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当前位置:首页 > 财经时空 > 金融监管
金融监管
消费贷“便捷”入场 银行需扎紧贷后监管篱笆
来源:金融时报  作者:杨洋  日期:2015/4/2

  虽然金融监管部门明确要求个人消费贷款不得用于股市等非消费领域,但在股市高获利、部分银行贷款用途监管不严的背景下,一些市民开始“铤而走险”。尽管一些业内人士表示,个人消费贷款大规模流入股市的可能性较小。但消费贷款入市现象的存在,对银行贷款用途的审核和贷后监管都提出了更高要求。

  “我炒股的资金是从银行贷来的。”在北京从事IT行业的袁先生日前向记者透露。

  过去一周,股市不断刷新“天量新高”的纪录——沪指一周上涨超过7%,4个交易日连续成交超过1万亿元。那么万亿元资金来自何处?“已有迹象显示,个人消费信贷正成为入市资金来源渠道之一。”某业内人士认为。

  虽然金融监管部门明确要求个人消费贷款不得用于股市等非消费领域,但在股市高获利、部分银行贷款用途监管不严的背景下,一些市民开始“铤而走险”。

  消费贷“便捷”入场

  “非常合适。”在谈及利用消费贷款炒股的原因时,袁先生这样回答,“个人消费贷款为6%的年利率,而炒股一个月的回报率却能达到10%或以上。”

  那么个人消费贷款是如何入市的呢?从袁先生的操作来看,过程并不复杂。他首先从一家股份制银行申请到一笔金额为30万元、期限一年、年利率6%的贷款,其次直接将贷款资金取出投入股市。

  按照金融监管部门的规定,申请个人消费贷款,应以消费发票、交易市场供货单据、商户电子账单、银行卡刷卡单证等消费凭证作为贸易真实性的证明材料。此外,某大行相关负责人介绍说,目前该行非质押的个人消费贷款可以在任何电商网站、POS机刷卡消费,但贷款资金绝对不会打入申请人账户。

  中小银行在这方面的要求相对宽松。记者咨询多家中小银行后发现,如申请一笔30万元的个人消费贷款,银行仅对申请人信用情况、年龄、工作年限或职业身份要求有规定。袁先生也证实,申请过程中,银行仅要求其提供近6个月的工资流水证明。

  银行的推销行为也在一定程度上助推了消费贷款入市。袁先生说,贷款炒股的想法是在银行工作人员推销贷款产品时才产生的。某大行相关部门负责人更表示,进入2月份后,除部分股份制银行外,已先后有多家城商行客户经理上门推销个人消费类的贷款产品,且承诺的贷款金额多在15万到30万元之间,不少员工都已顺利申请到。

  根据监管要求,在银行员工通过实地调查、账户监控、关联人访谈等方式加强贷款检查的同时,银行也应通过制度明示、流程约束等手段,引导、监督员工依法合规经营。

  消费贷迎“盛宴” 需防入歧途

  流入股市的个人消费贷款规模有多大?会否引发风险?

  事实上,个人消费贷款被挪用于股市投资、购买住房、生产经营等非消费领域的情况一直存在。银监会也曾专门下发《关于个人消费贷款领域风险提示的通知》,明确要求加强个人综合消费贷款的风险管理。

  一些业内人士表示,作为监管部门日常监管的重点,个人消费贷款被挪用的情况已明显减少。另外,银行对金额较大、明显与日常消费属性不匹配的个人消费贷款多进行控制,因此个人消费贷款大规模流入股市的可能性较小。

  贷款金额不大也被袁先生视作“风险较小”的主要理由,他说,自己有能力按时偿还银行贷款本息。

  根据央行数据,我国小额消费贷款2008年至2012年年均增长接近40个百分点,目前仍处于高速增长阶段。同时,在居民消费观念转变、利率市场化、互联网金融发展加快等多重因素助推下,个人消费贷款业务更成为银行利润的主要增长点。

  多家银行也将其作为今年业务扩展的重点。中部某银行近日便提出,作为转型的一项重要举措,将稳步发展住房、汽车、旅游等消费金融,促进消费升级。

  而从目前情况来看,各银行均开始加速推出个人消费类贷款产品。个人消费贷款“盛宴期”已来临,经记者粗略统计,相关产品已超过20个,如白领贷、工薪消费贷、金贷宝、现贷派等。对比不难发现,各银行推出的个人消费贷款虽名称有所不同,但存在高度同质化倾向,如申请门槛低、放款时间短等。

  民生银行相关负责人日前就公开表示, “2015年,消费信贷市场面临更加激烈的竞争。”为应对同业竞争挑战,从去年年末开始,一些银行推出个人网上全程自助消费贷款产品,用以吸引客户。

  对此,某银行负责人介绍说,网上个人消费贷款产品不需要提供任何材料,申请、审批、签约、支用等全部环节均可在网上一步完成。不过,这也对贷款用途的审核和贷后监管提出更高要求。

 
 
企业简介 | 版权声明 | 免责声明 | 频道介绍 | 安全提示 | 法律顾问 | 网上投稿 | 客服电话 | RSS订阅
Copyright © 2005 Fcc.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金融电脑》杂志社版权所有
电话:010-51915111-805 传真:010-51915236,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署)网出证(京)字第337号
京ICP备14024077号-1 京公安网备:11010802025321 技术支持:站多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