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当前位置:首页 > 银行卡博览 > 数字支付
数字支付
移动支付单季交易破23万亿 下一个“黄金风口”再现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作者:叶麦穗  日期:2017/11/8

  移动支付继续保持高速增长,根据易观发布的《中国第三方支付移动支付市场季度监测报告2017年第2季度》数据显示,当季,中国移动支付市场交易规模达约23万亿元,环比增长22.50%。

  “双霸主”局面依然明显,支付宝和腾讯金融占据移动支付市场超过9成的份额,不过中小支付企业的市场份额也没有完全被挤压,有分析认为中小支付企业想要突围拓展与支付场景的应用密不可分,跨境支付或是下一个“风口”。

  双霸主局面依旧

  二季度移动支付市场前三甲的位次保持不变,支付宝继续领跑,以53.70%占据首席。

  余额宝交易规模继续高速增长的带动下,二季度支付宝金融类业务交易规模也跟着水涨船高;此外受益于对线下扫码业务的持续投入,支付宝消费类业务和个人转账类业务的交易规模均呈现爆发式增长。加之阿里自有电商业务移动端业务做出的规模贡献,支付宝电商类业务交易规模也保持平稳增幅。

  腾讯金融紧随其后。

  由于线下移动支付场景的持续发力,对线下移动支付布局的持续投入,腾讯金融二季度个人服务类交易规模仍然呈现爆发性增长。此外,腾讯金融开始将支付和理财产品线打通,客户的粘性进一步加大,二季度腾讯金融市场份额达到39.12%,位列市场第二位。

  上述两强的市场份额占比达到92.82%,仍然占据绝对主导的地位。两家企业的交易金额在二季度仍然保持着万亿级规模的增长,但由于其他支付厂商在相对体量较小的前提下增速更加突出,二季度两家巨头在交易规模上未能继续压缩其他厂商的份额,支付江湖第二梯队壹钱包、连连支付和联动优势,所占份额分别是1.39%、1.02%和1.02%,相对一季度有所上升。

  移动支付一直处于持续井喷的态势,易观智库的数据显示,2016年移动支付市场规模达35.3万亿,同比增长115.9%,再度刷新历史新高。各种应用场景的推陈出新,使得非银支付市场呈现几何级增长,今年增长势头依然延续。易观智库高级分析师马韬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预计今年移动支付的规模有望突破64.9万亿。

  支付宝和腾讯金融的绝对优势,让中小支付企业在2C端,难以竞争。连连支付总裁朱晓松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就表示,连连支付目前在国内接入商户近万家,累计用户超过1亿人次。“我们目前主要的客户是2B (对企业)端,2C (对个人)暂时做得较少。主要是支付宝和腾讯金融两家巨头,一般公司想介入并不容易。但并不代表我们会放弃这块市场。”

  跨境支付逢黄金发展期

  盈灿咨询高级研究员张叶霞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表示,第三方支付市场的马太效应非常明显,中小支付企业想要突围拓展与支付场景的应用密不可分,除了已经被开发较为充分的支付领域以外,在新兴的领域第三方支付的市场空间仍然较大。如互联网金融、互联网汽车、互联网地产等领域,小支付公司可以选择在这些领域深耕。也选择与其他机构合作,如电商平台、外卖平台、餐饮、酒店等第三方平台合作开展业务,实现双方资源的优势互补。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进出口贸易额的不断攀高,跨境支付领域也迎来了黄金发展期,尤其是‘一带一路’国家战略的快速推进,意味着跨境支付行业在相当长一段时间里将持续维持高速的发展态势。” 朱晓松认为,跨境支付或将是下一个风口。

  在朱晓松看来,“一带一路”国家战略对于跨境支付领域的利好体现在两方面,即“走出去,请进来”。制造产业、基础设施建设、贸易投资等中国独具优势的领域将在“一带一路”战略沿线国家和地区将得到更好的出海机会。同时,中国的新兴科技行业,包括电子商务、金融服务等领域也迎来了进军海外的有效契机。

  10月底,“中国跨境电商50人论坛”在上海发布的《中国跨境电商指数》中指出,2016年跨境电商交易达6.7万亿元,复合年均增长率超过30%。有分析人士预测,2018年,此项数据将增长至8.8万亿元。随着贸易往来的愈加频繁、贸易途径不断增多、跨境交易逐渐增大,对外贸易的从业者对购、结汇等基础服务不断提出更高的体验及产品要求。

  “市场肯定有,各家移动支付企业也在积极布局,如支付宝已经覆盖了全球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20万商户;微信支付也登录了超过13个国家和地区,覆盖了全球超过13万的境外商户。但是目前都只是刚刚开始,毕竟市场十分广阔,未来谁会跑出来,其实还不得而知。”一家移动支付的负责人认为。

  宜信公司创始人、CEO唐宁曾直言:在其他国家的市场,并非所有的用户都首选便利,也有人更在意安全和隐私。另外,不同的国家、市场,有不同的法律法规,金融科技公司包括我们都一样,必须对当地的法律法规非常尊重和了解。这可能就意味着很多新技术、新模式的全球复制性并不是那么强。

 
 
企业简介 | 版权声明 | 免责声明 | 频道介绍 | 安全提示 | 法律顾问 | 网上投稿 | 客服电话 | RSS订阅
Copyright © 2005 Fcc.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金融电脑》杂志社版权所有
电话:010-51915111-805 传真:010-51915236,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署)网出证(京)字第337号
京ICP备14024077号-1 京公安网备:11010802025321 技术支持:站多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