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金融电脑 > 2024年8月
农业银行研发中心副总经理李书:数智运维构筑金融科技发展新基石

农业银行研发中心副总经理李书

  随着金融科技的迅猛发展和数字化转型的深入推进,银行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农业银行作为国有大型商业银行,肩负着服务实体经济、支持国家发展战略的重要使命,在全面推进集团数字化转型的过程中,遵循“平稳、高效、安全,精准、敏捷、简单”的工作总方针,以数智为驱动,努力开拓运维数字化转型之路,为构筑金融科技发展新基石开展了积极的探索和实践。

  一、数智时代运维工作面临的全新挑战

  一是要求防护更强的安全化运营能力。在金融数字化转型过程中,安全是永远的前提,谈科技必谈安全,谈科技先谈安全。大数据和新技术的应用改变了传统金融的运行方式和风险特征,金融风险防控的技术手段、管理要素较传统业态都发生了较大变化,加之国家全面加强金融监管、完善金融机制,对银行运营能力的安全性要求也随之提高。

  二是需要运行更稳的多样化运营能力。随着云原生技术和分布式微服务架构的广泛应用,农业银行“1251”(一个技术底座、两条跑道、五大能力、一套治理体系)新一代技术体系加速落地,运维系统对象和关联依赖关系日益复杂多变。因此,银行需要更加多样化的运营能力,以有效应对新技术新架构对运维、应急和容灾能力带来的挑战。

  三是需要效能更高的敏捷化运营能力。近年来,为支撑经济高质量发展,金融业务系统的规模和数量迅速增长,系统迭代频率提高,农业银行前瞻规划了“三地六中心”机房建设及一云多芯技术栈,这对运营的敏捷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运营能力需要运用数智化思维,重点提升敏捷性,为金融科技发展注入更多动能。

  二、创新求变,重塑技术运营能力体系

  在党的二十大和中央金融工作会议精神指导下,农业银行严守安全底线,以创新求变,用数字化手段重构组织体系、管理规范、技术平台三位一体的技术运营能力体系,为应用提供面向建设、使用、应急、改进的运维全生命周期的运营服务能力。

  无规矩不成方圆。农业银行打磨出一套SRE长效工作机制,组织系统保障、应用开发和应用保障三方人员按业务领域成立SRE团队。SRE长效工作机制横向统筹行内人力资源和系统资源,用工程化的思想和方法解决问题,有效提升生产运行质量;全方位度量核心应用运维能力建设成果,打造核心应用最佳运维实践,同时鼓励试点团队从解决实际问题出发大胆自主创新,最终成为生产运行体系的有力补充。

  数字转型,标准先行。农业银行在技术创新过程中坚持底线思维,探索出一套具有农行特色的运营成熟度标准,有效度量、精准识别应用运维能力短板。技术运营不再局限于被动地解决单点问题,而是通过平台技控满足运维非功能建设要求,为应用提供套餐式成熟度提升指引,让运维能力建设有章可循,让新技术新应用上线前都能配好智能“驾驶台”。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农业银行按照“统一规划、场景驱动、敏捷迭代”的原则,以平台化思维自主研发具备可扩展性、开放性、共享性和服务化能力的一体化生产运维技术底座,支撑“监—管—控—配”多场景联动,实现全集团运维标准、流程、数据和用户体验的“四统一”。在“平时”,农业银行依托运维工具做好系统的监控、操作和维护工作;在“战时”,听从统一指挥使用运维工具,做到快速处置、快速恢复。

  三、精准施策,逐步落地智能运维场景

  农业银行在积极推进一体化技术运营能力体系(如图1所示)建设的过程中,坚持抓主要矛盾,牵住保障分布式架构下核心应用运行平稳的“牛鼻子”,精准发力、逐个击破,推动实现业务运行态势可视、技术资源可查、运维操作可控,使安全生产保障能力稳步迈上新台阶。

图1 农业银行一体化技术运营能力体系架构

  一是监控入微,业务可观测。农业银行采用实时流计算技术、数据血缘技术,构建数据智能分析引擎,全面采集各专业监控数据,将运维视角从单体应用延伸至具体业务场景,打造横向串联业务和应用、纵向贯通从应用到基础的全景可观测体系,实现复杂场景下的全局智能诊断和根因定位。

  二是操作有度,持续可交付。农业银行通过建设“可配置、低代码、可复用”的运维操作编排能力、标准化的操作组件库,固化运维操作场景,有效降低操作风险,规范操作过程;自主设计并建成云上云下一体化的持续交付流水线,打通研发与运维DevOps工具链,支持应用敏捷、安全、高质量交付,大幅提升研发效能。

  三是应急快联,过程可管控。农业银行基于AIOps引入智能算法挖掘应用潜在风险,并在运维风险各个管控环节落地应用,打造“全链条、穿透式”的智能运维风险管控体系;建设应急工作站,落地启停、回退、切换、流控、故障隔离的应急“五板斧”快处理快恢复能力,智能匹配应急预案联动操作,实现应急操作高效易用、应急过程可管可控。

  四是配置闭环,资源可追溯。农业银行通过建设“业务—平台—设备”的分层树形资源结构模型,为系统保障人员提供全面、准确的IT资产视图;联动运维管理流程,纳管多技术栈分散资源,有效保障数据的准确性和一致性;以监控、操作运维场景为驱动,实现配置数据全闭环管理,为运维工具的稳定服务打下坚实的基础。

  五是运营有道,成效可度量。农业银行积极对标技术运营行业标准,将海量运维信息抽丝剥茧、内化建立行内运维成熟度评估模型。一方面,建立分级分类的评价模型,以目标为导向,拓展运维能力纵深,准确把握运维数字化能力建设情况;另一方面,面向场景输出价值,以数据为驱动,精准识别系统运维能力短板,全面提升系统运维能力。

  六是智能问答,数据可消费。农业银行创新性地将NLP技术与ChatOps理念相结合,建设运维领域首个数字员工。数字员工紧密贴合运维领域用户需求,创新实现基于检索的问答意图识别及知识推荐,以问答的方式提供海量运维知识和运维数据的轻便消费能力,覆盖应急协同、配置检索及运维百科问答等典型运维场景,实现生产运营支持“因数而智、化智为能”。

  四、展望未来,金融科技运营发展进入新纪元

  一是收放结合,探索总分运维联动新模式。农业银行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将在向分行进行能力供给和成果共享上下功夫,以统一的技术运营平台、流程和规范,“收”齐全集团运维管控水平,聚合总分行优势资源,缩小各分行地域之间运维差距;由总行提供一站式、自动化、场景化运维能力,在分行试点落地“监、管、配、控”,联动实现技防技控,差异化赋能分行运维场景建设,为分行业务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二是数智赋能,把握AI应用发展新趋势。2023年底,国家数据局等17部门联合发布了《“数据要素×”三年行动计划(2024—2026年)》,金融科技创新正在从“互联网+”向“AI+”“数据×”加速演进。农业银行以“用数”为主线谋篇布局,在故障诊断、智能预警、运维机器人等领域率先应用实践。数智时代,运维不再局限于保障业务连续性、支撑业务成长,还要为AI的深化应用提供高算力、高效能的运维保障能力。

  当前,农业银行技术运营能力体系建设仍处于探索发展阶段。接下来,农业银行将按照行党委各项科技工作部署,严守安全底线,坚持稳中求进,积极研究并运用技术创新,加快在总分运维场景落地数智能力,筑牢科技发展基石,助力智慧银行建设。

 
过刊查询
2022年03月 2022年02月 2022年01月
2021年12月 2021年11月 2021年10月
2021年09月 2021年08月 2021年07月
2021年06月 2021年06月 2021年05月
查看所有过刊
本期精选
平安证券首席信息官张朝晖:打造高质量算..
中国工商银行数据中心总经理刘方洲:守正..
中国农业银行数据中心总经理佟梅:打造安..
交通银行数据中心总经理孙磊:算力为本,..
邮储银行运营数据中心副总经理巫建刚:算..
兴业银行数据中心总经理吴上荣:稳固算力..
广发银行数据中心副总经理唐海勇:夯实分..
中国银联信息总中心副总经理张翔:稳固算..
 
企业简介 | 版权声明 | 免责声明 | 频道介绍 | 安全提示 | 法律顾问 | 网上投稿 | 客服电话 | RSS订阅
Copyright © 2005 Fcc.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金融电脑》杂志社版权所有
电话:010-51915111-805 传真:010-51915236,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署)网出证(京)字第337号
京ICP备14024077号-1 京公安网备:11010802025321 技术支持:站多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