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金融电脑 > 2024年2月
中国农业银行研发中心副总经理彭俊宏:农业银行场景金融建设探索与实践


中国农业银行研发中心副总经理 彭俊宏

  随着数字中国战略的持续推进,商业银行以自身数字化转型对接社会数字化发展,延伸客户服务触角,金融服务场景化、体验化、数字化趋势日趋显著。农业银行立足自身“服务乡村振兴领军银行”和“服务实体经济主力银行”定位,以全行业务经营战略为导向,将场景金融定位为面向未来的银行产品服务形态,加快场景规划布局和落地实施,通过业务融合和技术融合两条主线,聚焦重点、深耕细作,树立场景金融品牌,为农业银行业务经营转型提供有效助力。

一、业务融合,培育场景金融新生态

  《金融科技发展规划(2022—2025年)》指出,要推动我国金融科技从“立柱架梁”全面迈入“积厚成势”的新阶段。在此背景下,金融与科技加速融合、银行领域与非银领域持续渗透。农业银行围绕数字化转型和市场多元化需求,强化客户、产品、渠道、资源等多维度业务融合,推动场景金融发展呈现出新生态。

  1.以客户融合为先导,重构场景金融新客群

  一是在客户分类体系上,打破商业银行传统的零售、对公、机构等客户分类框架,以场景为轴,建立新型客群坐标系。例如,围绕旅游场景,统筹考虑景点资源、交通出行、酒店住宿等服务环节,构建旅游场景客群,实现对景区管理机构、酒店餐饮商户、个人旅游客户等G、B、C端传统客群的整合重构。

  二是在客户营销拓展方式上,打破传统营销模式,通过场景服务深度绑定客户。金融场景需要长期的经营和运营,因此,场景客户营销要从传统的面向考核指标的“短期营销”获客转变为依托场景集聚流量,并通过运营维护和服务迭代挖掘客户群的长期价值。

  2.以产品融合为驱动,打造场景金融新服务

  场景服务往往不是为了满足用户的单项需求,而是提供一揽子服务。场景金融建设需要银行内各业务产品领域的有机组合和深度融合,为客户提供更贴合场景的综合化服务。

  一是产品横向融合。围绕场景客户群,将“存、贷、缴、付、保”等金融产品进行有机组合创新,提供集成化的金融服务。例如,在缴费场景中配套提供融资或者保险类产品。

  二是产品纵向挖掘。将银行金融产品在行业应用场景中进行深度挖掘,提供定制化服务。例如,将缴费退费功能在医疗场景中与医保支付结算进行关联定制,在校园场景中与学生考勤进行即时联动。

  通过产品的横向融合和纵向挖掘,农业银行为客户打造了一站式、个性化服务体验。

  3.以渠道融合为助力,构建场景金融新触点

  场景在哪儿,客户在哪儿,场景服务就要延伸到哪儿。农业银行通过服务渠道的融合互联,打造无界银行,实现“因时制宜、因地制宜、无处不在、无时不在”的场景服务。

  一是推进线上渠道与线下渠道的融合。农业银行线下通过2万余个网点将金融服务触角延伸到了祖国大江南北、偏远山村,线上则有掌银、微银行,通过线上、线下各渠道的融合打通,实现场景服务空间全覆盖、渠道全覆盖。

  二是推进内部渠道与外部合作商渠道的融合。场景金融新业态模糊了银行与非银领域的边界,开放共享成为场景金融建设的必然要求。农业银行一方面通过API、H5等方式将外部场景服务嵌入银行端;另一方面将银行场景服务嵌入外部合作商平台,实现各自产品和服务渠道的双向拓展。

  4.以资源融合为支撑,提供场景金融新体验

  场景金融起源于互联网,经过数字化浪潮的洗礼,仍在持续发展升级。场景建设涉及的相关方众多,银行必须做好内外部资源的统筹整合,实现“高效率、优体验”的闭环服务。

  一是加强行内资源统筹。当前,银行场景存在“一场景一部署”等问题,资源消耗率较高,数据资产分离,场景服务辐射范围有限。因此,要统筹规划内部各场景业务和技术资源投入,实现产品和服务的快速迭代和部署更新,打造出“全、快、准”的场景服务。

  二是强化外部资源整合。互联网企业等外部合作商开辟场景金融市场较早,在场景建设、客户营销、技术投入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实战经验。银行要通过与外部资源的整合,灵活运用“自建、共建、互嵌”等场景建设方式,在提升银行场景核心竞争力的同时,和场景生态圈伙伴优势互补、携手共进,并肩走好场景金融协同发展之路。

二、技术融合,构建场景金融新底座

  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数字中国建设整体布局规划》明确提出,推动数字技术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在金融等重点领域,加快数字技术创新应用。数字技术的快速发展以及数据要素作用的持续凸显,为场景金融技术底座演进打下坚实基础。与此同时,《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数据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信息保护法》等法律的正式实施,以及监管要求的日趋严格,将场景金融的安全要求提升到新的高度。

  农业银行依托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区块链等数字技术,结合场景金融开放互联的发展理念,构建了“一站式、快交付、强安全、数驱动”的场景金融技术底座。

  1.打造场景SaaS底座,构建“一站式”场景云租户体系

  一是打造统一的基础设施——场景金融生态云。农业银行通过新思维、新模式、新平台重塑场景技术平台格局,坚持安全与发展并重,依托全栈云服务,打造场景金融生态云,为全行重点场景建设提供统一的云底座,持续提高场景应用研发效率、质量和服务能力,保障业务连续性,筑牢信息安全防线。

  二是提供标准统一的SaaS基础服务。农业银行通过场景金融生态云,通过租户化管理方式,满足各类客户多应用和多用户便捷化使用的需求,同时针对特定场景,依托场景流程化、参数化配置提供个性化产品服务,达到统一服务和运营的目标。

  2.打造场景业务中台,构建“快交付”场景研发体系

  农业银行一方面通过服务生态化、业务平台化、功能组件化等方式,搭建功能强大的场景金融服务能力中台体系,减少底层技术栈替换对上层业务的影响,最大程度实现数字底座与业务应用创新的解耦,增强业务场景共享复用能力,实现场景快速创新构建;另一方面通过加强场景应用资产化积累,依托多领域场景建设实践,构建全行金融场景模板,打造重点场景体系化服务方案,为存量场景的新客高效拓展提供参考。

  3.打造开放银行平台,构建“强安全”场景外联体系

  农业银行依托开放银行,强化合作伙伴网络安全、数据安全、运行安全和信息安全建设,并将开放银行平台确立为全行金融场景“走出去”和合作方服务“引进来”的唯一渠道,从而达到三方面效果:一是实现金融服务对外输出、非金融服务外部引入的统一登记和全生命周期管理;二是依托统一授权认证技术实现内外部用户以及软硬件互联服务的统一安全接入;三是实现安全攻击、异常访问的实时监测、预警和处置,为场景金融服务的安全可靠供给提供有效保障。

  4.打造场景数据平台,实现“数驱动”场景运营体系

  农业银行持续强化“用数”思维,深入践行“数据友好型”系统建设理念,增强场景数据采集能力,沉淀场景数据模型和指标,依托行内外数据的共享、挖掘能力,充分发掘场景数据价值。

  一是支持客户价值分析,依托自主可控技术栈、全栈式大数据技术打造场景数据平台,通过全渠道采集客户数据,构建多维客户画像、用户标签,实现用户分层,为计算客户贡献度、客户潜力分类、外部营销商机等价值指标提供数据支撑。

  二是支持客户精准营销,基于漏斗模型、深度学习、特征工程等技术,实现重点客户分群经营,打造“千人千面”的金融产品,实现统一策略应用、统一资源管理、统一客户触达,为客户提供个性化推送、全场景组合推荐服务。

  三是支持客户联动营销,基于场景业务平台承载丰富场景生态体系,利用“五步闭环法”实现传统经营模式改革,构建全渠道一体化的协同经营模式,实现共享、共建生态的互补、互联、互通,满足不同客群更丰富、更多元的场景金融需求。

三、聚焦重点,树立场景金融新品牌

  场景金融是银行发展的必由之路,也是一条不断探索实践和丰富经验之路。只有找准定位,扬长避短、取长补短,才能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

  农业银行始终坚持金融工作的政治性和人民性,积极融入金融强国建设大局,充分发挥战略、市场和体验的驱动作用,持续释放业务融合和技术融合效能,持续推进场景金融探索与实践,持续打造场景金融服务品牌,在服务乡村振兴、服务科教兴国、服务民生福祉的同时,实现流量价值变现的目标。

  1.战略驱动,搭建乡村振兴新平台

  “三农”是农业银行的天然根据地,服务“三农”县域、服务乡村振兴既是农业银行的业务经营战略,也是政治责任所在。在“三农”县域战略驱动下,农业银行重点推进“三农”县域场景建设,打造业界首个面向乡村振兴的“三农”场景服务平台,为县域和乡村治理、县域金融服务供给提供新方案,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提供新助力。

  在县域及乡村治理领域,农业银行加强内外部资源整合,强化政务场景在县域推广应用,推出“智县”品牌化SaaS服务,实现县域政务治理快速定制,目前已经签约数百家县级政府,有效为县级及以下数字政府建设和乡村治理数字化赋能。

  在“三农”县域金融服务领域,农业银行加强技术融合创新,上线智慧畜牧场景,依托物联网、活体检测、电子围栏等新技术支持活畜抵押融资;基于卫星遥感技术创新建设涉农信贷线上融资场景,解决用户抵押信息数据采集难、融资难的问题,目前产品已在种植业试点,后续还将向渔业养殖领域推广。

  2.市场驱动,探索民生服务新格局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农业银行胸怀“国之大者”,主动扛起国有大行的使命担当,聚焦服务医保、社保信息化改革,推动医保、社保等重点场景建设创新发展,在民生服务领域不断前行。

  一是构建医保社保服务云。搭建医保社保场景业务中台,构建医保、社保移动支付闭环,嵌入就医、购药、出行、景区等服务场景,满足人民群众看病就医、养老照护、出行旅游等多样化民生需求,促进金融和民生服务双向引流赋能。在医保、社保服务场景,联动提供个人养老金全流程服务、个人信贷预授信服务,实现多产品融合服务。

  二是构建开放多元的合作体系。通过“互联网+专线”“软硬件加密加签+开放银行认证授权”等多种技术对接方案,实现与医院、药店等合作机构的安全互联。截至2023年末,农业银行医保码、电子社保卡签发量分别突破6000万个和1亿张,继续保持同业领先地位。

  3.体验驱动,落地科教兴国新服务

  农业银行积极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场景金融“体验为王”的理念,深入探索“智慧校园”重点场景建设,构建覆盖幼小初高以及高职高校全学龄段用户、线上线下一体化、行内行外全渠道的校园场景服务生态,助力教育行业数字化转型。

  一是打造快捷的校园场景服务平台。构建参数化、配置化校园服务场景模板,实现幼小初高和高职高校以及单体学校、教育集团等不同类型客户的差异性适配和快速入驻,有效提升客户满意度。

  二是打造一流的金融支付体验。通过融合农业银行掌银、微信支付、支付宝、银联云闪付等支付渠道以及数字货币支付功能,实现主流支付渠道全面接入;同时依托支付场景的用户身份识别能力,实现校内外用户用餐差异化定价,满足学校个性化管理需求。

  三是建设一站式校园场景生态。以校园垂直领域服务为基础,从单一场景转向多场景协同,依托开放银行实现食堂、出行、党费缴纳等多场景融合服务,打造以校园为核心的一站式生态化场景服务体验。

  四是建设总分协同的研发运营体系。通过建立业技融合的敏捷研发和运营团队,实现对一线客户需求的快速响应和持续迭代,农业银行智慧校园场景服务体验持续提升,教育场景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

  2023年,随着农业银行掌银月活跃用户数量(MAU)突破2亿,掌银校园场景MAU也不断创出新高。未来,农业银行将把校园作为培育下一代优质客户的重点场景,持续做深做透,实现新的发展。


  奋楫扬帆,正当其时。农业银行将在建设金融强国的新征程上不断顺应数字化转型大趋势,持续推进业务融合和技术融合,坚持聚焦重点领域和多元驱动发展,走有农行特色的场景金融建设之路,推动构建有广度、有深度、有速度、有温度的场景金融生态体系,为服务乡村振兴、服务实体经济、服务民生福祉提供农业银行场景金融方案。

  原标题:多元融合 链接未来 农业银行场景金融建设探索与实践

 
过刊查询
2022年03月 2022年02月 2022年01月
2021年12月 2021年11月 2021年10月
2021年09月 2021年08月 2021年07月
2021年06月 2021年06月 2021年05月
查看所有过刊
本期精选
《中国金融电脑》2024年第2期目录
证监会科技监管司司长姚前:加快信息安全..
中国邮储银行软件研发中心总经理胡军锋:..
中国农业银行研发中心副总经理彭俊宏:农..
中国银行软件中心副总经理康钧伟:产业数..
交通银行软件开发中心(北京)副总经理郭志..
中信银行软件开发中心副总经理冷炜:普惠..
平安证券首席信息官张朝晖:平安证券分布..
 
企业简介 | 版权声明 | 免责声明 | 频道介绍 | 安全提示 | 法律顾问 | 网上投稿 | 客服电话 | RSS订阅
Copyright © 2005 Fcc.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金融电脑》杂志社版权所有
电话:010-51915111-805 传真:010-51915236,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署)网出证(京)字第337号
京ICP备14024077号-1 京公安网备:11010802025321 技术支持:站多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