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当前位置:首页 > 财经时空 > 高层观点
高层观点
坚持中长期投融资 服务“十二五”——访国家开发银行董事长陈元
来源:  作者:戴磊  日期:2011/2/22

    刚刚过去的2010年是“十一五”的收官之年,也是国家开发银行取得不凡业绩的一年。截至去年12月末,该行资产总额已经突破5万亿元,其中人民币贷款余额35725亿元,外汇贷款余额1413亿美元;累计本息回收率99.77%,连续44个季度保持高位运行;不良贷款率0.68%,连续23个季度控制在1%以内;实现净利润353亿元,同比增长16%。

    回顾过去5年,国开行着力发挥开发性金融与中长期投融资的优势和作用,取得了服务国家宏观经济政策和实现自身发展的双丰收。面对“十二五”,国开行作出了怎样的规划?就上述问题,国家开发银行党委书记、董事长陈元接受了本报记者的专访。

    记者:作为国家中长期投融资的主力银行,国开行“十一五”期间都取得了哪些重大成绩?有哪些值得总结的经验?

    陈元:2010年,我们积极应对国内外经济形势变化,认真贯彻国家宏观经济政策,发挥开发性金融与中长期投融资的优势和作用,一方面致力于基础设施建设、产业调整升级、区域协调发展和保障改善民生,另一方面大力开展“走出去”业务,缓解国内能源资源约束,以经济金融合作服务国家发展和外交大局,为我国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作出新贡献,同时,实现了自身业务的长足发展。

    可以说,2010年为“十一五”画上了圆满句号。回顾整个“十一五”,这是开行发展历程中极不平凡的5年,是开发性金融事业取得新的重大成绩的5年。5年来,我们发挥中长期投融资的优势和作用,为服务国家发展战略作出了重要贡献。从助力国家宏观调控,到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和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从服务科学发展到促进社会和谐,从主动开拓民生基层业务,到全球投棋布子、实现国际合作业务大发展,我们逐渐形成并全面推进“一体两翼”发展战略,日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和金融布局中不可替代的力量。5年来,我们实现业务稳健快速发展,经营业绩和自身实力大幅提升。资产总额增长1.7倍,突破5万亿元,成为全球最大的开发性金融机构,资产质量保持同业领先水平。5年来,我们不断深化各方合作,开发性金融实践取得丰硕成果。我们坚持规划先行,推动开发性金融理念和方法从城市走向乡村、从中国走向世界,在更广阔的平台上发挥重要作用。5年来,我们不断深化改革,努力探索商业化转型路子。成立股份有限公司,建立现代公司治理,搭建“一拖二”组织架构,形成了综合经营、协同发展的新格局。

    5年的成绩来之不易,积累的经验弥足珍贵。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点:第一,坚持把服务国家发展战略与开行发展紧密结合,这是最重要的一点。开行是国家的银行,多年来我们把国家利益放在最重要的位置,积极支持助学贷款、保障性住房、国际合作等领域,在国家整体发展中实现自身发展,实现国家利益、风险防范和股东回报的内在统一。第二,坚持规划先行,服务科学发展。规划先行是实现科学发展的前提,是开行的核心竞争力。第三,坚持有中国特色的开发性金融办行路子。开发性金融能够优化运用政府信用,建设市场,提高社会资源的配置效率,在中国有着长期和广阔的作用空间。第四,坚持中长期投融资定位,走差异化发展道路。中长期业务是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和动力。开行要发挥债券类银行和中长期投融资的专业优势,继续保持在重点领域和重大项目建设上的引领地位。第五,坚持改革创新,不断破解发展难题。这些经验是我们多年探索的成果,是开行的宝贵财富。我们要倍加珍惜,并在实践中不断发展完善。

    记者:您如何看待“十二五”期间的国际国内形势?国开行又面临着怎样的机遇和挑战?

    陈元:“十二五”时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

    首先,从国际经济形势上看,世界经济有望继续恢复增长,但不稳定不确定因素仍然较多。美欧日等发达国家经济复苏进程缓慢,欧洲主权债务危机隐患仍未消除,新的经济增长点短期内难以形成。特别是以美国为主的发达国家实行量化宽松政策,加剧了全球流动性泛滥,推高大宗商品价格,增大了新兴市场国家资产价格泡沫和通货膨胀风险,以及全球经济失衡和金融动荡的系统性风险,更增加了复苏的不确定性。

    从结构看,世界各国都在转变发展方式,新一轮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将引领世界经济走上新的轨道。在这个过程中,制造业继续从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梯度转移,新一轮的产业分工和产业转移为发展中国家加快工业化进程、升级产业结构、实现跨越发展提供了机遇。

    从格局看,国际力量对比加速变化,世界多极化深入发展,新兴市场国家正在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成为世界经济复苏的积极力量,经济实力明显增强,在全球贸易中的地位迅速上升,成为国际投资的热点区域。而中国作为新兴市场国家的代表,日益成为世界经济增长中不可忽视的重要力量。现在世界经济特别是广大亚非拉国家越来越多地呈现出“中国化拉动”的特征,我国开展国际合作的空间正在不断扩大。我们要把握有利时机,为中国可持续发展寻求能源资源保障,为中国产能、技术输出拓展市场,推动形成国际经济新格局。

    从国内形势上看,当前,我国经济长期向好的趋势没有改变,仍处于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十二五”时期将是我国城市化、工业化深入发展的时期。城市化创造需求,工业化创造供给,两者交织并进、良性互动,已经成为拉动中国经济的显著趋势和特征。另外,“十二五”时期也是我国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攻坚时期。未来几年,我国经济驱动力将向消费、出口、投资协调拉动转变,发展模式将向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可持续发展转变,产业发展将向提升制造业、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服务业转变,经济格局将向城乡和区域协调发展转变,对外开放将向“引进来”与“走出去”相协调,进口与出口、吸收外资与对外投资并重转变。这些也将对金融发展带来更大机遇、提出更高要求。

    国内经济在运行态势总体良好的同时,也面临一些矛盾和问题。比如,输入性通胀压力上升,资源环境约束日益突出,增加就业的压力和难度加大,民间投资和内生增长动力仍需强化,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转型升级的任务还很艰巨。这些问题体现在宏观政策上,就是要处理好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调整经济结构和管理好通胀预期的关系。当前货币政策由“适度宽松”转变为“稳健”,这将对银行业调整信贷结构、提升经营管理水平、防范项目潜在风险提出挑战。我们既要正视短期发展中的问题,更要看到经济发展的总体趋势,更好地服务“十二五”经济社会发展的目标和任务。

    从开行自身来看,我们面临着加快发展的历史机遇。这个机遇就是国际金融危机带来的世界经济结构调整,是国内城市化工业化交织并进产生的巨大需求,是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引发的深刻变革。对于开行而言,一是要继续坚持规划先行,二是要加快国际合作业务发展,三是要支持国内城市化、工业化相互促进、共同发展,四是要支持城乡统筹发展,努力把富民惠民落在实处。值得一提的是,开行将继续加大对民生领域业务的工作力度,特别要融资融智推动各地保障性住房建设。开行要想政府所想、急政府所急,既要考虑根本性的解决办法,又要照顾当前需要,促进解决我国住房领域的基本矛盾。

    记者:2011年是“十二五”开局之年,因此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国开行今年的工作重心在哪里?

    陈元:2011年,开行全行上下要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服务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为主线,继续深化开发性金融实践,以规划先行引领业务发展,推进“一体两翼”发展战略,加强综合经营与业务协同,保障资金供应,强化风险防控,提高经营效益,以中长期投融资服务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和促进和谐社会建设。

    具体来说,今年要重点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是贯彻宏观经济政策,把握好信贷支持的方向、重点和节奏。按照稳健货币政策的要求,加强上中下游统筹协调,做好按季分月调控,优先保证在建、续建项目和列入“十二五”规划重大项目的用款需求,确保重点领域、重点项目资金链不断。继续巩固“两基一支”传统业务优势,加大对能源、交通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的支持力度。

    二是服务中国企业“走出去”,推进国际合作业务稳步发展。推动与合作对象国政府及有关部门建立长期规划合作,提高合作的前瞻性和针对性,深化合作共识,发掘合作机会,以金融“走出去”为我国企业“走出去”铺路搭桥,实现合作方互利共赢,共同发展。同时积极开拓新的业务增长点,重点推动跨境基础设施、农业、民生等领域业务和境外人民币贷款。

    三是完善基层金融的机制建设,增强服务社会发展的能力。开行将深入贯彻中央1号文件和农村工作会议精神,重点支持农田水利等薄弱环节和水利基础设施建设。

    此外,还要加强内外部规划衔接,引领全行业务发展;加大资金筹集力度,发挥综合经营优势,提升金融服务水平;稳妥处理发展与风险防控的关系,切实巩固经营业绩;同时提高经营管理水平,保障业务高效平稳运行。

    总之,在实施“十二五”规划的第一年,开行改革发展的任务十分繁重。开行将继续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坚定信心,奋发努力,开拓创新,扎实工作,努力为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作出新贡献,以优异的成绩迎接建党90周年。

 

 
 
企业简介 | 版权声明 | 免责声明 | 频道介绍 | 安全提示 | 法律顾问 | 网上投稿 | 客服电话 | RSS订阅
Copyright © 2005 Fcc.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金融电脑》杂志社版权所有
电话:010-51915111-805 传真:010-51915236,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署)网出证(京)字第337号
京ICP备14024077号-1 京公安网备:11010802025321 技术支持:站多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