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银联助理总裁 胡 莹
作为个人最重要的非现金支付工具, 银行卡由磁条卡向I C 卡迁移, 标志着个人支付将全面进入“智能支付”时代,对银行卡产业乃至与之关联的支付、金融、信息等产业都将产生重大影响。I C 卡所特有的安全、时尚、便捷和多功能应用等特点,是银行卡产品创新的重要基础,关系到电子支付产业的发展方向。大力推进PBOC 标准金融IC 卡,是提升银联卡服务品质的客观要求,是我国银行卡产业技术升级的必然选择,是符合国际银行卡产业发展潮流的必然趋势。
前期,人民银行高瞻远瞩布局金融I C 卡产业,推动金融I C 卡的技术标准和服务体系等基础环境建设,引导商业银行和中国银联进行金融I C 卡产品创新,这些工作奠定了国内金融I C 卡全面发展的基础,也有效构筑了防范银行卡伪卡欺诈的风控堤坝。在此宏观背景下,中国银联按照人民银行整体规划要求,积极推进P B O C 标准I C 卡业务发展,全力支持商业银行发行P B O C 标准I C 卡产品,努力改善国内外I C 卡受理环境,不断探索PBOC 标准IC卡产品创新,为全面推动国内金融I C 卡迁移做好各项服务工作。
一、全力贯彻落实人民银行的各项政策措施
2011 年可谓金融IC 卡政策年,人民银行关于金融I C 卡的各项政策陆续出台。2011 年3月,人民银行发布了《关于推进金融I C 卡应用工作的意见》(64 号文件),明确要求全国性商业银行在2011 年与2012 年年底前分别完成P O S 和A T M的I C 卡改造工作;2013 年起,全国性商业银行开始发行金融I C 卡;2015 年,在经济发达地区和重点合作行业领域发行的银行卡全部为金融IC 卡。随后,《人民银行办公厅关于选择部分城市开展金融I C 卡在公共服务领域中应用工作的通知》(129号文件),以及《关于社会保障卡加载金融功能的通知》等政策文件的陆续颁布实施,标志着我国金融I C 卡大规模发展的政策条件已经具备。中国银联积极配合人民银行各项政策的实施,支持金融I C 卡推进领导小组的各项工作,参加人民银行组织的各项标准的制定,协助人民银行各分支机构和商业银行做好各类培训等工作,做好商业银行发卡、受理改造的咨询和服务工作。
二、大力推进I C 卡受理环境建设
为了大力推进金融I C 卡业务,中国银联在人民银行的指导下,从2009 年开始就提早布局PBOC 标准IC 卡的受理环境建设工作,要求从2009 年7 月起,所有新布放的直联P O S 终端必须能够受理I C 卡;存量直联P O S 终端在两年内必须完成P B O C 标准化改造。经过长期努力,I C 卡受理环境建设已经取得显著成效。
1. 接触式IC 卡受理环境改造
P O S 终端的接触式I C 卡受理环境改造工作已基本完成。截至2011 年底,全国范围已有超过470 万台P O S 终端完成了P B O C 标准化改造,占全部P O S 终端(490.9 万台)的94.9%。其中,289.1 万台直联P O S 终端已全面完成了改造,间联POS 终端完成181.4 万台,占全部间联P O S 终端(206.8万台) 的87.7%。A T M 受理I C 卡方面,建设银行、邮储银行和广发银行已完成了ATM 终端的接触式金融I C 卡受理改造工作,全国已累计完成约14.9万台A T M 接触式改造,占全部ATM(35.2 万台) 的42.4%。
2. 非接触式I C 卡受理环境建设
截至2011 年底,全国范围内已累计布放超过68 万台具备非接触式金融I C 卡受理功能的P O S 终端,主要集中在广东、上海、江苏、宁波、北京、深圳地区,以上6 个地区的非接POS 终端占全国总量的73.9%。目前,非接受理商户主要为宾馆餐饮、超市加油以及一般类商户中有快速支付需求或小额支付需求的商户,小额快速支付领域存量的传统受理商户基本具备非接受理功能。
在推动传统P O S 终端非接受理改造工作的基础上,上海、湖南、宁波等地区利用小额脱机终端便捷快速、低成本等特点,将非接触式金融I C 卡受理拓展至菜场、停车场、快餐和早餐店等银行卡受理空白领域,共布放超过2000 台非接小额脱机受理终端以及超过1500 台带非接受理功能的自助售货机,如上海地区已有30 家菜场和30个停车场实现了非接受理。
3. 受理软环境建设
为进一步推动银行卡I C 迁移工作,优化金融I C 卡受理软环境,中国银联在2011 年重点结合金融I C 卡受理开展收银员培训工作,多次举办全国性金融I C 卡业务专项收银员师资培训,培训并考核认证专项收银员师资共149 名;印发金融I C卡受理收银员宣传折页120 余万份,这些工作对提高商户对I C 卡的认知度,提高其受理积极性具有重要的意义。
4. 优化银联受理网络I C 卡布局
按照“受理优先并服务发卡”的原则,在完成直联P O S的I C 卡改造的基础上, 继续推动间联P O S 终端、A T M 及其他多渠道终端做好银联标准I C 卡升级改造, 特别是大力优化完善银联非接网络建设布局,全面实现银联支付网络升级换代。一是贯彻落实人民银行64 号文件要求,重点围绕间联POS 终端和ATM 的金融IC卡受理改造工作,配合人民银行加强检查,推动各商业银行按时保质完成其间联终端的I C卡受理改造;二是银联对非接P O S 终端和A T M 改造给予一定补贴,降低收单机构的改造成本;三是优化完善银联标准I C 卡非接支付网络,重点要求在公交、出租、快餐、菜场、报亭、停车点等领域新布放的终端必须支持非接I C 卡;四是加紧研发MIS、电话、机顶盒、互联网、手机、自助终端等支持I C 卡的创新产品,并配套出台相关支持措施。
三、为成员银行I C 卡系统升级提供全面支持
在人民银行的正确指导下,中国银联各成员银行高度重视P B O C 标准I C 卡的发行工作,中国银联也为此成立了专职团队提供专业的服务支持。
1. 服务银行系统升级,为IC 卡规模化发行奠定基础
中国银联通过交流会议、培训、成立联合工作组等多种形式,解决成员机构在I C 卡需求编写、系统改造、入网测试以及项目策划和实施等各方面的问题。对包括工、农、中、建、交在内的所有全国性商业银行,以及众多区域性商业银行的系统改造和I C 卡项目持续给予业务、技术支持。同时,推动银联数据具备借记I C 卡、贷记I C 卡和电子现金I C 卡的外包服务能力。在各方努力下,截至2011 年底,银联标准金融IC卡已累计发行2441.3 万张,较2010 年末增加近2 倍。
2. 开展IC 卡专业知识培训
中国银联在I C 卡人才培养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一方面,加强内部培训,建立I C 卡专业人才队伍;另一方面,针对成员机构在受理及发行I C 卡方面存在的问题,主动收集各商业银行的培训需求,了解不同银行在不同阶段所面临的问题,制定有针对性的培训教材并积极开展培训工作,消除各需求方在I C 卡方面的技术和业务障碍。同时,优化培训流程,强化培训效果,为成员机构发卡、收单系统改造提供持续、全方位的专业支持,解决迁移过程中涉及的I C 卡需求编写、密钥申请、入网测试等问题。到目前为止,银联已经开展的面对面的人员培训,遍及人民银行各地分支机构、各商业银行、各行业合作伙伴、各专业化服务机构、收银员和商户,培训覆盖群体近万人,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3. 做好配套支持工作,多方面推动银行系统升级改造
银行系统能够发行和受理银联I C 卡,是推动金融I C 卡工作持续深入开展的前提。中国银联对各成员银行收单和发卡系统的I C 卡升级改造提供持续支持,研究出台了银联I C 卡风险转移政策,研究并调整了I C 卡部分领域的交易分润,推动银行从业务层面实质性开展相关工作。通过推进金融I C 卡行业应用,中国银联以产品和项目推动银行进行I C 卡系统改造。同时, 加大银联I C 卡宣传培训力度,增强银行、商户、持卡人及社会大众对金融I C 卡的认识和了解,做好金融I C 卡基础知识的普及推广,营造一个良好的银联IC 卡发卡、受理、用卡、行业合作的环境。
四、推动行业合作及公共服务领域多应用
1. 贯彻落实公共服务领域的多应用
中国银联将金融I C 卡应用和行业应用相结合作为推进金融I C 卡的重要工作之一。在人民银行129 号文的指引下,中国银联将重点拓展47 个试点城市金融I C 卡在公共服务领域的应用,兼顾其他金融I C 卡发展先进地区,扶持目前发展待提高的地区。
2. 积极推进行业合作
中国银联积极与人社部、交通部、铁道部、卫生部、教育部等部委开展合作,着重推动各地社保卡加载金融功能的实现。目前,重庆、天津、贵州等地已经实现了率先发卡;全力支持各地一卡通、市民卡项目的开展,其中新余市民卡、合肥通、成都天府通等项目已成功上线和运行。
今后,中国银联将通过市场化方式和灵活务实、多方共赢的策略,继续与公交、社保、铁路、教育等各行业领域开展I C 卡行业应用,推动其与银联IC 卡支付应用紧密结合。同时,加紧研发推出自助销售机、积分、票务等I C 卡产品,有侧重地尽快实现行业合作的突破;整合资源,争取各级政府和行业协会支持, 通过多方合作,推动银联I C 卡在公共服务领域的应用,建设I C 卡应用示范项目。
五、建立产业协商机制,有效降低金融IC 卡采购成本
为降低商业银行金融I C 卡迁移的成本,中国银联牵头成立了金融I C 卡产品价格研究工作组。目前,包括工、农、中、建、交、邮储在内的21 家全国性商业银行,上海农商行、青岛银行、东亚银行在内的24 家区域性及外资银行,以及20 家主要IC 卡供应商已经加入该工作组。通过各方努力,I C 卡厂商和银行已初步建立了价格协调机制,I C 卡的销售、采购逐步纳入工作组机制内进行。目前,各类I C 卡产品的实际销售价格较该项工作开展前已显著降低(约30% ~ 40%)。
六、丰富I C 卡创新产品,构建IC 卡创新产品体系
为了满足成员机构、合作行业提出的需求,中国银联不断丰富IC 卡创新产品类型。
1. 逐步建立I C 卡创新产品体系
目前,银联已研发了包括电子现金扩展应用、动态口令、数字证书以及互联网终端等基于金融IC 卡的创新产品。其中,小额支付扩展应用产品已实际应用于与铁道部合作的中铁银通卡项目中,并实现高铁上直接刷卡进站乘车的功能。中国银联正联手中国银行、交通银行开展互联网终端产品的试点工作,以安全、方便地实现I C卡的网上购物、余额查询、充值等功能。
2. 持续加强I C 卡产品创新力度
在I C 卡产品创新方面,中国银联将联合商业银行持续推进已有创新产品的试点及市场推广工作。同时,将推出通用数据存储产品,支持双向认证、交易速度更加快速的新一代非接触式卡等产品。通过创新产品体系的建立,综合提升金融I C 卡产品吸引力,降低各成员机构在银联标准I C 卡业务推广中的综合成本,实现金融I C 卡应用与行业应用更好地结合。
七、提升银联I C 卡研发和生产水平
银联将通过已经成立的工作组,联合成员银行及I C 卡厂商,努力提升我国I C 卡研发和生产水平。一是推动金融I C 卡产业链各方在芯片设计、内核研发、卡片封装、个人化、受理终端等领域,研发生产符合标准规范、高质量、低成本的相关I C 卡产品;二是注重协调组织国内芯片设计生产厂商,推进I C 卡芯片研发;三是加强I C 卡及受理终端检测认证工作,支持银行卡检测中心搭建芯片安全测试平台,健全I C 卡芯片安全检测认证体系;四是推进金融I C 卡芯片和金融I C卡片生产资质认定制度;五是建立银联和商业银行与主要I C卡芯片、卡片生产厂商的沟通协调机制,实现商业银行的“联合采购”目标,保证供货能力、降低成本;六是充分利用I C 卡的技术特点,研发I C 卡的多功能应用产品,跟踪I C 卡技术和应用的最新进展,引导我国金融IC 卡健康发展。
八、推动银联标准I C 卡国际化
目前,中国银联已基本完成大规模推广所需的业务技术准备,主要目标市场进展顺利。境外十余家银行已能发行银联I C 卡,完成I C 卡改造的终端超过4 万台。
金融I C 卡在我国尚处于发展初期,呈现出蓬勃发展的良好势头,展现出广阔的发展前景。在人民银行的领导下,包括商业银行在内的整个产业链的I C 卡迁移明显提速,并显现出积极效果。大力发展金融I C卡, 对于提升金融服务水平、推动信息化进程、整合社会资源、建设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中国银联将与银行卡产业各方积极合作,进一步抓住机遇,乘势而上,加快发展,积极开发新产品, 拓展新市场,使金融I C 卡服务于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为建设和谐社会做出应有的贡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