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工商银行牡丹卡中心产品创新部总经理 卢海涛
“十四五”规划明确提出“建设数字中国”“加快金融机构数字化转型”的目标,党的二十大对加快数字经济发展、建设数字中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工商银行党委高度重视,要求全行持续、深入推进“数字工行”建设。工商银行牡丹卡中心积极响应号召,于2022年全面开启了数字化转型,力求通过数字化转型全面提高效率、提升体验,构建信用卡业务发展的新模式、新业态,赋能业务高质量发展。
随着银行数字化转型进程的不断加快,业务发展对数据价值的诉求越来越强烈,对数据使用的灵活性、时效性要求也越来越高。同时,数字化监管体系不断升级,对银行数据的穿透式核查已成为新常态,这为信用卡进一步深化数据治理与应用、充分发挥数据要素价值带来了新机遇和新挑战。
一、信用卡数据资产应用面临的挑战
1. 数据思维及数据驱动的理念有待进一步提升
数字经济时代,数据思维是必备能力。不同于数据知识和数据技能,数据思维是用数据提出问题和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在数据思维方面,传统商业银行尚存在一定不足:一是缺乏科学的数据观,容易走向经验主义或唯数据论的极端;二是数据敏感度不足,尤其是在从数据洞察业务背后的规律、从繁杂数据中发现业务价值方面;三是作为传统金融机构,与数字原生行业相比,缺少数据驱动的企业文化,对数据资产核心价值的认知不足,缺乏“数据导向”的决策理念。
2. 缺乏数据人才和数据价值创造能力
业务和数据都有一定门槛。对于数据部门来说,具备数据知识但往往不从事具体业务,对于核心业务缺乏深层次业务思路;对于业务部门来说,缺少技术和数据知识,不具备用数据思维思考业务场景以及进行价值转化的能力。“既懂业务、又懂技术、还懂数据”的复合型人才是业务与数据融合发展、实现价值创造的关键,但其培养周期普遍较长,商业银行急需建立跨学科、跨领域的复合型数据人才队伍。
3. 数据质量不高,数据治理需要加强
一是数据采集、流转不规范。数据采集不完整、录入不规范,前端系统对数据质量控制不足,不同业务部门、系统应用存在“数据孤岛”。二是数据标准不统一。未建立全面、准确、统一的数据标准和视图,从数据的“物理集中”到“逻辑整合”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三是数据治理难度大。治理范围大、涉及部门多,组织推动存在一定难度,急需建立规范的治理流程和机制。
4. 需加强数据安全及隐私权益保护
数字化社会离不开数据,数据的流通、使用促进了价值创造,但随之而来的客户信息安全、个人隐私保护等问题也使银行面临着考验。数据使用的边界在哪里?如何保障在安全合规的前提下,促进数据流通、实现数据价值最大化?这些问题给商业银行的数据应用带来了挑战。
二、工银信用卡数据资产管理与应用实践
信用卡数字化转型的关键核心基础是数据,作为商业银行最具数字基因的产品线,信用卡具有海量数据优势,如何进行数据资产管理,加速数据价值释放已经成为推动信用卡业务数字化转型发展的关键。近几年,在监管机构的指导下,工商银行实施“数字工行”建设战略,在数据管理与应用领域不断探索前行,建成了在容量、算力、功能、算法等方面业内领先的大数据服务平台,打造了共享开放的企业级数据中台,在金融行业首家完成大数据平台全面转型、首家纳入全集团全量贴源数据的数据湖,形成全行用数赋智新生态,初步具备了基础的数据资产管理及应用能力。
1. 信用卡数字资产化、资产数字化是什么?
在全行数据中台的统一框架下,工商银行牡丹卡中心于2022年启动了信用卡大数据基础建设,通过对信用卡业务全流程数据要素的梳理,将业务要素及实体要素沉淀为数据资产,实现全量数据可视可用、全流程数据服务共享、营销决策可信赖,搭建支撑业务发展的数据中枢,实现资产数字化和数字资产化。
2. 信用卡数字资产化、资产数字化怎么做?
信用卡数字资产建设主要围绕数据资产、模型资产、标签资产、清单资产、资源资产、策略资产、报表资产等的盘点和建设,着力构建以大数据为基础的信用卡数字化运营体系。其中主要遵循以下几个原则:一是统一框架,重构数据架构,形成全方位的数字资产视图;二是统一标准,实现数据采集、传输、存储、应用、评价全数据流的标准化、规范化;三是统一管理,健全信用卡数字资产统一管理制度和流程,实现全量数据的全链路闭环管理。
3. 信用卡数字资产化、资产数字化的实施路径
针对数字资产建设目标,工商银行牡丹卡中心规划了四项具体工作任务,挂图作战,逐一推动落地实施。
任务一:基础信息数据采集和治理
根据外部监管要求及内部管理需要,升级信用卡数据采集维度,建立数据治理长效机制。基于客户信息、交易信息、行为信息、内部业务流程及外部信息来源,实现金融数据及生态数据采集、治理全覆盖。完善数据采集校验控制、数据质量管控流程,实现日常数据处理的标准化、自动化。
任务二:标签体系建设
在全行标签体系基础上,建设标准规范、有效共享、快速复用的信用卡标签体系。以客户生命周期为链,形成信用卡客户标签,完善信用卡客户画像;依托信用卡产品、权益、服务体系,建立与客户标签关联对应的信用卡业务标签,实现客户精准触达。
任务三:模型和规则管理
在对接智慧大脑、图灵平台等全行平台的基础上,搭建灵活配置的信用卡模型和规则管理平台,支持模型自动化监控预警及可视化展示,支持规则文档上传、规则版本管理、规则授权流转,形成完整的规则处理路径;建立智能模型引擎,提升模型精准度及覆盖范围;开展模型全生命周期管理,实现模型迭代优化。
任务四:产品业务策略
结合业务场景深度应用数据资产,依据数据分析结果制定“千人千面”的产品策略、营销话术、权益策略等差异化策略集,嵌入发卡、收单、消费、资产、风控、服务等业务流程,实现信用卡服务与客户需求的智能化、精准化匹配。
经过一年多的努力,工银信用卡资产数字化和数字资产化基础得到全面夯实,将信用卡各业务板块、全量产品进行数字化沉淀,建成涵盖基础数据、标签、模型、清单、策略、报表六大类数据资产的数据底座,为数字化、智能化、实时化业务决策及流程闭环打下了坚实的数据基础。
尤其是在实践中,工商银行牡丹卡中心聚焦业务和基层的用数痛点难点,搭建了分层分类、灵活配置、逐层钻取的信用卡智能数据分析和运营体系,覆盖经营战略的核心指标,打通总分行、部门间数据壁垒,实现数据开放共享,提供用数便利,支持横向可比、纵向可查,一方面充分释放了数据挖掘分析人力资源价值,另一方面有效赋能了经营决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