韩国农协银行遭网络攻击、孟加拉央行资金失窃事件,也给电子银行系统安全生产敲响了警钟。电子银行作为银行重要的服务渠道,一定会成为网络攻击的重要目标。近年来受“重便利,轻安全”观念影响,部分机构为追求用户体验,弱化了账户和交易安全,轻视了内部管理,甚至出现监守自盗的情况。总体来说,电子银行的传统风险依然存在,移动互联网新型风险与之叠加,安全形势更为复杂。银行作为客户账户和资金的直接守护者,在电子银行的系统安全防护、敏感信息保护、交易认证强度等方面暴露的问题不容忽视。
电子银行顺势发展的新举措
一是用好移动互联网思维,挖掘电子银行转型升级新动能。移动互联网的介入使电子银行的发展日趋多元化,但同时也使风险蔓延速度更快、波及范围更广。银行业金融机构应辩证看待移动互联网,扬长避短,尤其要意识到依靠互联网打造新的银行,不是简单的渠道建设,而是深层次的机制变革,是包括核心服务、组织架构、业务模式、风险控制等在内的整个电子银行业态的战略调整。正确理解移动互联网的灵魂和动力在于技术创新,高度重视技术创新和积累,充分利用移动互联网扁平化、交互式、快捷性的优势,打造电子银行发展新引擎。
二是稳妥推进分布式系统架构,进一步提升电子银行服务能力。向分布式系统架构转型是电子银行落实“互联网+”战略的重要举措。银行业金融机构应把提升业务处理能力、保障系统安全可靠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实现系统快速交付、动态调整、弹性部署,增强对波动大、高并发的移动互联网业务的快速响应能力。强化容量管理,做好电子银行资源动态规划,预防非计划性、突发性的瓶颈问题。积极响应国家政策,走安全可控的电子银行发展之路。
三是合理运用大数据技术,着力推进电子银行精准服务。数据是电子银行发展的基础资源,银行业金融机构应正确认识大数据的战略意义,树立“用数据说话、用数据决策、用数据管理、用数据创新”的理念。加快推进海量数据存储、清洗、分析、挖掘、可视化等关键技术攻关,统筹规划数据基础设施建设,规范电子银行数据资源共享,提升电子银行数据安全管理水平,合理利用线上线下渠道丰富数据采集途径,实现高效运营、精准服务。
四是全面构建风险管理体系,保障客户资金与信息安全。电子银行归根结底还是银行,无论形式上是网上银行、手机银行,还是直销银行,其经营风险的本质特征是不变的。银行业金融机构应把风险管理作为发展电子银行的根基和命脉,恪守安全红线、狠抓责任落实。针对移动互联网衍生风险的特点,强化电子银行敏感信息安全防护,建立健全涵盖事前、事中、事后的电子银行风险防控体系,积极运用支付标记化、多因素身份认证、SE、TEE等技术手段,切实防范电信网络欺诈,提升系统安全防护能力,维护银行的百姓口碑和社会形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