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记者 高曙东
作为国内首家实现全球数据集中的银行,交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交行”)自2006年成立数据中心以来,积极服务于集团综合化、国际化的发展目标。到目前为止,交行数据中心已建设了作为全球数据大集中基础支撑的“两地三中心”,即上海张江数据主中心、上海漕河泾副中心(同城备份中心)以及武汉异地灾难备份中心。近日,本刊记者采访了交行数据中心总经理高军。采访中,高军重点介绍了交行数据中心建设现状、面临挑战和发展趋势,并解读了数据中心新技术应用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
《中国金融电脑》:首先,请您介绍交行数据中心的发展历程。
高军:交行高度重视信息科技的发展,一直致力于将交行数据中心建设成为国际一流的数据中心。
2006年7月,交行数据中心正式成立, 总建筑面积21406平方米。2007年11月, 通过了ISO 20000国际认证, 成为国内首家通过ISO 20000认证的银行业金融机构。
2008年,交行“一部两中心”通过了ISO27001体系认证。通过管理体系的建设和持续完善,数据中心的管理水平得到了不断提升,交行数据中心现有正式员工146人。2008年7月19、20日在主、备中心间进行了灾备切换工作,期间无数据丢失。这在国内尚属于首次, 说明交行IT建设已经走在国内银行的前列,达到国际一流水平。
2009 年5 月,交行实现了双中心同时运行,将备份中心的内涵转化为“副中心”,将数据中心转变为信息中心。2010年,完成了“两地三中心”灾难备份的建设工作,包括上海运行主中心和运行副中心以及武汉灾难备份中心。目前,交行已在上海建成了双活—灾备一体化的数据中心。
《中国金融电脑》:数据中心建设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涵盖基础平台、网络、存储、安全以及运维管理等内容。当前,交行数据中心的建设重点是什么?
高军:原来的IT业务支持体系是基于传统银行业务开发的,并没有完全覆盖集团的各个方面。交行“综合化”、“国际化”战略提出后,一直着力于建立基于集团的IT架构,最直接地体现在海外数据集中方面。我们已经进行了几项大的工程,全球集团子公司、海外分支机构系统数据也已完成托管。目前,所有交银集团的系统都在数据中心运转,真正实现了全行全球主要信息系统的大集中和数据集中托管。
为了把IT管理体系与技术体系更有效结合,提高管理水平和对外服务水平,交行正致力于把各条线进行整合,打造流程银行,从“以业务为中心”向“以客户为中心”转移,整合业务流程,实行集约化管理,把大量的后台业务集中起来,把IT资源放在最需要的地方。目前,数据中心建设的重点是安全运行,把风险降到最低,满足自身风险管理和监管部门的要求,并形成一个完备的体系。
在服务管理方面,立足以ISO 20000服务管理体系为框架的服务水平的提升,建立了事件管理、问题管理、配置管理、持续性管理、可用性管理、容量管理、财务管理、服务级别管理等21个服务管理流程。通过这些管理流程的建立和持续优化,合理设置绩效指标,使内部的服务水平不断提升。
在信息安全方面,侧重于以ISO 27001体系标准为框架,制定信息安全策略,开发信息安全流程,落实信息安全技术手段,确保了数据信息的完整性、保密性和可用性。
“十二五”期间,交行要使上述IT 基础架构更具适用性,必须将发展技术与提升服务水平相结合。
《中国金融电脑》:交行数据中心建设未来的发展目标是什么?
高军:交行数据中心未来想搭建包括投行、商业银行、保险、基金等在内的各类业务客户共享平台,更好地服务“两化一行”战略,服务整个交银集团。“两化一行”中的“国际化”的直接体现就是数据中心在2008年4月完成海外行的数据大集中。到目前为止,交行也是国内唯一完成全球数据集中的银行。
在“综合化”方面,交行不断完成集团子公司设备系统的托管。截至2010年6月完成交银施罗德基金公司的系统迁移,所有交银集团的子公司系统都在数据中心运转。现在的数据中心已经是一个完整的体系,既有集团子公司,也有境内外分行。可以说,交行是目前全国唯一一家数据中心服务完整覆盖的银行。
在“国际化”和“综合化”发展方面,交行数据中心一方面将结合新一代的531工程,把全球所有的海外行的后台处理作业实现集中化和自动化;另一方面,将加强可用性管理,在基础架构建设方面持续改进、不断提升。此外,为了支撑“倍增计划”,数据中心还需要不断进行技术创新。一旦业务倍增,交易量可能增加3~5倍。IT系统怎样才能适应业务量的骤然增长,同时又要节省成本?这需要加强IT部门基础架构建设,推动技术创新和业务创新。
《中国金融电脑》:刚才您提到了交行数据中心未来发展,那么,这一发展目标如何服务于交行整个集团的战略目标以及业务发展需要?
高军:根据交行逐步综合化、国际化的发展特点,数据中心前瞻性地建立一些管理和技术平台,例如我们把所有国内分行和海外分行系统批量纳入同一平台,实行数据中心管理一体化,每班3~4个操作员负责9000多个作业的运行,此外,在流程、人员、培训、考核管理方面都有电子化工具予以支撑。
为此,交行着重加强了业务系统的可用性管理,目前已建立起同城备份系统,2008年7月成功实施了数据中心和同城备份中心之间的业务系统切换运行和回切,实现了大规模系统灾备切换的自动化,业务恢复时间仅为1.5小时,并做到了零数据丢失。
此外,在各类业务尤其是电子银行业务交易量大幅增长的背景下,系统容量必须既要适应业务的骤然增长,又要节约成本。2009年5月,交行数据中心又实现了双中心同时运行,有效利用好备份设备,为业务突变节约了成本。而把备份中心转化成“副中心”后,业务高峰期分担交易量可以达到40%,运转利用非常有效。
“十二五”期间,交行数据中心要实现IT基础架构更具适用性,努力使数据中心转变为信息中心,让大量的数据产生更大价值,把技术发展与服务水平提升结合起来。
《中国金融电脑》:请您具体谈谈数据中心如何支持不断发展的银行业务?
高军:交行数据中心在支持业务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首先,数据中心是全行业务的“心脏”,生产系统的稳定运行是业务发展的基础和前提。交行数据中心通过几年的努力,建立了完善的生产运行保障体系和管理流程,生产系统的可用率达到99.99%,为业务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其次,交行将数据中心定位为面向业务的“服务中心”,为业务部门提供及时的IT服务。按照ISO 20000标准建立了IT服务台,及时响应和解决业务部门和分行的生产事件,及时受理业务部门的服务请求。建立了业务关系和服务报告流程,定期收集业务部门的需求和意见,定期向业务部门提供服务报告。
再次,交行数据中心采取各种措施提高资源利用率,降低IT投资成本,从而降低交行的总体支出,这也是对业务发展的一种支持。例如,交行大机系统双中心运行使得灾备中心闲置的CPU资源可以用于运行生产业务,节省了上亿元的大型机CPU扩容费用。
《中国金融电脑》:随着数据集中和应用整合逐步完成,各金融机构的数据中心在金融信息化建设中的作用越来越大。不断发展的金融业务和IT技术对数据中心提出了新的挑战,请问交行数据中心如何应对这些新问题和新挑战?
高军:目前看来,国内银行业信息化管理的规范化程度还有很大提升空间。国内银行业数据中心建设只有10 年经验,其主要作用在于保生产、保安全,与国外同业相比还存在一定差距,尤其在管理的精细化和规范化程度方面还有提升的空间。近年来,中国经济增速迅猛,银行业交易规模日趋庞大,加之信息化普及程度越来越高,使得预测各行交易量的难度加大,必须依靠自身力量不断摸索、积累经验。
现阶段,交行也会遇到一些问题,例如如何通过持续对各系统进行风险分析和评估,如何在关键时刻发挥灾备演练的作用。为此,我们开发了数据中心持续性管理系统,重点完善了应急演练、应急处理等功能。在灾备演练方面,将传统的桌面演练转变成为可记录的模拟演练,并可进行事后评估。工作人员可以按固定周期进行演练,熟悉演练过程和内容,提高了演练的效率。同时,该系统还可从业务角度分析风险,实现日常化的风险分析和业务分析,提高了风险分析和评估的准确性和专业性,提升了工作效率。
《中国金融电脑》:虚拟化、云计算等新技术为各大金融机构的数据中心发展提供了新的契机。请问,交行数据中心是否会应用这些新技术?您如何看待金融数据中心未来的发展方向?
高军:交行数据中心积极跟踪国内外IT技术的发展,运用新技术不断提升交行IT的基础架构和管理水平。我们对虚拟化和云计算等技术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并在一些后台业务系统和管理平台中采用了小型机、PC服务器虚拟化和存储虚拟化技术。交行也正在积极探索建立云服务平台,使得IT运维标准化、自动化和虚拟化,实现自助式的IT运维。在节能减排方面,我们正在研究“绿色数据中心”机房的节能降耗技术,并准备在新的机房建设中使用。
关于金融行业数据中心未来的发展方向,一方面,保障生产系统的稳定运行是数据中心永恒的主题,金融行业的数据中心要不断完善生产运维保障体系,持续提高生产系统的可用率。另一方面,数据中心未来的发展应该以提升业务服务能力为目标,在运行保障的基础上为业务提供更为方便、快捷的服务。此外,随着管理会计的深入,国内的商业银行将逐步实现IT成本核算,这将对数据中心实现精细化管理,控制成本提出更高的要求,也将为数据中心的发展带来新的机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