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当前位置:首页 > 科技资讯 > 标准化
标准化
黄仁勋的童心与雄心
来源:  作者:  日期:2009/11/30

    你用QQ吗?”已经到了下午一点,黄仁勋一边吃着从肯德基买来的汉堡,一边问自己的下属。已经46岁的他仍然保持着一颗好奇的心,在听着下属们闲聊的时候他突然冒出来一句:“你刚才说什么来着?品牌,是不是Brand?”当得到肯定的答复之后,他禁不住有点得意洋洋,“你看,我的中文还不错吧。”

  “童言”无忌

  1983年,黄仁勋20岁,还在美国俄勒冈州立大学工程实验室做普通工程师的他就“大言不惭”地对第一位女朋友Lori许诺,自己会在30岁的时候拥有一家自己的公司。不久之后,Lori成了他的妻子。而黄仁勋在自己30岁生日之前的一个多月,与两位志同道合的工程师一起成立了英伟达(NVIDIA),为了兑现自己的诺言,他还有意将第一天上班的日子定在了生日那天。

  1999年,英伟达推出了全球第一个图形处理器(GPU);此后,GPU成为计算机中独立于CPU(中央处理器)的另一个重要的计算单元。第二年,在公司推出第二代GPU的时候,黄仁勋又大胆地提出了自己的“黄氏定律”:英伟达的核心战略就是产品每6个月升级一次,功能翻一番。而在当时业界已经有了另一个更著名的定律,那就是由英特尔公司创始人摩尔创立的“摩尔定律”:芯片上可容纳的晶体管数目每隔18个月增加一倍,性能提升一倍。与“摩尔定律”相比,“黄氏定律”的技术更新速度快了2倍。

  他的“大嘴”又一次得到了验证:此后,英伟达持续不断地推出更高性能的GPU,逐渐击败了众多竞争对手,成为视觉计算领域的NO.1,而黄仁勋也成了硅谷最年轻的亿万富翁。

  如今,英伟达已经成长为一家34亿美元营收、73亿美元市值的“大”公司,而黄仁勋说起话来仍然是口无遮拦,想到什么就说什么,他丝毫不讲究大公司所谓的公关策略,也不怕由此激怒比自己强大很多倍的竞争对手。

  去年4月的英特尔信息技术峰会上,英特尔公司副总裁基辛格宣布英特尔即将推出CPU与GPU相融合的Larrabee架构,并宣称显卡将在两三年内消失。听到这个消息之后,黄仁勋嗤之以鼻,并在不久之后的英伟达分析师大会上发表长时间的演讲,将英特尔的这个计划“定义”为笑话。“即使英特尔能够在2010年将图形计算能力提高10倍,仍然无法与目前英伟达的产品相匹敌。”他信誓旦旦地说道。

  10月28日在北京,面对众多的媒体记者,他仍然是那么的口无禁忌:“我们永远在尝试新的东西,不像我们的竞争对手,永远都是Tick-Tock,Tick-Tock,多么单调乏味!”

  当有记者问到英伟达如何在消费者当中推广公司品牌的时候,他忍不住又放了一炮:“我们的竞争对手把钱都投入到市场宣传中去了,他们把钱塞进大炮里到处发射。我们则是把钱全部投到研发上面,做出与众不同的产品。如果我们能够拿出很伟大的产品,用户就会得到令人喜悦的体验和好处,那么每一个人都会了解我们,欢迎我们。”

  平台扩张

  黄仁勋的言论经常会激怒竞争对手,而他的对手们又是如此的强大。如今的黄仁勋拔剑四顾,那个群雄蜂拥而起的创业时代已经离他而去,缠斗多年的竞争对手如3Dfx、SIS、ATI或退出市场,或被规模更大的公司收购。如今,GPU领域已经只剩下英特尔、AMD和英伟达三大玩家了,而另外两家公司都是规模远大于英伟达的芯片巨头,他们不仅拥有英伟达没有的CPU技术,而且都在布局将CPU和GPU融合在一颗芯片上的技术:英特尔计划在2010年推出Larrabee架构,AMD在收购了另一家重量级的GPU厂商ATI之后也在加紧开发融合芯片。从理论上来说,如果他们的融合架构得以实现,也许未来就不再需要单独的GPU,英伟达的处境也就岌岌可危了。

  对此,黄仁勋却没有丝毫的担心。在竞争对手们刻苦钻研GPU技术的同时,他已经开始进军更为广阔的市场,英伟达的GPU不仅能够用在PC上面,还能够应用于超级计算机、服务器、便携设备、消费电子设备等众多的领域。他的竞争策略就是跳出PC,进军GPU能够发挥威力的所有领域。

  英伟达推出了Tesla GPU,这项技术在高性能计算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例如,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就采用了Tesla GPU用于地震成像的科学计算。在计算方圆740平方公里的叠前时间偏移数据时,与传统的66颗CPU(核心时钟频率3.4GHz)群集相比,24颗Tesla GPU(图形处理器)的处理速度提升了600倍以上。

  同时,通过发布翼扬(ION)GPU等低功耗产品,英伟达也切入了火热的上网本市场。在今年6月的2009台北国际电脑展上,英伟达又推出一款全球最小、最低功耗的电脑单芯片处理器Tegra,进军消费电子和手机市场。8月,Tegra被用在了微软的便携式媒体播放器Zune HD上面。由于能够支持1080p高清晰度的视频播放,这款准备与苹果的iPod Touch一较高下的产品在美国市场上一经推出即大受欢迎,上市不到一周即告脱销。引人注意的是,Tegra是个单芯片产品,内部配置了8个独立的处理器,包括两个相当于CPU的ARM处理器。这也意味着在消费电子领域,英伟达已经不再需要英特尔和AMD的CPU的支持了。

  黄仁勋正在构筑自己的商业帝国。10月28日,他飞赴北京,为中科院、清华大学的CUDA卓越中心授牌,为CUDA大赛的获胜者颁奖。CUDA是英伟达推出的一种通用并行计算架构,它使得软件开发人员能够使用通用的C语言(未来还将支持FORTRAN和C++等高级语言)为GPU编写程序,解决很多复杂的计算问题,而以前这些都是CPU的“领地”。

  英伟达将CUDA免费提供给开发人员使用。如今,已经推出三年的CUDA软件工具包已经被下载了10万次,数以千计的开发人员正在使用CUDA解决从石油天然气勘探、产品设计、医学成像到科学研究等各个方面的问题。9月16日,国内最大的视频服务平台暴风影音发布的第一款视频格式转换软件——暴风转码1.0正式版已经能够支持CUDA计算架构,在安装有英伟达显卡(包括GeForce 8/9/200系列)的PC上,暴风转码的视频转换速率能够提高3~4倍。

  专注制胜

  黄仁勋急剧扩张的GPU版图已经侵入了竞争对手们的领地,并且迫使他们采取非常激烈的反击措施。

  今年,英伟达发布了翼扬(ION)GPU,它能够与英特尔的凌动(Atom)处理器搭配,用在笔记本、上网本等领域。由于“翼扬+凌动”的方案既能够提供更强大的图形处理能力,价格上也有一定的优势,一经推出就受到了华硕、宏碁、联想、微星等PC厂商的热烈欢迎。但是,翼扬仍然举步维艰,因为英特尔很快就改变了政策:一旦它发现PC厂商采购凌动处理器是为了与翼扬搭配,就会降低给PC厂商的优惠折扣,这也使得“翼扬+凌动”的价格优势荡然无存。

  今年,英特尔宣布下一代CPU架构如Nehalem不再给予英伟达技术授权,这将直接打击到英伟达除GPU外的另一块主要业务——芯片组。黄仁勋随后只好无奈地宣布,英伟达不再开发支持英特尔新架构的芯片组。从长远来看,英伟达也许只能放弃芯片组这个为公司的发展做出过重大贡献的产品线。

  没有CPU技术,至少在PC和高性能计算等领域,英伟达仍然可能会受制于人。那么,英伟达会不会进军CPU呢?黄仁勋否认了这种可能:“

我们的策略非常清晰,我再次重申,我们将永远专注于图形和并行计算技术。”

  在他的带领下,过去的16年里英伟达心无旁骛,非常专注。为了保证在图形和并行计算技术上的领先,英伟达在研发领域不惜投入巨资:过去3个财年,英伟达的研发费用占营业收入的比例达到了18%、17%和25%的惊人比例。上一个财年,由于经济危机的影响,英伟达的营收下降了16%,但是研发费用却仍然增长了24%!

  “我们比任何一个厂商在图形计算方面的研发投入都要高出一截。”黄仁勋毫不讳言,英伟达正在构筑在视觉计算领域的绝对领先优势,而这也符合他的性格。“我的个性就是做最少的事情,但是要把它做成世界上最好的。在这一点上,我的个性与公司的策略是完全吻合的。”

  小时候,他的乒乓球打得相当不错。13岁的时候,他第一次参加美国乒乓球锦标赛,结果输得一塌糊涂。回去之后他不停地反思,发现自己输在不专注上面:刚到拉斯维加斯的他被城市的美景所吸引,在比赛前一天晚上仍然在商业街上闲逛。此后,他开始以专注的态度对待乒乓球,结果在两年后获得了美国乒乓球公开赛的双打第三名。

  创业之后的他对于工作也是非常的专注。在他看来,工作(Work)是一个不正确的词,因为他认为自己每天都在玩(Play)。他每天早上6点15分起床,锻炼一个小时之后开始吃早饭,然后去上班,一直工作到晚上才回到家里。陪家人吃完晚饭之后,他会接着工作,直到累得不行了才去睡觉。他很少打高尔夫,也很少跟朋友出去玩,下班后基本上都待在家里,仍然在“玩”。在他的两个孩子上大学之前,他的家到了晚上会是这样的场景:4个人每个人抱着一台笔记本电脑做自己的工作,虽然都在家里,有事通过电子邮件来沟通。他也一直非常“享受”这种生活状态,“我每天就做四件事情:工作、思考、帮助别人、创造新的东西”。

  10年之后,他希望英伟达走向何方?“我希望我们的员工能够像孩子一样去看待这个世界,这样十年后我们还是能够像现在这么有创新,有创意。”说完,他的脸上露出了孩子般的微笑。

 
 
企业简介 | 版权声明 | 免责声明 | 频道介绍 | 安全提示 | 法律顾问 | 网上投稿 | 客服电话 | RSS订阅
Copyright © 2005 Fcc.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金融电脑》杂志社版权所有
电话:010-51915111-805 传真:010-51915236,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署)网出证(京)字第337号
京ICP备14024077号-1 京公安网备:11010802025321 技术支持:站多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