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当前位置:首页 > 科技资讯 > 业界洞察
业界洞察
中国光大银行重磅发布《企业数据资源会计核算实施方案》《商业银行数据要素金融产品与服务研究报告》
来源:光大银行  作者:  日期:2024/1/19

  12月9日,中国光大银行携手中国人民大学共同举办“乘数而上·与光同行”商业银行数据要素研究成果研讨会暨发布会。国家发展改革委价格监测中心主任卢延纯,国家信息中心大数据发展部主任于施洋,中国光大银行党委委员、副行长杨兵兵,中国人民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郑新业发表致辞。会议邀请国家信息中心、国家发展改革委价格监测中心、中国银行业协会、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央财经大学、中国政法大学以及北京、上海、深圳、贵阳等地大数据交易所等政府部门、高校和行业机构的权威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共同探讨数据要素相关问题,并就公共数据的开发利用模式及路径、数据要素流通中的新型商业模式与挑战等热点话题进行讨论,为数据要素市场高质量发展建言献策。

  会上,中国光大银行与中国人民大学联合发布《企业数据资源会计核算实施方案》和《商业银行数据要素金融产品与服务研究报告》两份最新研究成果。研究成果将为深化数据要素市场化改革、促进数据要素自主有序流动提供支持和指导。

  数据资源入表研究是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建设数字中国和完善数据要素市场配置体制机制的重要举措。对数据资源进行有效的管理和利用,离不开对数据资产价值的合理计量。《企业数据资源会计核算实施方案》从政策背景、数据资源入表的意义和社会经济价值出发,深入研究数据资源入表整体目标和工作原则,提出企业数据资源会计核算实施方案,并对实施过程中的确认、计量、报告和披露等环节进行详细分析和论证,研究确定数据资源会计核算与计量的实施方案。最后,从政策和企业的角度提出建议和展望。

  激活数据要素潜能,培育数据要素市场,释放数据要素价值,对于做强做优做大我国数字经济,增强经济发展新动能,构筑国家竞争新优势具有重大战略意义。数据资产的金融化、货币化将大大推动数据要素的价值释放。《商业银行数据要素金融产品与服务研究报告》的探索基于数据要素的金融产品和服务,从数据资产托管、信贷、证券化以及场景金融等方向,探索数据要素金融产品业务的模式以及相关实施要点,推动数据作为新型生产要素发挥乘数作用,促进数据要素和金融服务融合发展。

  卢延纯表示,中国光大银行联合中国人民大学研究企业数据资源会计核算实施方案和商业银行数据要素金融产品与服务,将对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起到积极作用,也为数据要素与资本要素相结合树立了典范。围绕公共数据价格形成,他指出,政府在公共数据价格形成中应该发挥应有作用。公共数据价格形成可以借鉴公共资源政府指导定价的成功实践经验。数据要素价格形成机制的核心是市场在资源配资中起决定性作用,同时更好发挥政府作用。

  于施洋表示,随着数据市场化配置改革的加快推进,数据要素的资产化、价值化已成各方广泛共识。国家信息中心大数据发展部全力支撑国家发展改革委有关司局推进数据基础制度体系建设相关工作,参与多个省市、行业的数据要素市场化落地实践,期待未来与中国光大银行及各界同仁一道,为加快推进我国数据要素市场的发展贡献更多的智慧和力量。

  杨兵兵表示,金融机构是数据要素市场的主要活跃方之一,金融机构在数据领域的创新与探索是自身发展的需要,更是助推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使命担当。本次发布的两份重要成果深入研究数据要素特性,并结合公共数据运营等场景,探索契合数据要素特点的金融产品和服务,为同业及社会各界贡献光大银行的思考和经验,持续推动数据要素市场繁荣发展。

  郑新业表示,数字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将数据视为关键生产要素。人民大学近年成立的交叉科学研究院在数据要素研究领域持续创新,以国家治理大数据与人工智能创新平台为支撑,在全校范围内组建数据要素团队开展与光大银行的深度合作取得重要成果,产生了新知识,培养了新型人才,创造了新模式。此次合作是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人民大学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建构中国自主知识体系的先锋和榜样,人民大学将持续推动构建适应数字时代发展的数据基础设施和学科建设。

  近年来,中国光大银行持续深化数字化转型工作,先后于2021年、2022年发布《商业银行数据资产估值白皮书》《商业银行数据资产会计核算研究报告》《商业银行数据要素市场生态研究报告》三份重要研究成果,积极助力国家数据要素市场建设。结合本次发布的两项研究成果,中国光大银行将在内部启动数据资源入表实践,探索打造基于数据资产的金融产品和服务,与行业伙伴共同推动数据要素在中国经济发展中发挥乘数作用。

 
 
企业简介 | 版权声明 | 免责声明 | 频道介绍 | 安全提示 | 法律顾问 | 网上投稿 | 客服电话 | RSS订阅
Copyright © 2005 Fcc.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金融电脑》杂志社版权所有
电话:010-51915111-805 传真:010-51915236,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署)网出证(京)字第337号
京ICP备14024077号-1 京公安网备:11010802025321 技术支持:站多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