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当前位置:首页 > 银行卡博览 > 普惠金融
普惠金融
渤海银行行长屈宏志:关于中小商业银行金融科技转型的几点思考
来源:金融界  作者:屈宏志  日期:2020/10/30

 

  在信息技术的驱动下,商业银行经历了网点时代、网银时代、移动互联时代,智慧化、隐形、泛在的银行时代正在开启。布莱特金在《Bank 4.0》中指出“未来的银行将是无感知金融”,看似飘渺,实则步步临近。而金融科技将成为推动商业银行此轮转型变革的“新引擎”。今年新冠疫情的奇袭,击散了战局中最后一抹雾霭,商业银行角逐金融科技转型的格局日渐清晰,有的银行已经完成“跑马圈地”进入“精耕细作”的阶段,而不少的银行仍然缺兵少马无方向。中小商业银行唯有以变革之姿、转型之态、敏捷之速,树牢“五个观念”,破解“三个瓶颈”,打造有机协作的科技生态银行,方能决胜未来。

  一、坚持理念先行,树牢“五个观念”

  一是树牢“紧迫”观念。金融科技的资源配置和创新驱动属性,能够在提升商业银行获客能力、优化服务品质、降低运营成本、重塑业务模式、提升风险防控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当前我国金融科技的发展具有先发优势,国内银行业的金融科技转型布局,已然不是混沌未开之际,经过前期探索发展业已形成行业共识、实践路径。对于中小商业银行来说,厘清思路、补齐短板、消除观望、起而行之,实为上策。

  二是树牢“战略”观念。放眼国际,不少金融强国已将金融科技上升为国家战略。我国顶层设计的出台,更是加速推动了金融业金融科技转型的步伐。2017年,中国人民银行成立了金融科技委员会,2019年8月,中国人民银行印发《金融科技(FinTech)发展规划(2019-2021)》,并提出到2021年,建立健全我国金融科技发展的“四梁八柱”。对于中小商业银行来说,将金融科技上升为战略转型方向,以切实承接顶层设计的要求和部署,实现自身的高质量发展。

  三是树牢“本源”观念。商业银行向金融科技转型,实现金融与科技的深度融合、协调和发展是大趋势、大洪流。在变革之中,科技一定程度能够改变金融的业态,却不能改变金融的本质,即扎根实体经济、提供资金融通、优化资源配置。商业银行在向金融科技转型的过程,要始终固守金融的本源不动摇,离开金融本源的科技创新,将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

  四是树牢“全面”观念。根据国际金融稳定理事会(FSB)的定义,金融科技主要是指由大数据、区块链、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兴前沿技术带动,对金融市场以及金融服务业务供给产生重大影响的新兴业务模式、新技术应用、新产品服务等。本轮金融科技对银行业的影响不是细枝末节的修补,不是零敲碎打的冲击,是对银行信用基础的冲击、对服务模式的重塑、业态的重构。对于中小商业银行来说,统筹大局、系统思考、全面转型,方能在竞争格局中赢得一席之地。

  五是树牢“理性”观念。金融科技对商业银行带来了众多机遇,也带来不少挑战。尤其是中小商业银行,本身发展具有一定不足,在金融科技转型之际,要理性对待、扬长避短。一方面,借助金融科技大势,充分发挥自身“船小好掉头”的灵活优势,积极寻求弯道超车的机会;另一方面,理性认识自我,金融科技是“先进武器”,但自身有没有承接的基础能力,有没有适配的人、财、机制,如何去补足,是需要客观正视、前置解决的问题。

  二、坚持问题导向,破解“三个瓶颈”

  中小商业银行在规模、人员、技术等方面不具优势,但从分层多元服务实体经济、匹配各自功能定位来看,利用好金融科技转型的契机,依然可以打造成为“精而美”、“小而美”的银行。在蝶变之际,中小商业银行需要着力破解数据、人才、机制的三个主要瓶颈。

  数据是金融科技赋能的基石。今年4月,国务院印发《关于构建更加完善的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的意见》,从土地、劳动力、资本、技术、数据等五个生产要素领域阐述了改革方向。其中,数据是首次作为新型生产要素位列其中。对于中小商业银行来说,虽然在经营过程中,积累了一定客户和业务交易数据,但总体来看,“质”和“量”亟待提升,量的层面存在数据储备不足、积累不够的问题,质的层面存在数据离散化、碎片化、业务定制化的问题,数据的积累、引入和数据的清洗、治理,是当务之急,强化数据的集中化、标准化、通用化,是必修之课。

  人才是金融科技赋能的载体。创新驱动实际上是人才驱动。从金融科技公司的标准看,大概40%的人员是科技或者数据建模人员。国内各大银行纷纷争夺金融科技人才。对于中小商业银行来说,金融科技专业人才配备不足,同时也缺乏相应的培养体系。短期虽可借力外包科技人员,但从长远来看,加大引入、持续培育既有金融思维,又懂专业技术的复合型人才,是确保银行获取核心竞争力的关键。

  机制是金融科技赋能的关键。科层管理能够高效应对已知、固有流程。但在当今错综复杂的经营环境下,商业银行对客户需求的敏捷响应、对金融产品和服务的迭代创新、对复杂风险的敏锐识别的紧迫性、必要性、时效性日益突显,“敏捷化”转型迫在眉睫。“敏捷”最初在软件开发领域引入,是一种轻量型的开发原则,但延展到商业银行管理层面,可理解为在复杂系统下基于客户需求为中心的,一种响应变化的能力,一种过程控制的方法,一种持续学习的思维方式,一种迭代创新的价值导向。在当前新形势、新环境下,商业银行尤其是中小商业银行,要跳出银行看银行,打破固有思维束缚,突破“深井”羁绊,精简架构层级和决策链条,构建敏捷、韧性的高效组织和团队,创新机制体制,形成强有力的纽带,释放金融科技的强大效能。

  三、坚持实践至上,构建有机协作的科技生态银行

  海明威提出“冰山在海里移动很是庄严宏伟,这是因为它只有八分之一露在水面上。”这一“冰山理论”同样适用于商业银行的金融科技转型。商业银行向金融科技转型,一方面,需要在外部构建全场景化、嵌入式服务的开放银行平台,集聚客户、金融科技公司、同业机构、第三方机构等生态成员,形成有机协作的生态体系;另一方面,更为重要的是在内部构建全面数字化转型的前中后台,以“一盘棋”、“一股绳”的全局思维,练好冰山水面之下的“内功”。从某种意义上来讲,练好内功是商业银行成功向金融科技转型的重中之重。

  1.明确战略定位,自上而下强力推进

  在战略转型中,你选择什么,就会靠近什么,就会大概率成为想成为的角色。从战略层面,确立金融科技转型的定位和方向,能够在全面客观认识自身的基础上,系统思考整体转型策略和路径,统筹集中有限资源消除痛点、打通堵点、解决难点,在组织架构方面,更有利于构建开放、韧性、敏捷的组织和团队;在人才支撑方面,更有利于构建部门、项目的双轨制,将员工从岗位上解绑,逐步培养一批既懂技术又懂业务的复合型专家;在数据化建设方面,更有利于构建企业级的数据管理架构,统筹兼顾数据资源、数据治理、数据应用和数据运营等方面内容。

  2.拥抱开放银行,探索生态共赢

  开放银行本质上是以用户需求为核心,以场景服务为切入点的共享平台金融模式,一定程度上加快了商业银行“隐形”和金融服务的无缝和泛在。鉴于中小商业银行规模、资金、人力、技术等方面并没有优势,闭门造车、单打独斗,并不尽然会收获显著的转型成效,有时甚至会陷入“囚徒困境”。在积极践行金融科技转型的过程中,中小商业银行要坚持“量体裁衣”,以开放的姿态,自建或共建生态圈,抱团取暖,创造新的价值输出。通过积极融入开放银行生态体系,持续拓宽获客渠道、延展服务边界、创新业务模式、共享数据资源,实现融合赋能、协同联动。

  3.夯实内功,打造全面数字化的前中后台

  一是基于客户旅程,打造快前台。以客户需求为中心,通过开展用户画像、精准推介金融服务、持续跟踪诉求演变、挖掘客户潜在需求、全景式认知并优化客户体验的迭代流程,实现用户到客户的转化,构建一套与用户实时互动、为用户实时提供价值的金融业务体系,提供覆盖售前、售中和售后全部环节、涵盖金融与非金融产品、客户生命周期的全生态服务,满足客户全旅程需求。持续强化金融科技手段的分析和应用,加大对客户的偏好、行为等的预测与引导,通过提供精准、智能、专业化服务,为客户带来定制、隐形、无感、泛在的金融服务体验,在“千人千面”基础上实现“一人千面”,最终建立渠道拓客、产品获客、创新活客、服务稳客、体验粘客的新型客户关系管理体系闭环。

  二是基于数据中台建设,打造强中台。阿里巴巴用几百人的运营团队支撑了几万亿的网站成交金额,其中60%-70%来源于数据支持的机器决策。这一事件彰显了数据技术对未来商业的驱动和影响。数据中台尚没有明确的定义和概念,对于商业银行,我们可将其理解为经营管理的“中枢神经”、“中央厨房”和“变速齿箱”,具体可从六个方面来解构其内涵,数据中台是一个管理的概念,是一个敏捷的组织,是一个交换信息的虚拟场,是前台客户需求的镜像反映和需求触发后的应激反射,是一种扁平化流程、平行化作业,它既“随叫随到”,又“无影无踪”。对于中小商业银行来说,数据中台是数据资产化管理和数据价值转化的承载平台,能够通过聚合和治理跨域数据,将数据封装成服务,为前台业务的创新和迭代赋能。在数据生产要素时代,中小商业银行若要构建持续的竞争优势,就需要抓牢“数据中台”这个牛鼻子,以业务价值为纲,在全行层面尽早建立起对数据这一关键生产要素的统筹体系,建立清晰的数据战略,完善演进式架构,一以贯之的持续迭代建设。

  三是基于企业级IT建设 ,打造大后台。当前金融交易多频次、大流量、高并发等新特征要求金融机构加快推进分布式架构转型。经过不断发展和实践,分布式架构已成为商业银行系统建设的大趋势。对于中小商业银行来说,短期可借鉴同业经验,优化传统核心系统架构,提升系统的可靠性、灵活性;中长期可着力构建“双核驱动、无感耦合”的系统架构,加快“上云”,以切实提升科技敏捷开发的效率,提升处理速度、容错容灾能力,对业务发展形成坚强支撑。

  四是鼓励全员创新,营造创新文化。为切实保障金融科技转型的成效和持续性,中小商业银行要着力培育创新文化,最大限度激活全员的创新动力和创新潜力。广开言路,建立开放、扁平的创意管理通道,鼓励员工自由提出产品创意、流程缺陷和用户体验等问题。强化正向激励,建立创新激励机制,通过物质、荣誉、晋升等方式鼓励员工主动思考、参与创新。强化机制引导,通过技能培训、创设基金等方式为员工创新提供便利,通过实施“重点工程”,凝聚一批优秀科技创新团队,推进项目实施和平台建设。

  渤海银行着力打造锐意进取的科技生态银行,坚持走“轻资本占用、轻资产发展、轻风险偏好、轻网点布局、轻资源消耗、轻运营模式、轻管理架构”的轻银行发展之路。坚持“科技驱动服务、科技驱动业务、科技驱动风控、科技驱动管理、科技驱动创新”的发展理念,以数据和技术为核心驱动力,规模化解决客群痛点,为客户提供智能、便捷、高效的服务;聚焦“圈链、平台、场景、生态、系统”五大核心要素,通过金融科技赋能,对行业资源和渠道进行场景化组合,完善开放银行服务体系。重塑业务和服务模式,将核心业务和服务嵌入合作平台的业务流程中,打造了共建、共享、共赢的“线上渤海银行”开放生态银行体系,以账户管理、支付清算、资金存管、金融产品等服务为抓手,不断开发改进信息技术应用,推出行业电商平台、政府政务平台、智慧社区平台、智慧城市平台、金融资产交易所、非银金融机构等众多业务场景解决方案。

  未来已来、唯变不变,中小商业银行要深刻把握新形势下的变与不变,加快向金融科技转型,努力将金融科技打造成为自身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新动力。

  (作者:渤海银行党委副书记、行长 屈宏志 )

 
 
企业简介 | 版权声明 | 免责声明 | 频道介绍 | 安全提示 | 法律顾问 | 网上投稿 | 客服电话 | RSS订阅
Copyright © 2005 Fcc.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金融电脑》杂志社版权所有
电话:010-51915111-805 传真:010-51915236,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署)网出证(京)字第337号
京ICP备14024077号-1 京公安网备:11010802025321 技术支持:站多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