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金融电脑 > 2024年8月
兴业银行数据中心总经理吴上荣:稳固算力基石,驱动数据中心稳健前行

兴业银行数据中心总经理吴上荣

  在数字经济的大潮中,算力基础设施如同一座稳固的桥梁,连接着数据与价值,是实现数据高效处理、信息快速流通和技术服务水平提升的基础支撑。算力基础设施建设旨在构建高效、可靠、可扩展的计算能力,以支撑现代信息技术服务和创新应用,是金融业实现数字化转型、提升服务效率与创新能力的关键环节。《算力基础设施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以下简称《行动计划》)的出台推动金融业在算力基础设施建设上迈出坚实的步伐,不仅夯实了数字化转型的基础,更为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兴业银行始终坚定奉行“科技兴行”的战略,把数字化转型视为生死存亡之战,夯实科技基础设施支撑底座,积极落实国家“东数西算”战略,提升“存、算、运”综合供给和灵活保障能力,强化创新赋能基础,提升科技综合效能,为持续高质量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一、政策引领,明确算力基础设施发展方向

  《行动计划》明确了算力基础设施高质量发展的基本原则和量化指标,为金融机构指明了发展方向。兴业银行积极响应政策号召,结合自身发展情况,制定了《兴业银行信息科技发展规划(2021—2025年)》,完善算力基础设施建设。《兴业银行信息科技发展规划(2021—2025年)》提出,全面夯实技术架构及基础设施,构建灵活高效、弹性拓展、安全可靠的技术架构及基础设施,从而实现建设高质量云化绿色数据中心、完善集团云基础设施、建立高效智能化IT营运体系、提升系统高可用性和业务连续性、大力推进应用系统上云等五个方面的目标。与此同时,为积极应对数字化转型带来的基础设施增长要求,兴业银行制定了数字化转型指导意见,提出打造新型数字基础设施,按照“整体规划、分步实施”的策略全面布局绿色数据中心,扩大基础设施规模,优化多中心、多活架构,提高资源弹性,满足数字化转型的数据容量、算力规模、网络传输需求。2022年,兴业银行在算力规模、运载能力、存储总量等方面制定了未来3年的发展目标,明确了基础设施高质量发展方向。

  二、算力基础设施高质量发展的实践与成果

  1.综合考量,规划基础设施整体布局

  近年来,兴业银行积极响应国家一体化大数据中心整体规划战略,高度重视防范金融系统性风险,致力于满足国家监管机构对业务连续性与信息技术创新性的要求。为支撑全行业务的稳健发展和数字化转型,兴业银行精心规划了“三地五中心”的数据中心布局。这一布局不仅覆盖了长三角、东部沿海、西部枢纽等关键区域,还明确了各数据中心的业务定位与容量规划。紧跟国家“东数西算”战略,兴业银行采取了差异化部署策略构建业务系统:对于网络传输时延敏感、直接面客的业务,选择部署在东部沿海城市,确保关键业务的高可用性、高可靠性和高运行效率;同时考虑地区成本优势,将数据加工、离线分析、存储备份以及AI训练等非实时业务部署在西部城市。业务系统差异化部署策略的实施不仅使兴业银行实现了高等级的能效管理,还可充分发挥西部算力集约化优势,提升扩展能力。通过这一系列举措的实施,兴业银行不仅提升了业务连续性和服务质量,还积极响应了国家的区域发展战略,为推动金融行业的数字化转型和高质量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2.云化建设,提升算力综合供给能力

  在数字时代,算力已成为战略性竞争资源。兴业银行聚焦云计算底座建设,致力于规模扩展、性能提升和运维高效,加速构建数字时代的新质生产力优势。

  一是全面拥抱云化,构建多云服务生态。持续推动IT基础设施云化转型,打造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式的多云服务体系。兴业银行在2017年开始建设生产云管理平台,纳管物理服务器、PowerVM资源池、Vmware资源池、存储资源池等基础设施,实现IaaS层IT资源的统一纳管、统一运维、统一运营,提升IT资源服务能力和效率,降低信息系统建设成本和复杂度。生产云管理平台自上线以来,已提供数万台云主机,推动了全行云计算的发展。为进一步提升基础设施资源供给效率,构建CaaS和PaaS资源调度、按需调配及编排等能力,兴业银行正在建设以资源弹性供给、精细化运营管理、分布式架构、高可用为主要能力特征的新云平台。通过新云平台建设,兴业银行将逐步实现从云基础设施到应用软件发布小时级快速交付,打造支撑未来银行的一体化技术底座。

  二是建立以“CPU+GPU”为主的异构算力体系,协同发挥最大计算效力。兴业银行依托云计算和分布式技术,实现了大规模资源池集约化管理,提供了折合数十PFLOPS的通用算力,支撑日均近亿笔核心交易开展及数百个应用系统稳定运行。在智能算力方面,兴业银行遵循“以信息技术创新为主”的原则,基于自主可控GPU服务器建设智能数字底座,已建成占整体算力近50%的智能算力集群,并计划3年内进一步按需扩展至100PFLOPS以上的集群规模,支撑运用AI工程、大模型等实现从训练到业务决策服务的敏捷运营。

  三是构建统一的云上算力运维体系,实现统一调度、统一管理、统一运营,提升云上资源交付效率和资源利用率。兴业银行以标准化为切入点,持续推动算力标准体系建设,加强算力统筹和智能调度,动态实现算力性能与计算要求有效对接、多元算力智能运营与开放共享。

  3.网络体系建设,实现运力高效承载

  通过持续的网络升级与优化,兴业银行构建了高效、安全、智能的网络体系,有效支撑了业务发展与数字化转型。

  在广域网方面,兴业银行以上海、福州、成都三地为中心构建了高带宽、高速转发的环形骨干网,为全集团一级机构提供骨干网业务接入和高速转发服务;根据业务规划目标,划分成生产、办公、大数据三类业务平面,采用多种技术保障流量的智能化监控与调度,近三年网络运载力增长3倍。

  在局域网方面,兴业银行采用软件定义网络(SDN)技术构建了内部网络,根据业务类型设置相应的网络功能区域,按照“最小必须”原则分别执行不同的管理要求和安全标准;将局域网的网络带宽扩容至10G,并计划在未来将其进一步拓展至100G。与此同时,兴业银行在福州、上海两地投产建设了集团云化专用SDN网络区域,向集团提供网络资源共享服务,各分支机构可通过虚拟专用网络(Virtual Private Cloud,VPC)实现逻辑隔离,并可进一步拆分细化网络安全区域。

  在网络运维方面,兴业银行采用动态流量工程、Segment Routing、BGP Flow Spec、Telemetry等技术,实现核心网络智能化监控与调度,提升了业务连续性;通过对网络运维数字化能力的持续建设,实现了全网拓扑可视化、流量调度导航化、运维管理自动化。

  4.存储技术高效应用,提供存力灵活保障

  数字经济的快速发展带动了数据规模爆发式增长,应用多元化、数据巨量化成为业界主流趋势。数据存储作为数据全生命周期的重要一环,是数据使用的基础,也是数据处理、数据挖掘、数据价值等环节实现的前提,具有关键作用。兴业银行以“大容量、高性能”为基础,以“先进介质、高效架构”为支撑,以“开放生态、绿色低碳、安全可靠”为核心,构建可应用于更广泛的关键场景的存储能力。

  一是持续推进全闪数据中心建设。闪存存储器具有高速率、低故障率、低能耗等特征。兴业银行推动集中式存储、分布式存储、备份存储、服务器存储等设备向全闪化演进,为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全场景提供了更高效且安全的存储能力,并降低了使用成本,满足高并发联机业务和大数据分析等海量数据业务的需求,实现全闪存存储占比超过四成。

  二是丰富分布式存储使用场景,提高自动化能力。分布式存储支持与多云、容器的对接,通过文件、对象、大数据等多种标准协议,实现数据共享和数据流动,使其可以服务于分布式数据、大数据、AI等新兴领域。兴业银行加大分布式存储应用力度以满足海量非结构数据存储需求,并基于存储系统的文件、对象、大数据等多协议互通能力,丰富存力应用场景,减少数据搬迁和重复存储次数,提升数据处理能效。

  三是加强容器存储能力建设,以满足容器数据持久化需求。兴业银行基于数据存储的热温冷分级、复制、备份等技术,在多云数据中心之间、不同类型数据存储之间提供多种数据分级流动调度策略,实现数据跨云复制、迁移、备份等,灵活保障存力水平。

  5.绿色低碳,促进可持续发展

  在算力基础设施建设中,兴业银行从科学布局及集约建设、能源高效利用和绿色发展等方面,积极采用绿色节能和智能化管理等技术,降低能耗和碳排放;同步启动东部沿海数据中心绿色低碳改造和西部算力枢纽数据中心建设项目,并按照绿色数据中心评价标准进行建设和运营。

  在科学布局及集约建设方面,兴业银行将西部算力枢纽数据中心选址在国家枢纽节点贵州省贵安新区,并将其作为“东数西算”布局中的西部算力节点,未来其将成为兴业银行主要算力底座。贵安新区年均气温为15.3℃,有利于采用自然冷却方式实现节能降耗。

  在能源高效利用方面,一是采用液冷、磁悬浮相变等先进制冷技术,以及分布式供电、智能小母线等电气节能技术,显著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基于此,东部沿海机房PUE控制在1.3以内,西部算力枢纽机房PUE控制在1.2以内,满足并优于国家相关要求,降低运行用电能耗。二是通过采用光伏发电系统、余热回收等方式,充分利用可再生能源,降低碳排放量。三是应用数字孪生、AI群控等智能化管理技术,提高能源利用管理水平。

  在绿色发展方面,兴业银行采用节水型冷却塔、冷却水排水回收利用等技术,使WUE控制在1.4以内,水资源利用水平满足并优于国家相关要求,降低了运行用水能耗;严格执行绿色采购制度,各类电机、泵、风机、压缩机均采用1级能效产品,达到绿色采购水平。

 三、算力基础设施未来发展趋势

  1.多样化算力架构融合发展

  近年来,随着AI大模型等技术的迅猛发展,业界对芯片的需求远超芯片产能。在当前算力架构中,CPU芯片主要负责通用计算任务、GPU芯片通常用于图形和并行计算任务。随量子比特数量的增长,量子计算算力呈幂指数增长态势,具有巨大的计算潜力。通过CPU、GPU、量子计算三种技术的融合,使其协同工作、优势互补,可以构建更加高效、强大的算力基础设施。多样化算力架构融合计算、融合计算服务化平台的探索和应用不仅将成为算力的前沿探索方向,也将是突破算力瓶颈、提升计算效率、拓展算力基础设施技术的发展路线。

  2.绿色转型:追求低碳高效的算力基础设施

  面对全球气候变化、AI算力爆炸式增长带来日益增加的能源消耗等严峻挑战,构建低碳高效的算力基础设施,实现绿色转型是数据中心未来发展的重要方向。未来,在算力基础设施建设方面,银行将积极探索使用可再生能源,如太阳能、风能等,为数据中心供电,减少碳排放;同时,通过优化硬件设备、提高服务器能效比、采用液冷技术等多措并举,降低能耗,提升能源使用效率。此外,银行还应加强能源管理、能效评估等工作,积极参与碳交易市场,利用金融科技手段监测和管理碳足迹,推动整个产业链向绿色低碳转型,实现可持续发展。

  兴业银行积极构建高效、稳固、灵活、绿色的算力基础设施,前瞻性布局智能算力网络设施,全面提升算力、运力和存力的综合服务能力,实现资源的灵活调配和高效利用,稳固高质量发展基石,确保在数字化时代稳健前行,持续为客户创造价值。

 
过刊查询
2022年03月 2022年02月 2022年01月
2021年12月 2021年11月 2021年10月
2021年09月 2021年08月 2021年07月
2021年06月 2021年06月 2021年05月
查看所有过刊
本期精选
平安证券首席信息官张朝晖:打造高质量算..
中国工商银行数据中心总经理刘方洲:守正..
中国农业银行数据中心总经理佟梅:打造安..
交通银行数据中心总经理孙磊:算力为本,..
邮储银行运营数据中心副总经理巫建刚:算..
兴业银行数据中心总经理吴上荣:稳固算力..
广发银行数据中心副总经理唐海勇:夯实分..
中国银联信息总中心副总经理张翔:稳固算..
 
企业简介 | 版权声明 | 免责声明 | 频道介绍 | 安全提示 | 法律顾问 | 网上投稿 | 客服电话 | RSS订阅
Copyright © 2005 Fcc.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金融电脑》杂志社版权所有
电话:010-51915111-805 传真:010-51915236,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署)网出证(京)字第337号
京ICP备14024077号-1 京公安网备:11010802025321 技术支持:站多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