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信银行零售银行部总经理 常戈
随着“大资管”时代的到来,我国资产管理市场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银行理财作为资产管理领域的中坚力量,管理的资产总规模已达25万亿元。为了保障资管市场的健康发展,监管部门不断健全监管制度。目前,银监会拟定的新的理财管理办法已经基本成熟,人民银行也正牵头制定《关于规范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的指导意见》。这些对银行理财业务打破刚性兑付、规范无风险收益率、提高银行资管业务主动管理能力等都将产生深远的影响。
近年来,资管市场中保险资管、公募基金、私募基金、信托公司、券商资管、基金子公司等非银行机构纷纷涉足财富管理市场,在丰富和完善财富管理领域产品谱系的同时,促进了银行理财回归“代客理财”的初衷。在面对多元市场竞争主体的背景下,银行理财积极转型:在资产管理方面,银行理财凭借自身的资产优势、专业的风控管理能力、主动配置和组合管理的理念,通过改变产品设计向标准化、净值型产品转型,不断优化大类资产的审慎配置,强化作为大型资管机构的专业优势;在财富管理方面,银行理财凭借广泛的渠道网络、完善的账户体系,通过直接面向客户提供高质量客户服务和综合金融服务体系,成为财富管理领域客户最具信任度的品牌,为个人投资者提供综合金融服务。总之,银行理财不论在资产管理领域,还是在财富管理领域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不仅如此,银行理财在个人金融业务中也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银行为个人客户提供多样化的金融产品和服务,如理财、基金、保险、贵金属及衍生品等,其中,银行理财产品因其收益相对稳定、期限较为灵活、流动性较强等特点,成为个人客户配置基础资产的不二之选。从投资比例来看,银行理财在个人客户资产中占比最高,接近50%。因此,各家银行均高度关注银行理财业务的发展。
中信银行理财业务经过十多年的发展,形成了品种丰富、期限灵活、形态多样的理财产品体系,包括固定期限类的乐赢期次型和周期型、现金管理类的乐赢天天快车和步步高升、净值型的乐赢稳健净值和成长净值等产品,深受客户的喜爱,成为中信银行个人客户资产配置中最重要、最基础的投资品类。截至2016年末,中信银行个人理财存续规模已经超过6000亿元。《普益标准·银行理财能力排名》(2016年)显示,中信银行理财能力在全国排名第四,风险控制能力在全国排名第五,理财产品丰富性在全国排名第三。
同时,中信银行面对银行理财产品同质化严重的市场情况,找准自身定位,走差异化发展之路:适时推出属地化销售的产品,满足不同区域发展及经营差异化的理财需求;适时推出代发客群、女性客群、老年客群以及结售汇客群等各类专属理财产品,满足不同客群差异化的理财需求;通过客户购买行为分析,对理财产品进行分档设置,以满足不同层级客户的购买需求;针对高资产净值客户适时推出了权益类投资产品,为高净值客户提供更多参与资本市场获取较高收益的机会;针对市场的投资热点,对产品组合进行优选,适时推出挂钩相应标的的结构性理财产品,目前,中信银行已推出挂钩沪深300指数、黄金合约价格的理财产品。可以说,中信银行在银行理财市场上创出了自己的特色。
中信银行还特别关注和重视客户体验,不断进行产品功能和订单管理等方面的创新,以提升客户黏性。2017年3月,中信银行创新推出了银行理财产品线上转让功能。该功能支持理财产品全品类、全时段、全渠道转让,支持理财客户转让时自主定价,支持理财转让金额当日到账,支持理财转让零手续费操作,上线一周即成交400笔,成交金额超8000万元,满足了客户流动性管理需求,受到广泛的好评。中信银行后续还将推出新订单管理系统,把精选的理财产品、活动权益信息,精准推送给手机银行、网上银行等自助渠道的客户。这一管理系统为客户提供了资产配置的灵活设置和资金管理的贴心服务,一定会提升客户满意度,提高中信银行理财业务的竞争力和品牌影响力,形成客户对中信银行理财业务的依赖感和再消费期望值。
这是一个创新和变革的时代,也是一个机遇与挑战并存的时代。在市场化变革的新形势下,商业银行需要不断提升创新能力和战略决策能力,最终形成差异化的竞争能力。中信银行人也会坚定自己的脚步,保持信心和决心,找到适合自己发展的道路,开创中国商业银行的新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