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当前位置:首页 > 银行卡博览 > 数字支付
数字支付
新零售推动支付体系变革 支付巨头开展上下游合作
来源:投资时报  作者:杨帆  日期:2018/2/5

  2018年第三方支付交易规模预计将达265.7万亿元,总量上依旧保持60%以上的增长,而拉卡拉将与支付宝、微信支付、银联商务等一同成为第三方支付行业发展的中坚力量。

 

  刚刚过去的2017年被称作新零售元年,这一年新零售领域大动作频频,先有阿里拿下三江购物、联华超市、新华都、大润发等,后有腾讯牵手永辉超市。2018年开年,永辉超市又巨资获得红旗连锁21%股权,并联手中民投战略合作探索新零售。业界普遍认为,巨头们的入局仅仅拉开了新零售的大幕,随着技术的成熟和消费者行为习惯的进一步变化,新零售已经成为新风口,将对整个零售行业带来深远的影响,消费者体验将得到前所未有的提升,最终将推动消费升级。

 

新零售推动支付体系变革 支付巨头开展上下游合作

 

  然而,新零售在哪儿?从新零售的本质来看,用数字化的技术以及互联网的方式改造线下零售,重构涉及人、货、场的供应链、销售、物流、支付等零售模式的各个环节,从而提升商户效率和客户体验。其中支付环节是极其重要的一环。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企业研究所副所长张文魁曾提到,智慧零售需要三类新的基础设施,其中排在首位的便是新支付。支付体系的升级也将促使普通的零售企业数字化运营能力以及对消费变化的洞察能力得到极大的提升,成为新零售发展的关键一环。

 

  支付体系出现新变化产业链分工更明晰

 

  根据易观最新发布的专题报告《中国第三方支付市场运行机制专题分析2018(以下简称《报告》),我国第三方支付服务体系更加完善,支付端、受理端、清算端协同运行,其中账户端主要服务的是C端用户,典型的代表企业为支付宝与微信支付;受理端则面对的是B端商户,受理端的代表企业有银联商务与拉卡拉;清算端主要是指银联和网联。

 

  随着新零售的崛起,线下商业和线上商业逐渐融合构成闭环商业生态,第三方支付产业链中账户端和受理端分工更加明晰且联动性更强。易观在《报告》中指出,由于参与方的各自优势和特点不同,第三方支付参与机构由原来的竞争关系变为了合作关系,支付宝、微信由于有电商和社交入口,有天然的做支付账户的优势,目前以经营C端用户为主;而拉卡拉等有线下优势,逐渐向收单业务侧重,以经营商户为主。其中受理端具有牌照和规模两大壁垒,较账户端的门槛更高,优势企业有望强者恒强。

 

  巨头联合将是大势所趋账户端增长带动受理端爆发

 

  在新零售的浪潮下,以支付宝和微信支付为代表的账户端已经从线上不断向线下场景拓展。而以银联商务和拉卡拉为代表的优质受理端作为账户端与线下场景(商户)的承接方,具备了非常强大的资源优势,无论是账户端还是场景,只要与优质受理端合作就意味着连接了受理端另一边的场景或优质账户端。尤其优质受理端是广泛的线下场景资源,更是支付宝和微信支付竞相追逐的,可以想象未来支付宝和微信支付等账户端将会与拉卡拉实现强强联合,第三方支付行业的巨头将不再局限于线上或线下、账户端或受理端的某个企业,所处支付交易链的高价值将成为判断第三方支付行业巨头的最重要依据。

 

  此外,随着新零售基础设施的进一步完善,第三方支付交易规模将得到进一步提升,易观预测到2018年第三方支付交易规模预计达265.7万亿,总量上依旧保持60%以上的增长。与此相对应的,社会消费品零售中的现金交易规模将进一步萎缩。可以预见的是,在此大背景下,支付宝和微信支付等账户端蓬勃发展的同时,也将带动受理端的快速增长。

 

  受理端的强势企业 拉卡拉成为行业发展重要一环

 

  作为受理端的优质代表机构,拉卡拉于2012年进入收单市场,银行卡收单及互联网支付两个牌照兼具,在各省份都拥有地方性分支机构,牌照资质与规模效应凸显。此外,拉卡拉通过大规模布局智能POS、传统POSMPOSQ码等终端,牢牢掌握受理端市场覆盖领先地位。针对商户在不同场景下的收单和经营需求,拉卡拉研发了不同类型的终端并叠加多元的增值服务,通过个性化的服务大幅提高商户黏性。这为受理端机构未来在线下市场的发展提供了可借鉴的成熟案例。

 

  易观也在《报告》中提到,拉卡拉在线上布局PAYMAX聚合支付产品,在线下广泛布局智能POS,相关行业市场覆盖第一,拉卡拉通过线上线下两大受理端布局,依托业内首家云平台扩展出广泛应用场景,打通了支付产业链中不同角色之间的相互联系。依托线上线下这些丰富的应用场景,拉卡拉让生产企业、商户企业、金融机构、第三方平台之间逐渐形成多方共赢的商业生态圈,惠及支付体系中亿万消费者市场。可以肯定的是,拉卡拉将与支付宝、微信支付、银联商务等一同成为第三方支付行业发展中的中坚力量。

 
 
企业简介 | 版权声明 | 免责声明 | 频道介绍 | 安全提示 | 法律顾问 | 网上投稿 | 客服电话 | RSS订阅
Copyright © 2005 Fcc.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金融电脑》杂志社版权所有
电话:010-51915111-805 传真:010-51915236,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署)网出证(京)字第337号
京ICP备14024077号-1 京公安网备:11010802025321 技术支持:站多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