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金融电脑 > 2024年8月
中国工商银行数据中心总经理刘方洲:守正创新,推进算力基础设施高质量发展

中国工商银行数据中心总经理 刘方洲

  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持续向纵深发展,算力成为数字经济时代的核心生产力,渗透到社会的各行各业,持续赋能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国人民银行等六部门联合印发的《算力基础设施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明确提出要稳步提升算力综合供给能力,全面推动算力绿色安全发展。算力基础设施作为支撑金融业数字化转型和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石,对于提升金融服务效率、保障数据安全、促进自主创新等具有重要意义。工商银行深入贯彻落实中央金融工作会议精神,坚守金融工作的政治性、人民性,积极做好“五篇大文章”,为建设金融强国、走好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贡献力量。工商银行数据中心在总行党委统一领导下,牢牢把握新时期任务要求,以服务实体经济和人民群众为目标,做深做精算力基础设施,为数字经济发展提供基础支撑,增强全行高质量发展新动能。

一、推进算力基础设施高质量发展,必须始终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必须坚持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良性互动,以高质量发展促进高水平安全,以高水平安全保障高质量发展,发展和安全要动态平衡、相得益彰。工商银行数据中心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深化算力基础设施建设与应用,配套建设安全保障能力,以高水平安全助推高质量发展。

  云计算平台是算力基础设施中承上启下的关键核心平台,是商业银行数字化转型的重要基础支撑。工商银行深耕云计算领域十余年,以金融云平台为关键载体,为全行数字化转型打造了坚实的算力基础底座。工商银行金融云平台集基础设施云(IaaS)、应用平台云(PaaS)和金融生态云(SaaS)于一体,实现了超大规模资源池化管理和秒级弹性伸缩,总体入云规模20多万个节点,整体入云率约95%;构建了自动化、可视化、智能化的运维体系以及多层次安全和高可用保障体系,有效支撑全行高并发、大容量业务的开展。工商银行金融云建设项目获得中国人民银行“2018年度银行科技发展奖一等奖”,并荣获《亚洲银行家》“国际最佳云计算项目”奖项。此外,工商银行在云计算领域累计申报国家发明专利300多项,提出行业标准提案10余项,提供一揽子银行信息系统转型的解决方案及产品服务,得到了各界广泛认可。工商银行依托先进的金融云平台打造了基于“云计算+分布式”的新一代IT架构体系,实现超大规模资源池集约化管理,支撑高并发业务场景服务,助力互联网新业态发展,并取得一系列突破性成果:构建包含业务基础服务、核心账户体系、重点产品服务等要素的开放平台核心银行系统,稳步承接借记卡、收单、信用卡发卡等主机下移的关键业务;实现同业中业务量和数据量最大的账务处理系统在开放平台环境下的成功运行,实现全量账户从开销户、消费到账务余额处理等完整的账户类业务处理功能在开放平台全闭环处理,充分检验了金融云平台的稳定性和健壮性;创新应用云原生容器技术弹性扩缩优势,实现业务容量秒级扩容,为快捷支付等高频交易场景提供了高可靠的弹性支撑,有效保障了自2016年以来的纪念币预约、春节抢/发红包等高峰期业务的开展,稳定支撑了“双十一”等活动的高频交易,为客户提供了优质服务体验。

  同时,为护航金融云平台稳健运转,工商银行同步提升风险预见能力、应对能力和处置能力,通过分解当前监控、应急等运维场景,实现了平台建设、监控应急、安全管控等多个工作领域从组织架构到工具链的全面变革;推进集中监控自主可控新架构优化,实现运维动态地图与集中监控等第三方告警挂接,扩展故障定界系统告警来源并支持复盘功能,在跨专业监控分析和报警信息压降、应急组织/决策辅助、高危操作预警等方面提供了快速有效的响应服务;通过将算力基础设施纳入一体化安全管理框架,提升安全风险态势感知能力,构建了从前端到后台、从边界到内部、从基础设施到应用系统的全集团立体式安全防护体系。

二、推进算力基础设施高质量发展,必须科学把握守正和创新的辩证关系

  守正创新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立场观点方法。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守正才能不迷失方向、不犯颠覆性错误,创新才能把握时代、引领时代。推进金融高质量发展,必须坚持“变”与“不变”、继承与发展、原则性与创造性的辩证统一。

  守正就是要坚守初心、回归本源。智能算力作为数字经济时代的新质生产力,在赋能行业数字化转型升级方面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为支撑“数字工行”战略实施、满足业务长期发展需要,工商银行明确提出持续夯实“数字化基础支撑”,提升数字基建安全保障能力,对标“双碳”战略目标,制定满足未来业务长远发展需求的“多中心多活”数据中心新布局规划。新布局规划通过优化算力布局和信息系统部署架构,按照“合理规划布局、先进技术创新、安全稳定可靠、高效灵活扩展、绿色低碳节能、智慧一体运营”的总体目标,推动数据中心总体布局由“两地三中心”向“两地四中心”架构演进,以满足未来人工智能、金融数据交易、数据资产保护等更加高标准、多元化的发展和安全要求。

  创新,就是要识变应变、主动求变;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科技创新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关键要素,新质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产业创新,特别是以前瞻性技术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工商银行紧跟业界发展趋势,深入开展大模型技术应用落地实践,建成大规模分布式AI算力集群,可支撑千亿级大模型以上的集群规模。集群建设融合了节点高速互联、算网协同调度等关键技术创新应用,实现AI模型训练效率和算力资源利用率显著提升,助力智慧金融业务创新发展。工商银行重点聚焦远程银行、基层网点等大基数员工群体共性需求,持续加强新技术面向全业务流程的综合化运用,形成端到端的业务智能化解决方案,全方位提升银行服务质效。围绕远程银行中心数千人的客服团队,覆盖业务事前运营、事中辅助、事后质检各个环节,重新定义该群体的作业生产模式,基于大模型能力赋能全流程业务场景,推动座席工作效率的全面升级;赋能全行网点员工,打造网点员工智能助手,智能化生成便于员工理解的操作流程和术语解释,提升业务处理效率与服务质量。在基础技术创新方面,工商银行数据中心推动算力基础设施高效协同,创新性运用RoCE高性能网络替代传统集中式存储网络,开展端网协同、远距拥塞控制、广域网压缩等三项关键技术的创新应用,攻克了RoCE网络跨园区长距离部署存在技术限制的难题,支持存储系统同城高可用部署,解决存量设备再利用问题。

  在推进自身建设的同时,工商银行积极推动创新成果输出和行业生态建设,为金融同业关键信息系统基础技术创新提供参考:目前已公开算力基础领域的发明专利25项,获得授权8项;加入金融科技产业联盟、开放数据中心委员会等组织,参与主编并发布3项技术标准,为行业相关新技术创新应用提供指引;与行业头部企业合作,推动多家软硬件厂商与RoCE高性能网络适配兼容,推动行业生态建设和技术演进。

三、推进算力基础设施高质量发展,必须践行绿色低碳可持续的发展理念

  新质生产力是一种以创新为主导的先进生产力,它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的特征。在“双碳”战略下,绿色低碳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必然要求,也是算力基础设施建设的必然要求。工商银行在数据中心建设与运营中始终秉承功能与节能、环保与效率、便利与安全协调统一的理念,将绿色环保落实在数据中心的全生命周期进行管理。

  一是加强顶层设计和绿色管理。在规划设计阶段,坚持创新驱动,在机架布局、制冷散热系统、IT设备、供配电系统等方面充分应用绿色技术,对不同机房环境系统采用不同的设计方案;在施工建设阶段,坚持高标高效理念,参照国家A级机房标准,优先选用节能、节水、低碳产品,广泛应用UPS模块休眠、自然冷却、智能照明等节能技术与产品;在运营管理阶段,坚持精益求精,建立全方位的机房环境监控体系,每年制定并评估年度电能使用效率(PUE)压降指标,不断提升节能运维与管理水平。2020年,工商银行数据中心嘉定园区被评为“国家绿色数据中心”,体现了国家相关部门及专业评审机构对工商银行绿色数据中心建设及运营成果的充分认可。

  二是强化先进绿色技术应用。工商银行加大创新研发力度,提升绿色发展水平,引入液冷服务器,对CPU、内存、算力卡等服务器发热元件采用冷板覆盖方法,通过水循环对服务器进行散热。与传统风冷服务器系统相比,机房整体能耗降低,可以部署的液冷服务器数量比传统服务器多了4成,单机柜部署密度也增加了4成以上。工商银行建设实验环境机房,结合国际主流技术路线,从节能、智能运维、部署周期、场景应用和算力研究五个维度进行深化设计,能效水平达到金融业数据中心领先水平;探索绿色预制化技术的潜力,为后续数据中心建设所需的新技术应用奠定基础。

  新时期新征程,工商银行数据中心将继续把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作为重大政治任务抓紧落实,牢记高质量发展是新时代的硬道理,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将算力基础设施打造成为数字化转型新引擎,释放金融高质量发展澎湃不息的数字动能,以高质量算力供给服务经济高质量发展和金融强国建设,在服务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继续贡献工行力量。

 
过刊查询
2022年03月 2022年02月 2022年01月
2021年12月 2021年11月 2021年10月
2021年09月 2021年08月 2021年07月
2021年06月 2021年06月 2021年05月
查看所有过刊
本期精选
平安证券首席信息官张朝晖:打造高质量算..
中国工商银行数据中心总经理刘方洲:守正..
中国农业银行数据中心总经理佟梅:打造安..
交通银行数据中心总经理孙磊:算力为本,..
邮储银行运营数据中心副总经理巫建刚:算..
兴业银行数据中心总经理吴上荣:稳固算力..
广发银行数据中心副总经理唐海勇:夯实分..
中国银联信息总中心副总经理张翔:稳固算..
 
企业简介 | 版权声明 | 免责声明 | 频道介绍 | 安全提示 | 法律顾问 | 网上投稿 | 客服电话 | RSS订阅
Copyright © 2005 Fcc.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金融电脑》杂志社版权所有
电话:010-51915111-805 传真:010-51915236,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署)网出证(京)字第337号
京ICP备14024077号-1 京公安网备:11010802025321 技术支持:站多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