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产证券化区块链平台的创新设计及其应用
来源:第一财经 作者: 日期:2018/10/8
中小企业资产证券化是解决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的一种有效方案。然而,在实际业务开展过程中,由于底层资产信息量大、参与主体多、信息来源分散、导致信息难以穿透,影响中小企业资产证券化业务开展,不利于中小企业盘活资产,有效获得金融支持。对此,我们基于某金融资产交易所资产证券化产品,开发设计了一个基于区块链技术的资产证券化信息披露平台,试图利用现代金融科技手段,从根本上解决中小企业资产证券化业务底层信息真实穿透难题。本文详细阐释了其中的创新逻辑、技术亮点、架构设计及实施效果,为我国中小企业资产证券化提供一种有益的金融科技范例。
一、现行资产证券化业务模式的难题。
(一)信息缺失导致中小企业失去自主融资能力。
供应链是一种以核心企业为中心逐级纵向传递的关系。随着供应链从核心企业向上下游中小企业延展,信息传递和主体信用不断减弱。中小企业不仅缺乏信用担保,而且缺乏信息上的话语权,在申请融资过程中必须依靠核心企业提供信息真实性证明,无法与金融服务机构进行直接交互。这就使得中小企业的融资高度依附于供应链的核心企业,导致供应链金融渠道与核心企业融资渠道高度重合。某种程度上,信息话语权缺失让中小企业丧失了自主融资能力,导致普惠金融的服务难以直接渗透到中小企业。
(二)原始信息分散导致难以保证供应链信息的一致性。
为保障信息的真实性,传统业务往往通过多个维度信息的比对,防止作假现象。人们常谈到的供应链金融“三流合一”,即是指对物流、信息流、资金流中相关信息的一致性问题。
由于现代社会分工的深入发展,供应链的贸易参与方数量众多,贸易过程涉及多个主体和操作环节。在传统的记账模式下,各个主体独立记账、各自记录原始信息,因此各主体账本和原始信息分散在不同的系统和位置,若要保证信息的一致性,不仅要耗费大量搜集和提取信息的成本,而且还需要开展复杂但又繁琐、容易出错的对账工作。
(三)底层资产信息传导困难导致中小企业资产证券化无法顺利开展。
中小企业缺乏主体信用担保和变现品,因此融资更多依赖可信的底层资产信息支持,以获得信用。尤其是,当中小企业开展资产证券化时,底层资产将进入多层级市场流通。在层层流动过程中,各个阶段必然涉及不同参与方,为了更好地对资产证券化产品进行定价和风险管理,需要动态跟踪底层资产变化,将底层信息的变动实时传导到各方,并且全程保证数据的真实性和一致性。
因此,如何将融资所需的底层原始信息,传导到相关方,并且保证信息不丢失、不失真,是当前中小企业资产证券化亟需解决的问题。从技术角度看,这需要一种能够多方共享、保证数据真实性和安全性的底层账本技术。
二、基于区块链技术的资产证券化平台的特点与优势。
区块链技术最早来源于比特币实现方案的启发,经过十年的发展,已逐渐形成一种为多方协作提供技术可信保障的独立技术体系,被认为是一次计算范式的重大创新,有可能实现互联网的革命性转变,并重塑人类社会活动形态。当前,区块链技术不仅被应用于传统信息系统的改造,而且还有望在推动金融科技创新、助力数字经济升级、服务实体经济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针对现有中小企业融资在真实性证明和信息穿透等方面的不足,若采用区块链技术,建立消除单点依赖风险的可信底层资产信息登记平台,则可从技术上保障信息真实可靠和一致性,减轻中小企业融资对核心企业的依赖,并有望在此基础上建立连通各方的协作平台,实现纵向贯通供应链末端、横向覆盖贸易和融资多方对手、基于全局一致性保障的信息共享机制和可信业务运行机制,在根本上解决中小企业开展资产证券化业务时面临的信息穿透问题。
(一)区块链技术提供了一种共享、可信的记账模式,中小企业由此可获得平等信息话语权和自主融资权。
区块链技术源自以比特币为代表的虚拟数字货币底层核心技术。它通过加密算法、共识机制、时间戳等技术手段,在分布式系统中很好实现了多方对等的点对点交易、协调和协作,解决了传统上由于单点依赖而导致的数据安全、协同效率和风险控制等问题。
从会计学角度看,区块链技术是一种分布式账本技术(DLT),是账本技术继数字化之后又一次重大飞跃。它让不同参与方可以在分布式对等网络中进行平等、共享记账,并且无需多方相互对账,即可保证所有账本一致性、难以篡改,在技术上消除了传统独立记账带来的信息不可靠、不一致、对账成本高等问题,为参与各方提供了一个技术保障可信的共享账本平台。
基于这样的共享账本平台,中小企业有望获得平等信息话语权,从而获得自主融资权力:金融机构可以不依赖核心企业,直接通过可信的DLT账本,获取融资所需的中小企业底层资产信息。
(二)基于区块链技术的资产证券化平台可以有效解决底层资产信息穿透问题,并为监管提供便利。
在中小企业资产证券化业务中引入DLT账本,可以完整记录产品相关的底层资产信息,并基于DLT账本数据为相关方提供信息披露,保障披露完整性和真实性,真正解决底层资产信息穿透问题。
技术机理是,把DLT账本作为最终可信数据的承载平台,融资人以及相关服务方,按信息披露的要求,将融资相关的底层交易信息完整发送到区块链平台,并经过多方验证后,记录在DLT账本上。由于DLT账本由区块链网络多方共同记账维护,该原始信息,一经记录,难以篡改,为后续产品发行全流程提供可信的存证信息。通过这样的方式,传统产品发行过程涉及的基于底层资产进行的评级和审计操作,都可以依据DLT账本记录的原始信息进行。同时在产品交易过程中,资金流向和存续期底层资产变化等各类信息,均可以在DLT账本上完整记录。当所有信息汇聚在DLT账本后,通过技术手段可自动进行信息一致性比对,从而实现在产品发行过程中的账证相符、账账相符、账实相符。
总之,基于区块链技术的独特优势,DLT账本使所有参与方能够获取完全相同的底层数据,从而实现真正的信息公开透明,不仅可以为投资人提供了一个动态、真实可信的完整信息披露来源,还可以为监管提供便利。
三、资产证券化区块链平台设计及其实施效果。
我们与某金融资产交易所联合开发设计了基于区块链技术的资产证券化信息披露平台。在技术设计上,我们针对供应链业务系统在数据复杂性、大规模存储方面的现实需求,创新地提出了一种新型的DLT账本结构和互操作框架:通过扩展DLT账本结构,记录完整的底层资产详细信息;通过访问外部可信数据源,验证业务数据真实性。改进后的DLT账本充分发挥了区块链优势,保障数据一致性、数据可信难以篡改,为发行产品相关方提供一致的可信数据视图。目前生产系统已经开展试运行,发行了多笔债权融资计划,实验效果良好。
(一)技术亮点。
相比虚拟数字货币而言,若将区块链技术应用于企业贸易和供应链金融,则还面临着如何与复杂的现实业务场景相结合的问题。一是目前的DLT账本表达的数据比较单一,只能反映某种数值关系,而且只能进行金额流水记账,无法真正记录底层交易行为,因此常常被限定于虚拟数字货币领域,无法真正与实体经济相结合。二是目前的DLT账本较为封闭,缺乏外部互操作性,使得区块链数据来源单一,无法有效整合供应链多方信息资源,因此缺乏有效验证手段,保障数据真实性和可信度。
对此,我们对目前的DLT账本技术进行了改进,以充分发挥区块链技术的应用优势。一是对DLT账本基础数据单元进行扩充,使其可以表达更加丰富的信息内容,支持复杂数据类型。二是对DLT账本的底层数据存储体系进行扩展,使其可以支持多种数据格式的存储。三是引入外部数据源,对DLT账本数据进行交叉验证,进一步增强数据真实保障的手段,满足DLT账本数据在实际应用中的业务可信要求。
(二)架构设计。
在底层采用联盟链的技术架构,支持各参与方在许可方式下加入,未来可以不断扩展整个区块链网络节点。在账本结构上,根据资产证券化产品底层资产的分级结构,设计相应的分级账本数据结构。按信息披露的需求,支持从上层产品到底层资产相关实体信息的完整数据建模,并支持包括简单数据、文档、图像等多种信息格式。从账本数据存储上,将结构化数据在区块链账本上直接记录,将文件数据存储在IPFS(Inter Planetary File System),并通过分级数据结构的链接关系,使存储在IPFS的数据完全纳入区块链账本体系范围内,保证整个DLT账本数据安全可信。从外部数据互操作上,选取贸易过程核心的发票数据,将国税局增值税发票查验平台作为外部可信数据源,对发票信息进行交叉验证。
(三)实施效果。
改进后的新型DLT账本结构很好地实现了整个产品相关底层资产信息的全记录,利用区块链提供技术上的可信保障,保证全量数据难以篡改。
通过联盟链与IPFS相结合,实现了全新的可扩展分布式架构,使得海量文件数据可以纳入到区块链账本体系中来。整个系统具有良好的开放性,便于未来吸引其他机构参与区块链网络和文件系统网络。配合上层的业务链,实现了分层分布式架构,从底层技术上提供了多方合作的基础。
通过与国税局增值税发票查验平台对接,实现对外部可信数据源的访问,可以对DLT账本中发票信息真实性进行核验和存证,从而为DLT账本数据验证提供了新的模式,也为区块链系统与外部数据整合提供了思路。
实验系统对接了多家核心企业的信息服务商,并真实发行了多笔债权融资计划,实现了所有底层资产的透明与可追溯,为产品发行以及潜在的贸易争端调解提供了一个全新的工具。另外实验系统还开发了专用的区块链浏览器,可以让业务人员方便地查阅所有的链上信息,将底层区块链的很多技术特性实现了可视化。
四、总结与展望。
资产证券化区块链信息披露平台不仅提高了供应链业务的记账效率和真实性,而且为投资人建立了一个动态、完整、真实、可信的信息披露机制,从根本上解决了中小企业底层资产多层级流转的信息穿透问题。基于此,未来还有望让中小企业获得对等话语权,无需再依赖核心企业信用,独立开展融资活动。从目前的实验进展看,效果良好。我们认为,随着未来技术演化升级和应用研究的深入,数字资产托管与数字资产钱包,甚至是数字资产的结算将会赋能资产证券化区块链平台,在拓展中小企业融资渠道、服务实体经济方面发挥积极作用,应用空间广阔。
(姚前系中国人民银行数字货币研究所所长,蒋国庆、彭枫系中国人民银行数字货币研究所研发一部主管。本文仅代表个人学术观点,与任何机构无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