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银行数字货币研究所副所长狄刚:金融行业区块链应用面临四大挑战
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作者:刘永生 日期:2018/10/10
2018可信区块链峰会于10月9日~10日在北京召开。10月10日上午,由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和中国支付清算协会金融科技专委会联合主办的金融区块链技术与应用峰会上,中国人民银行数字货币研究所副所长狄刚发表了主题为《区块链技术面临的挑战与发展趋势探讨》的演讲。
他分析道,区块链上面的很多东西是链下资产在链上进行的数字化映射,如何保证链下和链上实时同步和账实相符?谁来负责上链?虽然区块链是可信的,但有时负责上链的人并不可信。
应首先普及区块链概念
狄刚指出,区块链的概念大家并不陌生,但目前争议依旧很大。有人认为它是下一代互联网基础设施,有人认为它是泡沫,是旁氏骗局的另一个代名词。但无论如何,从2015年区块链进入金融行业,它已经成为我们不可忽视的研究方向。
对于此,我们首先要明确区块链本身是一种技术,而技术本身是中立的。就技术本身而言,它被需求所决定,先有需求后有技术,而不能为了技术而去技术。
其次,各种技术和应用场景并没有一个绑定关系。虽然区块链产生于比特币,但并不是说区块链只能做比特币或者类似的数字货币。两者没有必然的绑定关系,更不能混为一谈。现在很多的说法在概念上是混乱的,很多的交流也是鸡同鸭讲,大家对区块链的概念层不太统一,那么在逻辑层和操作层就会出现问题,所以我们应该首先普及概念。
金融行业区块链应用的四大挑战
在金融行业,区块链发展目前面临四大挑战,第一是区块链本身的性能瓶颈;第二是隐私保护和安全治理;第三是互联互通;第四是业务连续性管理。
关于隐私保护和安全治理问题,狄刚认为,金融对隐私保护提出了严格的要求,目前公有链在隐私保护方面做得比较差,它虽然能够把客户的实名隐藏起来,但是地址、交易是公开的。而在金融行业,客户的每一笔交易、价格、交易对手等信息,只有交易相关方可见,无关的人不能看到。在联盟链里,隐私保护问题更加突出,它不仅涉及到交易对手身份的保护,还有链上数据的保护。
金融安全关系到国家安全,除了隐私保护外,信息系统在金融行业也面临更高的要求。目前公有链主要是通过签名、密码体系来保证安全性,手段单一。实际上,我们更强调混合的安全保护策略、多层级的立体的防御体系来保护信息系统的安全。单一的安全性就会导致脆弱性,反而带来一种隐患。
供应链金融是一个硬场景
在应用场景方面,狄刚表示,在区块链概念成型早期,大家就对它赋予很高期望,提出了很多应用场景的设想。但是直到今天,区块链发展还是比较慢,这里面既有认识层面、知识结构层面的问题,也有链上原生资产可信的问题。区块链上面的很多东西是链下资产在链上进行的数字化映射,如何保证链下和链上实时同步和账实相符?谁来负责上链?虽然区块链是可信的,但有时负责上链的人并不可信。
当前,区块链的应用场景很多,其中供应链金融就是一个硬场景。供应链金融本身的特点决定了它比较匹配区块链,其参与方比较多、流程比较长、链条比较长、数据的标准化和规范化做得比较差、贸易的真实性背景以及虚假的贸易带来的银行的尽调成本比较高等,区块链可以实现信任的传递和信息的可穿透,提高了我们的协作效率,减少了风险和欺诈的隐患。
据了解,2017年1月15日,央行数字货币研究所和上海票交所已成功上线了试验性的生产系统,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区块链的发展还在路上
关于未来的展望,狄刚指出,区块链发展应该回归本原、服务实体经济。我们要辨识什么是去中心,技术上的去中心并不等同于管理上的无中心。物理分布与逻辑统一并不矛盾,一味鼓吹去中心的大多数都想借技术概念炒作成为新的中心,有管理的分布式系统才有真正的运行责任兜底,才能承担社会责任。过去三年,区块链技术引起全社会的广泛关注,但是大量泡沫也带来了非理性繁荣,现在随着泡沫的破裂,业界对区块链的认识也更加客观和务实了。
狄刚指出,区块链的发展不能大而全,就跟当年的互联网发展一样,区块链的发展也是渐进式的。在最开始,小而美的封闭场景更实际,成功的可能性也更大,无数个小而美的场景集聚起来,聚少成多,才能走向全面开放。
对于整个社会而言,我们应该以积极开放的心态去迎接区块链技术带来的挑战和变革。现在有很多的跨界、跨主体合作对于形成互补、对等型的金融生态,区块链已有很好的解决方案。但是整体而言,区块链的发展还在路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