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量子自适应加密互联,中国银行筑牢网络安全壁垒
来源:金网在线 作者:田晶、张剑雄、阴皓 日期:2023/2/13
中国银行 田晶 张剑雄 阴皓
近年来,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数据安全法》、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制度2.0国家标准等一系列法律及标准的出台,网络安全的监管要求日益严格,金融行业在推进数字化转型的同时,也要进一步强化网络安全防护能力。量子技术作为关乎国家安全战略的前沿技术领域之一,受到金融行业的高度关注,2022年8月,北京金融科技产业联盟专门设立了量子技术专业委员会,积极落实国家“十四五”规划关于加快布局量子计算、量子通信等前沿技术的要求。
中国银行积极对量子加密创新进行实践探索,与华为公司合作成立联合创新实验室,对接业内重要金融机构相关数字创新业务,将量子加密通信技术成功融入新业务网络之中,加强了机构间支付交易通信的安全能力,在打破量子保密通信技术应用瓶颈的同时,降低了应用成本。
银行数字化转型加速,传统网络加密方案面临诸多挑战
随着业务组网规模的高速增长、网络可靠性要求的日趋严格以及密码攻击方法的不断发展,传统IPsec加密方案的短板愈发明显。在金融数据传输中应用量子保密通信技术,能成功应对金融网络传统IPsec加密方案的三大挑战。
挑战一:传统加密解决方案不适用于大型组网场景
传统IPsec加密方案是基于点到点的加密技术,随着网络节点数的增加,大型金融机构在部署全互联网络时,加密隧道和加密协议session数量以及会话状态数会呈指数级增长,从而加大了人工部署和维护的难度,因此这一方案并不适用于大规模网络互联加密应用。
挑战二:无法满足金融网络高可用要求
传统方案IPsec Tunnel仅支持物理路径保护。当发生IPsec tunnel故障时,一方面需要将IPsec
tunnel可用状态通告给业务,业务重新选择其他可用的IPsec tunnel;另一方面,基于IPsec
tunnel流触发的建立机制,业务恢复周期需要秒级以上。此外,业务承载隧道(如MPLS TE tunnel,SRv6
tunnel等)叠加IPsec加密隧道的承载方式造成了数据传输网络状态O(m×n)级别的高复杂度,提高了网络故障发生概率,无法满足金融网络高可用要求。
挑战三:当前加密方式无法应对量子计算破解问题
基于量子叠加态原理,量子计算极大提升了密码破解速度。现有基于基础数学难题设计的公钥密码体系在面对量子解密算法时,其破解复杂度由指数级降低为多项式级。以破解RSA-3072密码算法为例,经典计算需10
000亿年,整数分解shor量子算法仅需100秒,由此可见,当前加密方式很难有效抵抗基于量子计算的解密攻击。如何构建能够有效抵抗量子计算破解的公钥密码算法(后量子密码算法)成为一大挑战。
新一代自适应量子加密互联网络,构建金融数据安全新基座
为解决传统网络加密方案面临的诸多难题,通过对业界技术全面细致调研,后量子网络加密测试取得圆满成功。本次测试在后量子加密、点到多点自适应加密技术(xSEC)等方面进行了全面验证,成功构建新一代自适应量子加密互联网络(以下简称“量子加密互联网络”),实现了加密安全能力升级,为未来量子保密通信技术的普及奠定了坚实基础。新一代自适应量子加密互联网络架构如图1所示。
图1 新一代自适应量子加密互联网络架构
1.一点即密,简化部署
量子加密互联网络实现点到多点无状态密钥协商机制,加密属性通过BGP协议随业务一起发布,路由接收者在接收到加密属性后,结合本地加密属性即可自动生成加密密钥,改变了传统request-response加密协商方式。同时,BGP协议点到多点的发布方式,避免了传统加密方式需点到点逐个部署加密隧道的繁杂工作,仅需一点控制、配置成员列表即可实现对加密节点的增减,将传统IPsec
IKE机制的状态从O(n2)降低到0,并将配置复杂度从O(n2)降低到O(n),有力支撑了大规模加密网络的部署。点到多点无状态秘钥协商机制主要指标如图2所示。
图2 点到多点无状态秘钥协商机制主要指标
2.业务随路加密,保证网络高可靠
量子加密互联网络能实现业务随路加密,保证网络高可靠。业务随路加密技术使用业务隧道直接进行业务加密处理,加密和隧道完全解耦,解决了业务承载隧道叠加IPsec加密隧道的O(m×n)高复杂度问题,简化了网络可靠性设计,同时避免了故障处理时需额外配置策略引流动作;随路加密继承业务原有的可靠性保障能力,可以实现节点、单板、链路多级别的50ms高可靠保护容灾能力。随路加密高可靠保障原理如图3所示。
图 3 随路加密高可靠保障原理
3.弹性抗量子融合安全
量子加密互联网络实现了经典加密算法和后量子加密算法融合的“双保险”加密模式,既得到经典算法的保护,也具备后量子算法的高安全能力,避免出现单个算法被破解即解密的情况,能有效防止“现在存储,以后解密”的数据攻击;同时具备xSEC和传统IPsec混合部署能力,实现从传统IPsec向xSEC技术的平滑演进;实际网络部署时,提供灵活的多种“双保险”方式。本次测试验证了“PQC后量子算法+经典加密算法”混合秘钥数据保护方式,未来可进一步演进,提供“QKD量子密钥+经典加密算法”混合密钥高安数据保护方式。经典加密算法和后量子加密算法融合机制如图4所示。
图4 经典加密算法和后量子加密算法融合机制
量子加密提升网络安全维度,为金融数字化转型保驾护航
新技术的发展给传统网络安全带来新的挑战,也催生出新的机遇,量子计算在加密解密方面具备更高维度的安全性,推动了行业技术的变革。随着量子技术的不断创新发展,银行等金融机构可依托新一代自适应量子加密互联网络,深化“一点即密、简化部署”“随路加密高可靠”“抗量子融合安全”三大技术创新,通过后量子算法融合SRv6等其他技术,构筑网络数据流转安全新底座,扩展设备与网络管理的抗量子能力,构建全面安全可靠、智能高速的互联网络,加快推进金融数字化转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