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金融电脑 > 2012年4月
蔡东:电子支付业务现状及发展趋势探析

  

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电子银行部总经理 蔡东

  电子支付是经济社会进入电子化、信息化时代的必然产物,也是支付体系中最活跃、最具发展前景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电子商务服务业先导和重要组成部分的现代电子支付体系已经逐渐成为支持我国宏观经济良性发展、提升社会整体运行效率的战略基础设施,在降低交易成本、提高资金流转效率、带动金融创新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

  一、电子支付的概念、类型和特征

  中国人民银行《电子支付指引( 第一号) 》对电子支付的定义是:单位、个人直接或授权他人通过电子终端发出支付指令,实现货币支付与资金转移的行为。电子支付的类型按电子支付指令发起方式分为网上支付、电话支付、移动支付、销售点终端交易、自动柜员机交易和其他电子支付。

  电子支付改变了支付信息和支付业务的传统处理方式,使支付处理方式从最初的面对面支付发展到现在的远程支付,从手工操作发展到电子化自动处理,从现金、票据等实物支付发展到各类现代化的非现金支付工具。电子支付具有传统支付手段不可比拟的优点,不仅方便快捷、省时省力,而且能够降低交易成本、减少现金流、提高交易透明度,但也存在法律保护度不够广等问题。

  二、工商银行电子支付业务发展现状

  1 .工商银行电子支付产品创新情况

  工商银行为了满足客户日益增长的金融服务需求、积极拓展新领域、新市场,持续推动电子支付产品创新工作。2011年,工商银行共推出数十项面向客户的创新产品,开展多项大型市场营销推广活动,促进了电子支付的快速普及和发展。其中,在同业首家推出基于动态密码最新技术的工银电子密码器,并进一步提高二代U盾安全级别、优化驱动程序,极大提升了电子支付的易用性和安全性;成功投产以iPhone手机银行和iPad网上银行为代表的多项创新产品,有效拓展了电子支付的终端覆盖范围;创新推出工银e支付,满足网银、手机和电话等渠道小额支付的安全性和便捷性要求,同时避免了第三方快捷支付存在的客户信息泄露问题,规范了与第三方支付公司的电子商务业务合作。

  通过深挖客户需求、不断创新产品,工商银行已经形成了丰富齐全的电子支付产品体系,包括电子银行专属支付产品和电子银行渠道支付产品。电子银行专属电子支付产品涵盖付款业务企业财务室、资金归集与下拨、贵宾室、收款业务批量扣企业、收款业务批量扣个人、网银互联、电子收款账单等近20种网银产品,以及B2B、B2C、C2C、B2B信用支付、C2C信用支付、电子商务B2C分期付款等近10种电子商务产品。电子银行渠道支付产品覆盖存款、结算、代理、养老金、投资理财、资金交易等近10类产品。

  总体上看,工商银行电子支付业务保持了健康、快速的发展态势,持续引领着行业发展潮流:网上支付发展迅猛,市场占有率稳居第一;电话支付增势良好,交易规模持续扩大;移动支付不断突破,交易量大幅增长。2011年,工商银行电子支付业务总量超过300亿笔,在全行业务量中占比为70.1%;电子银行交易额超过280万元;个人网银客户突破1亿,在同业中率先建立了亿级的网上银行客户群体; 企业网银、手机银行客户数也实现了迅速增长, 业务规模持续领跑国内市场。

  2. 工商银行开展电子支付业务采取的各项安全控制措施

  电子支付的两大关键词是“快捷”和“安全”,在追求支付产品方便快捷的同时,工商银行采取了各种措施确保交易安全。

  一是先进的技术手段。通过客户身份认证、信息加密传输、交易审计、交易不可重复性控制、客户信息加密存放、严密科学的证书权限控制等多种先进的技术保障电子支付业务安全。

  二是完善的内控制度。形成了由《中国工商银行电子银行业务管理办法》、《中国工商银行电子银行业务操作规程》以及部分单行制度等组成的多角度、多层次制度体系,涵盖了电子银行业务开办和业务管理所需的各项制度规范,以加强电子银行业务的内控合规工作。

  三是严格的业务控制。工商银行对企业网银客户和个人网银客户的电子银行注册、注销、变更等手续, 规定并执行了严格的准入限制;为客户提供U盾、工银电子密码器、电子银行口令卡三种基本身份确认工具, 持有不同身份确认工具的客户拥有不同的交易额度, 客户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使用。

  三、电子支付业务发展中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1 .电子商务快速发展为电子支付提供了新一轮的发展机遇

  “十二五”期间,电子商务成为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分支将是下一阶段信息化建设的重点之一。由工信部牵头、包括国家发改委等九部委联合起草的电子商务“十二五”规划显示,预计到2015年,电子商务交易额将翻两番,在GDP 中贡献率大幅提高,电子商务的应用领域也将进一步拓宽。电子支付行业作为电子商务服务业的先导和核心,加速促进着我国从以前端零售为主的电子商务走向以全面商务协同为核心的电子商业。随着新一轮五年计划的实施,我国电子支付市场将迎来新机遇,迈入第二轮快速增长阶段。

  2 .“云计算”、移动互联网等现代科技正推动电子支付业务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快速发展

  “云计算”正在改写当今世界技术服务格局。未来银行电子支付将从简单的支付结算向以提供服务为核心的模式转型,“社会服务银行化”促使银行不再局限于自身核心业务。银行与第三方的合作、研发将越来越频繁,而“云计算”正是符合上述趋势的产物。大量专业性强、数据量大、实时性要求高的服务(如地图、天气等)都部署在云端,银行可以依据授权轻松获取、灵活应用。“云计算”与电子支付的结合,将促使商业银行向服务更加丰富、应用更加广泛、功能更加强大的方向进化,从而推动电子支付业务发展迈上新台阶。

  另外,随着移动互联网建设不断推进、手机普及率快速提高、智能终端功能日益丰富,移动支付所需的客户、终端、网络、应用等外部环境逐渐完善,移动支付业务即将迎来高速发展的新起点。

  3 .多元化的市场参与者、多系统的使用环境和多重支付标准环境给移动支付业务的推广实施带来了新挑战

  随着人们对移动支付认识的不断提高,各类金融机构、非金融机构积极介入相关领域,跨行业、跨系统的移动支付产业链参与者众多,合作模式呈多元化。第三方支付机构借助移动互联网的发展纷纷开办手机支付业务,市场参与主体不断扩大。

  从终端来看,全球主要的智能手机终端品牌包括苹果、诺基亚、黑莓、HTC、三星、摩托罗拉等,其他种类的手机品牌更是琳琅满目。不同的手机对应不同的操作系统,不仅操作特色各有千秋,支付服务开发部署的形式也各有差异。手机终端多样的特点决定了银行的后台服务必须考虑不同手机的特点,兼容不同的操作系统,这就要求各参与方在相应的产品设计、开发、测试、运维环节给予更大的资源投入, 势必带来研发成本的增加。

  目前,我国移动支付(近场支付)存在以银联为主导的13.56MHz和以中国移动等电信运营商为主导的2.45GHz两种标准。标准的不统一,产业链的上下游企业在选择上形成困惑,也给客户使用带来了不便。同时,由于缺乏统一的商业规则,移动支付各方在合作过程中也存在受理设施进场、受理终端共享等问题。

  4 .电子支付业务管理办法有待进一步完善和加强

  电子支付业务需要银行、第三方支付机构、移动运营商等不同行业机构合作,各机构的风险管理策略有所不同,容易引发客户在某一薄弱环节面临风险。目前在我国电子支付中产生的纠纷日渐增多,亟须从支付业务准入、业务监督管理、责任风险等方面完善相关业务法规和管理办法,明确相关主体的权利、责任和义务,保障用户的合法权益,规范支付业务的发展。

  四、电子支付业务的发展趋势及建议

  综合银行业电子支付业务发展的历史经验、现状和当前的外部环境来看,电子支付未来的发展将围绕“ 移动支付” 、“ 云计算” 、“ 统一视图” 三大重点展开。移动支付是在3G移动互联网持续发展、智能终端快速普及的背景下,电子支付发展的必然趋势,将彻底打破线上线下交易支付的壁垒;“云计算”是电子支付摆脱终端存储、计算能力限制的最佳方法,丰富的数据及强大的运算能力将极大拓展银行金融服务的边界和深度; 而电子支付统一视图则是银行内部渠道整合能力、业务成熟程度的重要体现, 将使得电子支付渠道融合、产品融合、功能融合三者相辅相成,共同推进电子支付业务发展迈上新台阶。顺应发展趋势,把握发展机遇,推动电子支付的进一步快速发展,商业银行可在以下几方面有所作为。

  1 .加快产品创新,推进市场拓展

  创新是电子支付发展的灵魂,也是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体现。越是在激烈的竞争当中,越是要依靠创新激发出强大的发展动力。电子支付的创新要突出四方面内容。一是加快新技术的应用。网络信息技术的创新发展很快,从技术研发面世到应用推广,直至对人们的生活方式和行为模式产生广泛影响,整个过程都十分迅速。要成为电子支付的创新引领者,就必须持续不断地跟踪信息科学技术发展的最新趋势, 加快新技术在电子支付的研发应用。二是积极拓展应用“ 云计算” 的新领域。尝试通过建立“云”服务,完善终端接入设备的自动识别和适配,进一步降低电子支付准入门槛, 提升客户使用体验。三是强化渠道互动,构建电子支付统一视图。推动跨渠道的账户管理和跨渠道的信息共享,提升产品在渠道间的交叉销售和协同服务能力。四是加大商业模式创新。发挥电子支付作为交易载体、产品平台和信息渠道的优势,研发以交易功能为基础,整合内外部资源和流程,融合资金流、信息流等在内的综合性增值服务,让电子支付更深地嵌入到社会经济运行的各个链条和环节当中。

  2 .加强各方合作,统一行业标准

  在开展手机近场支付业务过程中, 产业链参与方众多, 包括银行、移动运营商、第三方支付公司、移动终端生产商等,各自有自身的独特资源与优势,单凭一方的能力难以推动这个市场的整体发展,只有通过产业链各参与方通力合作,整合各环节的优势,才能推动移动支付业务快速、健康发展。同时,建议相关部门尽快明确并统一标准,以便移动支付的参与各方可以进一步明确权责,更加准确地定位发展战略,加大对移动支付业务的投入和推进力度。

  3 .完善法律法规,提高风险控制能力

  一是针对电子支付业务创新发展迅速、业务应用广泛、支付形式多样、业务流程复杂等情况,不断完善电子支付发展的法律法规,对参与其中的各行业机构进行严格管理,通过各种技术和管理创新提高风险控制水平,确保电子支付的健康快速发展。二是规范第三方支付机构的支付业务和服务价格,尽快将各支付机构接入网银互联系统,银行账户与支付机构账户,以及支付机构账户之间的支付业务统一通过网银互联系统办理,并统一按照汇兑业务收费标准向客户收费,避免对正常的市场秩序造成冲击。

 
过刊查询
2022年03月 2022年02月 2022年01月
2021年12月 2021年11月 2021年10月
2021年09月 2021年08月 2021年07月
2021年06月 2021年06月 2021年05月
查看所有过刊
本期精选
《中国金融电脑》2012年4月目录
蔡东:电子支付业务现状及发展趋势探析
手机二维码在移动支付领域的应用与业务价..
光大银行:打造客户体验最好的电子银行
商业银行应建立为客户创造更大价值的电子..
洪正华:开发银行灾备系统建设的思考
 
企业简介 | 版权声明 | 免责声明 | 频道介绍 | 安全提示 | 法律顾问 | 网上投稿 | 客服电话 | RSS订阅
Copyright © 2005 Fcc.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金融电脑》杂志社版权所有
电话:010-51915111-805 传真:010-51915236,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署)网出证(京)字第337号
京ICP备14024077号-1 京公安网备:11010802025321 技术支持:站多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