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当前位置:首页 > 金融信息化 > 热点扫描
热点扫描
周宏仁:三网融合是当代信息革命的一个拐点
来源:  作者:  日期:2009/9/7

    我很高兴有这样一个机会参加今天的峰会。

    “三网融合”在我们国家已经谈论很多年了,早在“九五”计划时期已经讨论过,每一个五年计划差不多都要提到加快“三网融合”的问题。

    目前为止总的来讲,我个人觉得进展还是不大,离我们的期望差得比较远。

    2005年底,哈尔滨IPTV电视有10万用户,杭州与上海则在2万户上下。

    2005年,中国移动与上海文广合作推出GPRS网络支持的DMB手机电视业务,发展用户5000多个;上海联通手机电视的实际用户大约有7000个。

目前的发展情况。


    截止到2009年2月底,我国各省市基本上都开展了“三网融合”业务,其中IPTV业务用户总数达到331.9万户,有线电视网互联网接入业务用户数达到134万户,手机电视业务用户总数达到165.5万户。

    上海80万户居住全国首位,其次是浙江72.5万,江苏34万,发展比较快。

    从目前中国的情况来看,我们已经有3.4亿网民,1.5亿有线电视用户,47600万数字电视用户,目前“三网融合”的用户数还是太少,增加十倍也不算多。

    总的来看进展还是比较缓慢,在一些重大的问题上还需要有新的突破,才能够对我们国家的经济发展和技术进步、产业发展做出一些更大的贡献。


三网融合的重大意义。

    三网融合是几十年来现代信息技术不断发展和创新、不断积累的结果,是展现在人类面前的一种应用前景,在当代信息革命的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的意义。

    一旦三网融合真正实现,会进一步改变我们的工作、学习和生活的方法。有了互联网以后,我们已经感觉到我们的工作、生活、学习的方式已经发生很大变化。实际上“三网融合”还会产生更大的变化,最大的变化是原来你在哪儿都可以听得见,“三网融合”以后进一步发展成为你在哪儿都可以看得见,这是革命性的变化。

    “三网融合”一定会重绘现代信息产业的版图,给信息技术产业、信息内容产业和信息服务产业带来全新的发展。从当代信息革命发展的路子上可以看到,每一次重大的技术转变都会重绘产业的版图,一定有一批企业下去,有一批企业上来。


三网融合的现实意义。

    三网融合对我们国家的意义也是非常重大,经济上会带动6—7千亿元的投资和消费,而且还有可能增加20万个就业岗位。不论从长远来看或者是从短期来看,应对全球金融危机、扩大内需,“三网融合”都是一个很重要的举措。如果三亿网民当中有一亿网民每天点播一个小时的电视节目,如果只花一块钱,就是一个亿,经济效果非常明显。大家都要重视发展“三网融合”,中国也不能错过这个战略机遇。


二、三网融合与技术趋势。

    为什么有“三网融合”呢?是因为人类五种基本信息形态,在过去几十年由于信息革命的结果,逐步得到了数字化和计算机化的处理。刚开始是数字,把十进制用二进制来表示,然后我们解决了文字、语音、图片,走到视频。在同一个电信载体和计算机网络系统当中能够同时解决五种基本信息形态的计算机处理,数字化和计算机化实际上是“三网融合”之所以能够实现的一个最基本的前提。

    谈到“三网融合”大家想的比较多的就是数字电视,其实应该看到数字电视的真正意义在于“数字”两个字上,而不是在“电视”两个字上。

    因为数字化了以后,五种基本的物理形态在原则上是没有差异的,看上去就是0和1。而且对电视节目来讲或者食品节目,只有数字化、计算机化以后才能用计算机来进行存储、处理、剪辑、传播和利用,比模拟方便得多,实际上是一种革命性的转变,这样才可以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特别是计算机技术所提供的最先进的成果。所以,数字电视的重要意义不是在于视频分辨率的高与低,而在于其数字特征。

“    数字电视”的异化。数字电视在三网融合以后、数字化以后实际上发生了异化,一旦“三网融合”真正实现,数字电视只是一个多媒体的终端,甚至在很多情况下看电视已经不是他最主要的目的。所以,很多名字叫数字电视的服务,实际上已经包含了数据、文字、语音、图片、视频的信息服务,而且往往不光是信息服务,还包括商务服务、通信服务等等。

    过去几年,我国各地很多“三网融合”的实践都可以证明这一点,数字电视实际上是往“异化”的方向走。

    技术进步的结果导致人类在认识上的升华,很重要,说起来是一个概念问题,其实对我们认识“三网融合”是一个基本的出发点,因为数字化模糊了电信信号的物理属性。数字、文字、语音、图像、视频等不同的信息类型均可变换为以二进制为基础的数字信号在网络进行处理和传输。

    欧盟在2002年提出了“电子通信网(ECN)”的概念,把卫星网、固定电话网、移动网、电力电缆系统、广播电视网、有线电视网等等,凡是用于信号传输目的,不论传输信号的物理属性如何,均归于“电子通信网”的范畴。这是一个很重要的转变。所以,电子通信网的概念与当代信息革命和技术进步相适应,符合“三网融合”乃至多网融合的大趋势,应该成为今后讨论电信传输的基本概念。


三网融合是当代信息革命的一个“拐点”。

    从产业的角度来讲,它为国民经济提供了新的增长点,也为我们国家从一个信息产业的大国发展成为信息产业强国的一个重要机遇。关于下一代网络,我们国家实际上已经有条件走自己的路子。另外,也是我们国家在信息领域里增强国际竞争力的一个重要机遇。


    从技术发展的角度,认识“三网融合”是技术和产业革命发展的一个转折点,也非常重要。“三网融合”有可能改变很多原有技术发展的轨迹,很值得我们认真思考。

    回顾过去几十年信息技术的发展,可以举出不少在“拐点时期”由于技术判断失误而导致的满盘皆输。

第一个例子,高分辨率电视的发展。

    第一部高分辨率的电视是模拟电视,由日本的松下电视在1974年研制成功。1987年日本国家电视网(NHK)在美国华盛顿进行了第一次模拟式高分辨率电视的演示。

    1989年6月3日,模拟式高分辨率电视第一次在日本播出了1个小时,以后就没有下文。模拟式高分辨率电视的发展可以说以失败而告终。

    模拟式高分辨率电视是以模拟电视发展模式为思路,进行惯性思维的结果。松下做出来的高分辨率电视在美国试播以后,在美国引起很大反响,因为美国人认为电视是美国发明的,彩色电视也是美国发明的,结果高分辨率电视让日本夺得头筹。所以,美国联邦委员会当时就决定要推动美国高分辨率电视的发展,而且在1989年成立了“先进电视服务顾问委员会”。这个顾问委员会把全美的专家聚集在一起,包括七大跟电视生产相关的厂家。经过认真研究以后,他们放弃了发展模拟式高分辨率电视的想法,在1991年提出了“数字式高分辨率电视”的方案。这个方案很快得到美国联邦通信委员会的批准,美国就决定高分辨率电视还是要走数字化的道路。原因在什么地方?1971年第一个微处理器的发明以后,到1980年代末已经将近20年,微处理器和微型计算机已经有了惊人的发展。美国的研究小组已经看到了数字技术、微处理技术是在下一代电视当中必须要走的路。所以,数字电视的提出实际上是摆脱了传统电视发展模式进行创新思维的结果,是抓住了微电子和计算机革命、数字革命所提供的新机遇的结果,这是一个历史教训。


第二个教训,日本第五代计算机的研制。


    1982年,日本政府跟产业界决定联合搞第五代计算机——具有人工智能的计算机,希望能够开辟一个超级计算的新纪元,列出很多目标。但是在1982年,微处理器的发明已经革命性改变了电子计算机的研发模式,由于其功能都集中在微处理器上,芯片的设计变得非常重要,而大规模的生产制造成本可以变得非常低廉。这时计算机研发的重点和难点实际上发生了根本的改变,由整台计算机的设计制造转变为关键的微处理器或CPU的设计和制造。一直到今天可以看到,微处理器和CPU的设计和制造不仅成为现代计算机技术的核心技术,而且也是现代信息技术当中最为核心的技术。

    日本历时10年,花了将近4亿美元的“第五代计算机项目”追逐的目标也失去意义,并且“无疾而终”。“第五代计算机项目\"实际上是在第三代、第四代计算机发展史上进行惯性思维,缺乏创新思维的结果。没有注意到1971年微处理器发展之后的十年,计算机的发展模式已经在酝酿革命性的转变。第四代计算机之后真正起得来的是微机,换句话说是微处理器。

第三个值得我们思考的例子是IBM向服务业的转型。

    我在国内听专家说IBM怎么样好,由一个硬件制造商成功地向服务业的转型。我们要看到IBM从硬件制造商向服务业转型背后有它言不由衷的痛苦。

    IBM于1911年在美国纽约州中南部的一个小镇注册,1924年2月改名为国际商用机器公司。1960年代,IBM是美国八大电脑公司中最大的公司。IBM一直是全世界最大的电脑公司。 1993年1月19日,IBM宣布1992会计年度亏损49.7亿美元,是当时美国历史上从来没有过的最大的公司年度亏损。所以,由于这次损失,IBM的经营活动才发生重大变化,宣布将重点从硬件转向软件和服务,这是没有办法的办法。

    IBM是怎么实现这个转变的呢?2002年,IBM通过收购专业咨询服务公司(Pricewaterhouse Coopers),把这家咨询公司的长处和IBM在计算机方面的长处结合起来,成为一个做企业解决方案的咨询、服务以及软件,以及硬件和高价值的芯片技术公司。IBM实现了向服务业的转型,这样说是对的,但也不是全对。为什么这样?是因为IBM错失了微处理技术和微机发展的机遇,IBM一直是计算机产业的龙头老大,IBM公司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微处理器的发明和IBM对于形势的误判导致了主机时代计算机产业的龙头老大IBM最后不得不退出个人计算机市场。错误的误判在什么地方?因为IBM原来卖的主机至少是几十万美元一台,几百万上千万的都有。可是当时一台微机才卖两千块钱,IBM觉得这种小钱不值得做,看不起微机,看不上微处理器,后来就没有做。英特尔公司从此替代了IBM,成为计算机制造业的龙头老大。不管是微机、超级计算机、超超级计算机还是离不开微处理芯片。这也说明充分把握技术发展大趋势的重要性,以及惯性思维和创新思维是怎么样影响一个企业的成败。如果IBM当初不买Pricewaterhouse Coopers,可能IBM今天就被淘汰了。当时美国有八大电脑公司,我们现在都听不到了,就是因为换代把他们都换掉了。

    所以,我们应该看到“三网融合”并不是简单的现有技术的延伸,不是现在简单的在同一个网络上(凑合地)同时实现或开展语音、数据和视频等多种不同的业务的问题,不是现有技术的简单延伸。其中蕴含着重大的技术变革,也充满了各种创新的机会。如果我们还是按照现有的技术进行惯性思维,后面可能会吃大亏。

    什么是发展“三网融合”的惯性思维?我们又需要什么样的创新思维?值得我们有关的决策部门和产业界认真考虑,那就是要从“三网融合”的本质上去认识它的问题。

    “三网融合”实际上是三大技术基础:第一,数字技术或计算机技术。由于只有数字化才有可能充分利用许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所有成果。换句话讲,与其我们说一台数字电视机,与其叫它电视机,不如叫它计算机,因为它的功能更大程度上是一台计算机,是信息处理的能力。第二,光纤技术。因为只有基于光纤的电子通信网络才能满足“三网融合”不断增长的带宽需求。第三,基于IP。只有基于IP才能充分利用互联网已经取得的技术成就,构造和实现多对多的、极为简便的电子通信网。

    “三网融合”与下一代网络”。包括五点:第一,基于IP。第二,提供语音、数据、视频等多种业务服务。第三,具有QoS保证的能力。第三,实现传输业务与底层传输技术的分离。第五,用户可以自由选择运营商和实现多种电信服务业务对用户的一致性和完整性等等。实际上发展三网融合,包括发展下一代网络的思路要结合起来。


三、推进三网融合的政策。

    实际上三网融合在技术上不应该是一个主要的障碍,而在管理上确实是有很多障碍。世界各国都采取了很多政策,其中有三个比较主要的政策:第一,广义电信的政策。第二,市场开放政策。第三,承载与内容管制分离的政策。

“广义电信”政策。

    要改变传统的、按照信息(业务)物理属性对电信网络进行分类的方法,将各种电信信号的传输管制纳入统一的、综合管制的框架。国际上已经有很多例子。

“市场准入”政策。

    传统电信与有线电视业务市场相互开放,允许双向进入。

“承载与内容管制分离”政策。

    这是一个最重要的政策,把传输网络的管理和网络传输内容的管理要分开,提高管理的专业性和有效性。日本等很多国家也都有很多做法,像美国、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巴西等等,趋势很清楚。“承载与内容管制分离”在中国实践也证明可行。上海模式,上海文广和上海电信合作开展IPTV业务。上海文广主要负责内容集成、管理、播控、用户终端等环节。上海电信主要负责IPTV内容的传输,包括电子节目指南、流媒体缓存、内容流媒体缓存与分发、ITTV认证代理、用户计费、收费等。合作得很好,现在双方共同开发新业务,共同进行市场营销和拓展,没有出现安全问题。哈尔滨模式是网通公司负责IPTV内容传输(包括将上海文广编辑的内容由上海经卫星传送至哈尔滨,再由哈尔滨网通电信网络向用户传送)和后台传输管理系统,满足节目传输和网络监控需求;上海文广集团则不仅负责内容集成、电子节目指南制作与设计、版权管理、用户管理等内容管控环节。哈尔滨网通大楼里专门设立一个播控系统和播出监控室,按照广电总局规定对播出内容进行实时监控,与一般电视节目的播出监控完全相同。所以,播出的稳定性和信息内容的安全性都得到了保证。证明承载与内容管制分离在实践当中是可行的。所以,把承载和内容管制分离是一个大的趋势,它是技术发展的趋势,也是更好地体现管理的趋势。

    专业化和社会分工是从工业化时代就开始形成的技术和产业发展的大趋势。“承载与内容管制分离”实际上也是专业化和社会分工的一种体现。所以,衷心的希望做承载跟做内容的能够团结起来,共谋中国三网融合的发展。其实也不见得做网络就很高贵,或者做内容的就低人一等,实际上将来中国内容产业的发展,一旦“三网融合”走通了以后是一个非常大的产业。全国几亿人每天看一小时的电视节目,收费不要多,只要收一块钱,一天就是几个亿。所以,它完全有可能是几千亿的产业,全国有可能形成几十个大的内容产业集团,专门提供各种各样的内容服务。所以,内容产业这一块实际上还是很有前途的。

 
 
企业简介 | 版权声明 | 免责声明 | 频道介绍 | 安全提示 | 法律顾问 | 网上投稿 | 客服电话 | RSS订阅
Copyright © 2005 Fcc.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金融电脑》杂志社版权所有
电话:010-51915111-805 传真:010-51915236,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署)网出证(京)字第337号
京ICP备14024077号-1 京公安网备:11010802025321 技术支持:站多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