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当前位置:首页 > 银行卡博览 > 环球资讯
环球资讯
民生银行:聚力数字金融 赋能高质量发展
来源:上海证券报·中国证券网  作者:  日期:2024/10/16

  发展数字金融,是当前金融机构融入时代大变革、构建核心竞争力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路径。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提出做好“数字金融”等五篇大文章,为新时代新征程推进金融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

  民生银行坚定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监管部门有关指导意见,深刻把握数字金融内涵,聚焦效能和安全提升,强化顶层规划、统筹部署,系统性推进数字化转型,建设打造生态银行和智慧银行,为做好“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提供基础支撑,以高质量数字金融服务赋能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

  建设生态银行和智慧银行 提升客户体验

  民生银行将数字化转型视为数字时代银行经营管理的一次全面而深刻的变革,成立了数字金融领导小组,负责全行数字化有关重大事项的决策和部署。该行秉持“民营企业的银行,敏捷开放的银行,用心服务的银行”战略定位,通过优化组织架构、变革体制机制、全面提升数据能力与科技能力,推进生态银行和智慧银行建设。

  生态银行旨在以数字化转型创新金融产品与服务,探索场景金融新模式,通过进入或联合共建生态,将金融服务融入企业生产经营和个人生活场景;智慧银行旨在以数字化转型全面改造、升级商业银行价值链,端到端重塑客户旅程,提升客户体验,切实赋能一线。近年来,民生银行持续推进生态银行和智慧银行建设成效显著。

  一是丰富数字金融产品与服务。以“民生E链”产品为基础,推出了系列供应链数据增信产品,满足中小微客户在各类业务场景的融资需求。截至2024年6月末,生态金融业务系列产品融资余额已突破1500亿元,线上融资客户数超8万户。

  二是打造智能风控体系。利用风险图谱和机器学习技术,精准识别和预警客户风险;构建反洗钱、反欺诈统一数据底座及智能监测预警模型,守护资金安全与业务合规经营。

  三是提升集中运营能力。RPA、OCR等智能工具在50余个业务流程中全面应用,“近远场协同”运营模式减少了客户跑银行网点的不便。

  四是探索场景金融并取得新突破。继推出“民生云”开放银行平台后,民生银行打造了面向中小微企业,涵盖人事、财务、薪酬、税务等功能的一站式企业经营管理数字化平台“民生e家”。截至2024年6月末,已签约服务B端客户超4万户。

  五是提升协同办公效率。引入先进的飞书工具与自研办公系统全面集成,新一代平台化的“i民生”系统极大提升了协同效率,同时促进了知识沉淀和共享。

  做实金融科技基础支撑 赋能实体经济发展

  在推进数字金融建设的过程中,民生银行始终将金融科技赋能实体经济发展放在最优先的位置,为做好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提供基础支撑。

  在支持科技金融方面,依托算力平台和湖仓一体技术,发布面向科创企业的科技金融萤火平台,涵盖企业评价、产品服务、行研支持和产投撮合四个模块,以“全周期助力、全场景支持、全生态共赢”为宗旨,支持科创企业做大做强。

  在助力绿色金融方面,全面搭建多维立体的绿色运营服务体系,持续丰富迭代“碳e贷”“民生峰和”等绿色金融产品,强化细分场景产品及综合服务模式创新,助力绿色低碳发展。

  在赋能普惠金融方面,构建基于大数据分析的主动授信智能决策体系,通过额度智能测算和风险智能检测打破信息不对称,推出契合小微客户特点的“民生惠”系列产品,提升小微客户金融服务的可获得性。此外还结合农业大数据,创新推出农贷通、棉农贷等惠农信贷产品,支持乡村振兴和农业高质量发展。

  在服务养老金融方面,做优渠道适老化服务,根据年长客户业务办理习惯,推出全新的手机银行长辈版2.0,帮助年长客户跨越数字化服务鸿沟。

  民生银行数字化转型在探索中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和阶段性成果,为数字时代走高质量发展道路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自全面推进数字化转型以来,随着工作持续深化和成效逐步显现,‘以客为尊’的经营理念深入人心,跨部门协同、敏捷创新、持续迭代成为工作常态,员工数据思维和数字素养得到普遍提升,前台服务客户、总行服务分行、全行服务一线成为员工普遍的自觉行为。”民生银行相关负责人表示,该行将坚持守正创新,坚守金融的政治性和人民性,紧抓数字化转型带来的新发展机遇,坚守服务实体经济本源,以科技和数据为依托,持续推进数字化转型走深向实,为数字金融高质量发展贡献民生智慧和力量。

 
 
企业简介 | 版权声明 | 免责声明 | 频道介绍 | 安全提示 | 法律顾问 | 网上投稿 | 客服电话 | RSS订阅
Copyright © 2005 Fcc.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金融电脑》杂志社版权所有
电话:010-51915111-805 传真:010-51915236,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署)网出证(京)字第337号
京ICP备14024077号-1 京公安网备:11010802025321 技术支持:站多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