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 年7 月,国务院发布了《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对我国互联网与各领域的融合发展做出了重大战略部署和顶层设计。随着“互联网+”国家行动相关政策的持续发布和深入实施,“互联网+”发展浪潮和创新热情将迎来新一轮的强劲增长。
“互联网+金融”借助互联网技术,使金融服务更加贴近企业和民众,进一步推进普惠金融,同时将促进商业银行的持续创新发展。目前,各家商业银行都已经构建了具有自身特色的互联网金融战略和规划,并且积极推动和拓展“互联网+”时代下的新型金融服务,互联网金融已经成为商业银行发展的新平台。
一、“互联网+ 金融”的特征
1.深入万家,普惠金融
“互联网+金融”作为《指导意见》中的一项重点行动,旨在全面提升互联网金融服务能力,为大众提供丰富、安全、便捷的金融产品和服务,更好满足不同层次实体经济的投融资需求,既是“互联网+”时代下商业银行的新要求,更是商业银行不可多得的创新发展新机遇。
“互联网+金融”的普惠性在于利用互联网和大数据等新技术,将金融产品和服务更直接地深入到各行各业,深入到千家万户,为社会各阶层提供多样化、个性化、精准化的金融产品,为个人和企业提供便利的存贷款、支付结算等金融服务。
同时,不断探索互联网金融服务新模式,创新基于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的企业信贷和个人消费信贷等金融业务,以更加低廉和实惠的金融服务成本,快速高效地满足中小微企业、创新型企业和个人的投融资需求,更好地为实体经济发展提供有效金融支撑。
2.从渠道到平台的转变
回顾过往,商业银行是利用互联网开展金融服务的先行者和践行者。自1999年开始,各家商业银行就陆续推出了网上银行、手机银行、短信银行等新兴的金融服务方式,但在当时的发展阶段,互联网的渠道特征非常明显。
而“互联网+”的出现使互联网成为连接一切且具有极大广泛性、丰富性和影响力的舞台。对于商业银行来说,互联网已经不再仅仅是简单的渠道,而是成为了构建金融服务新模式的平台,互联网金融也被赋予了崭新的内涵。
商业银行的“互联网+金融”平台应该是业务开放、用户开放、流程简捷、体验优异的开放式平台,在这个平台上实现信息、商品、资金、客户和商机的汇集,实现流程嵌入式融资、标准化网络信贷、大数据趋势分析等时代感强烈的金融服务。在这一平台上,银行将与用户和友商形成商友圈、信息圈和服务圈,共同营造和谐共荣的“互联网+金融”的产业新生态。
3.跨界融合,价值重构
互联网经济的发展正在让产业领域的边界变得越来越模糊,传统意义上的行业或产业壁垒已经被轻松地突破,而突破壁垒的核心则是基于互联网服务创新和商业流程要素的价值重构。这种价值重构的特点是便捷和低成本,其扩展速度和巨大价值效用更是前所未见。
传统意义上的商品销售行业,搭上互联网快车后变成了电商,在销售流程中架设支付应用,在支付应用中挂接个人消费信贷应用,淡化了商品销售行业与金融行业的边界,同时实现了基于价值和效率的产业融合。跨界融合变得前所未有的自然、简洁和方便。在“互联网+”时代下,跨界融合将会是一种新常态,而跨界融合将进一步推动价值、效率和效益的综合一体化。
二、工商银行“互联网+金融”战略的实践
2015年工商银行发布了互联网金融e-ICBC品牌和互联网金融战略,推动建立以“三平台、一中心”为主体,覆盖和贯通金融服务、电子商务、社交生活的互联网金融整体架构,以大银行的新业态、新生态,为促进实体经济提质增效增添新动力,为推动自身经营转型提供新引擎。
1.工商银行互联网金融战略的“三平台”
“三平台、一中心”互联网金融主体架构中的“三平台”是指融e行手机银行平台、融e购电商平台和融e联即时通讯平台。三平台共同承载着工商银行的互联网金融业务,作为面向客户的主要服务入口,它们之间既保持各自特色,又高度互联互通和协同互动,促成了工商银行特色的互联网金融服务的新生态。
融e行手机银行平台是工商银行实现资金流的核心应用,目前已经推出开放式手机银行,该平台以“智能生活,就是简单”作为服务理念,在界面设计上顺应了移动互联网“扁平化”和极简的设计理念,在业务流程设计上遵从精益管理理念。
在即将推出的升级版中,融e行将彻底打通手机银行和网上银行的通路,以更广阔的客户视角实现工商银行整个网上业务的全部直销,通过业务更加开放、客户更加开放、平台更加开放,进一步提升工商银行互联网金融产品和服务的便捷性和覆盖面,工商银行与非工商银行的客户都可以轻松登录平台办理相应的业务,享受e-ICBC的丰富金融产品和服务。
融e购电商平台的定位并不只是单纯的销售商品和经营店铺,重要的是聚合客户和商户,链接交易与融资,提升客户的黏性与活跃度,使金融服务更具效率与价值。
目前工商银行融e购的客户已超过2400万人,业务领域已从B2C扩展到B2B,并创造了B2G(企业与政府的采购电商平台)。电商平台所提供的商品和服务也从日常消费品扩展到了地产、旅游、汽车、教育、集中采购等领域。
工商银行还与20多家国内知名房地产企业合作,打造了“线上选房、线上按揭、线上支付”的互联网营销模式,为客户带来了全新的购房体验和高品质的消费金融服务。2015年前9个月融e购交易额已经突破5000亿元。
融e联即时通讯平台的目标是建立银行与企业、银行与客户、客户与客户等方面的即时信息沟通。它是对银行传统营销服务模式的一种颠覆式创新,不仅让每一个普通客户都能拥有自己的客户经理,并随时随地把客户经理带在身边,平等便捷地获取信息和服务,而且大幅提高了银行与客户之间沟通的效率和信息丰富程度,真正意义上实现了银行与客户以及客户之间的信息连接、服务连接和情感连接。
目前,融e联的注册客户已经达到500万,融e联的功能也在持续优化和提升,除了传统的实时交流等社交功能外,内嵌理财、转账、购机票等生活和金融服务功能日趋丰富,信息服务推送量持续增加。融e联广泛深入的连接作用和客户黏滞效用已经初步显现。
2.工商银行互联网金融战略的“一中心”
“三平台、一中心”互联网金融主体架构中的“一中心”是指工商银行的网络融资中心,它是工商银行互联网金融创新的一个重要里程碑,也是银行信贷经营模式变革的新起点。
在大数据和“互联网+”时代背景下,工商银行对信贷经营模式实施专业化和标准化的区别管理和营销推广。其中对贷款额度相对较小、信息对称、适合标准化特点的信贷服务,将运用互联网与大数据建立的风险控制模型等手段,实现线上自助操作、业务自动处理、风险精准监控。
今后,网络融资中心是信贷标准化、互联网化运营的平台,它将促进信贷业务尤其是小微和个人金融业务在风险可控基础上的线上批量化发展,给客户带来“无地域、无时差、一键即贷”的良好体验。
3.工商银行互联网金融战略的“三大产品线”
依托“三平台”建设和互联网金融营销服务新机制,工商银行互联网金融品牌中的融资、支付、投资理财三大产品线也在不断丰富,使工商银行的整个互联网金融生态圈枝繁叶茂、生机勃发。
融资领域,基于客户线上线下直接消费的信用贷款产品“逸贷”的客户数已达到430万户,余额突破2000亿元。
支付领域,具有小额、便捷特色的“工银e支付”产品,客户数已经近6700万户,2015年前9个月的交易额超过1200亿元。
投资理财领域,“工银e投资”是目前国内银行业中唯一面向个人投资者的投资交易平台,其涵盖了账户贵金属、账户原油、账户基本金属、账户农产品等多个种类,2015年以来的交易量近2500亿元。
工商银行还针对特定客户群体需求,推出了一些差异化服务和场景应用,如针对在校大学生推出了“工银e校园”,针对商旅客户推出了“工银e商友”平台,针对线下商户打造了“工银e生活”平台等,使契合不同客户群体需求的差异化服务得到较快发展。
4.工商银行互联网金融风险防范措施
工商银行自推出互联网金融战略之初就高度重视互联网金融产品的风险防范。经过多年的努力,目前工商银行已经形成互联网金融信息安全管理总体框架和四位一体的推动规划,持续加强在互联网金融环境下对客户信息和交易安全的防护。
工商银行最早推出U盾且获得了国家发明专利,为满足不同客户使用习惯,又先后增加了工银电子密码器和电子银行口令卡两种加密措施。
进入“互联网+”时代,面对范围更大、来源更广的基于互联网的信息泄露风险和信息安全攻击,工商银行在持续升级已有防护措施的同时,运用大数据技术对异常交易和欺诈风险进行监控和治理,已经形成了将信息防护措施嵌入业务流程并且与日常管理相结合的信息防护体系,多管齐下全面保障互联网金融下的客户信息和交易安全。
三、“互联网+金融”的发展趋势
1.服务产业互联网将成为亮点
随着“互联网+”行动的持续开展,其广泛的影响力和效果将从消费领域快速拓展到产业领域,不仅会深刻影响我国产业经济发展模式,更会引领“互联网+”时代下金融服务的发展变革。
在“互联网+制造”、“互联网+能源”、“互联网+运输”等诸多行动的推动下,线下产业链会受线上信息链的驱动,供应链会迅速从线下转移到线上,并且在线上形成范围更加广泛、成本更加低廉、速度更加迅捷的崭新线上供应链形态。产业互联网时代的大门正在徐徐开启。
对于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商业银行来说,应该提前行动,尽早应对产业互联网对金融服务的需求和要求,迅速切入产业互联网链条,发挥商业银行独有的优势,把互联网金融产品和服务升级为产业互联网的信息枢纽、资金枢纽、沟通枢纽,进一步增强商业银行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和服务。
2.未来普惠金融更加广泛,小微化和即时性特征显著
未来,普惠金融将进一步深化,互联网金融产品和服务的覆盖面会更大,小微化会加剧,即时性要求更高。
从覆盖面的角度看,普惠金融不仅涉及银行、证券、保险、基金这四个传统金融领域,还将包含养老、创投、扶贫、救助等领域。每个金融服务需求,都会有与之相对应的金融服务与支持。
从小微化的程度看,随着金融服务与消费流程更加紧密地结合,小额贷款、小额保险、短期金融服务等需求服务的数量会剧增,单笔需求规模从小额向微型发展,以往中等或大额的金融服务比例会显著下降,单笔金融服务的成本也将显著下降。
同时,随着互联网消费模式的日益成熟,客户对金融服务的时效性要求也越来越高,即时金融服务将会像水和空气一样,成为消费者不可或缺的生活必需品。
3.更加注重风险防范
在互联网金融蓬勃发展的未来,其虚拟性、匿名性、开放性、全球性等特征,以及高技术、高风险和监管难度大等特点,决定了越是发达成熟的互联网金融,越要高度关注互联网金融风险,越要实施切实有效的防范手段。
在所有互联网金融风险中,首先是信息安全风险,由于互联网平台具有松散、匿名和自由度大等特点,以及开放的网络通信方式和应用产品的缺陷,容易导致互联网环境下的用户信息泄露和遭受攻击。防范信息安全风险,需要商业银行持续提升信息系统安全防护水平。
其次是信用风险,在互联网环境下,对于交易双方的身份和交易真实性的验证难度较传统方式有了明显增加,信用评价中存在更加严重的信息不对称,在社会信用体系不完善的情况下,所面对的信用风险较传统环境下显著扩大。
此外,在互联网金融环境下,流动性危机风险更加难以控制,互联网金融还面对着网络挤兑或集中消费时的流动性压力,而且一旦此类状况发生,其影响不亚于实体环境下的危机。
因此,未来监管部门以及互联网金融参与者要更多关注互联网环境下的金融风险防范,从业务风险和技术风险等角度,全方位思考健全风险管理体制,保障客户信息与交易安全,从而营造更加良好的互联网金融生态环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