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信用卡 > 2010年9月
解读银行跨行服务费构成

☐ 崔素芳

事件背景
    近期,很多商业银行提高了ATM 跨行取款手续费标准,从原来的每笔2 元提高到每笔4 元、网上银行转账费高涨10 倍、加收账单打印费等,这让那些经常进行网银转账或跨行取款的客户增加了不小的成本支出。尽管作为企业,商业银行有产品定价的权利,且部分收费标准也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相关机构的许可,但广大用户对银行这种“只公示、不告知”的强迫性提价方式仍然难以接受,再加上以前广受诟病的零钞清点费、小额账户管理费遗留的影响,商业银行一时被推到了舆论的风口浪尖上,媒体也从多个角度对这事件进行了报道和评论。
    据媒体报道,银行方面对此的解释是,此前这些中间业务不收费,是银行当年为了争取发展客户而采取的推广措施,现在在很多存贷款业务受到政策影响、发展不稳定的情况下,银行转向对中间业务收费,也是为了增加经营收入,且这部分利润没有风险。
    在用户看来,中国的银行现在其实仍是垄断性企业,一方面享受着国家制定的存贷款利差,一方面还向用户收取中间业务费用,有点不太合理。
    日前,中国银监会发出通知要求各商业银行进一步规范服务收费行为,并加大力度对各家银行的收费项目进行检查。“零钞清点费”作为其中的违规收费项目之一,目前已被严令叫停。
    国家发改委有关负责人也表示,发改委正在积极协调有关部门,争取尽快出台《商业银行服务价格管理办法》,进一步规范商业银行收费行为,维护广大消费者利益,促进银行业健康发展。
    中央财经大学银行业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表示,近年来,中国银行业中间业务收费不断上涨,逐渐成为一种潮流,引起各方普遍关注。“但费用上涨是否合理,是否经过严格论证才是问题的关键。”郭田勇说:“无论是2 元还是4 元,都不应该只是银行业协商得出的结算价格,而是应该经过相关监管机构进行严密论证,或由第三方机构对收费的适当性做出独立评估。”
    郭田勇认为,银行单方面提高收费,多少有些强制意味。相比之下,国外大银行在中间业务上的定价都有一套方法和模型,以后国内银行在定价上应形成一套有效、合理的产品定价机制。
    根据2003 年国家发改委和中国银监会联合颁布的《商业银行服务价格管理暂行办法》(以下简称《暂行办法》)第十五条规定“商业银行实行市场调节价的服务项目及服务价格,由中国银行业协会通过适当方式公布,接受社会监督。” 据此,除了人民币基本结算类业务( 包括银行汇票、银行承兑汇票、本票、支票、汇兑、委托收款、托收承付) 以及银监委、发改委根据对个人、企事业单位的影响程度以及市场竞争状况确定的商业银行服务项目实行国家指导价之外,其他银行服务项目都实行市场调节价,由商业银行自行决定。
    这就是商业银行制定收费标准的法理依据,虽然该《暂行办法》的公正性现在广被市场质疑,且被认为已与当前的行业发展状况严重脱节。笔者认为,提供产品或服务并收取一定的费用完全是一种正常的企业行为,前提是要在充分的市场经济环境中,并且产品或服务的质量要与所收取的费用相符合。
    在本文中,笔者并不对“此次收费事件”进行是非判断和评论,而是从较为专业的角度来解读一些银行费用的构成与使用去向。
一、跨行取款手续费的收支账
1.ATM 跨行取款手续费分配
    发卡银行向持卡人收取4 元手续费之后,发卡银行须支出3.6 元:其中0.6 元支付给中国银联、3 元支付给受理机具的代理(收单)银行,发卡银行自己留下0.4 元。此前,由于银行免收此项费用或者只收取2 元手续费, 因此每发生一笔跨行取款业务,发卡银行就要“倒贴”给持卡人1.6 元。
根据《中国银联入网机构银行卡跨行交易收益分配办法》规定:“ATM 跨行交易收益分配采用固定代理行手续费和银联网络服务费方式。持卡人在他行ATM 上成功办理取款时,无论同城或异地,发卡银行均按每笔3 元的标准向代理行支付代理手续费,同时按每笔0.6元的标准向银联支付网络服务费。”

2. 自助机具成本构成
1)自助设备投入。银行自助设备一般包含ATM、CDM(自动存款机)和CRS(自动存取款一体机)等,目前这些设备基本上已经实现了国产化,每台成本数万元至十几万元不等(功能越多、价格越高)。
2)现金管理及安全成本。如一家银行分支机构每年雇佣运钞车(武装押运)费用约为30 万元。
3)自助机具设备系统升级改造
① 完善自助设备操作界面。由于利用银行卡犯罪的技术和手段不断升级,如犯罪分子群发短信“我的账号已变,汇款请使用6222XXXX⋯的新账户”,恰巧某人正要给生意伙伴或他人转账汇款,未加思考就将款项转账到这个账户中去了,结果被骗。为此,有银行及时对自助机具进行了升级改造:在自助设备的转账功能中,在转入方账户前增加了收款人姓名核对提示,如果显示的收款人并非真正的收款人,汇款者就可立即终止转账操作、避免资金损失。
②主动提示风险及保护。客户在使用自助机具时偶尔操作失误,有些银行提供的自助机具会进行保护性提示,如请确认周围环境是否安全、请重新输入密码等;如果是存入现金、已将现钞放入进钞口、但输入密码错误,则在清点现金后提示重新输入正确的密码而暂不退回现钞,以防止现钞被抢等意外发生。
③对部分字段进行屏蔽。为防止客户随意丢弃交易凭证带来卡号泄露的风险,银行在自助机具的交易界面对部分字段进行了屏蔽、对纸质凭证部分字段进行了隐去处理,这就需要逐台对自助设备的运行系统进行改造、升级,带来了一定的成本增加。
4)钞票清点、整理。加放在ATM 钱箱中的钞票要求干净、无污渍且一般在8 成新左右,这样在加钞前需要专人整理、挑选,并对存入的钞票做清点和账务处理等。
5)设备运行记录打印。ATM 等自助机具内专用的运行记录,可以将使用者的交易情况如实、完整、全面、逐笔的记录并打印下来,比如: 某张卡片在x 年、x 月、x 日xx 分xx秒进行了查询余额,某张卡片在x 年、x 月、x日xx 分xx 秒修改了密码以及是否修改成功等,某张卡片在x 年、x 月、x 日xx 分XX 秒提取现金3 笔,其中第2 笔未成功等等,并由专人查看交易记录,对未成功、但给客户记账的情况进行账务调整等。该运行记录要保存到主机系统中并在一段时间后存档备查。
6) 自助机具内摄像设备运转及保存。ATM 等自助机具均安装了摄像装置,银行要安排专人处理查看、转录、调阅等事宜。
7)客户交易凭证。持卡人在自助机具完成交易后自动打印的交易记录凭证,需要专用纸并及时补充。
8)商业银行自助机具布放地点的租赁成本。
9)商业银行自助机具管理人员及其他投入。
    过去, 一些ATM 等自助设备投入较少的银行为了维护本行持卡人, 并未收取款行取款手续费,这样每发生一笔跨行取款业务就补贴1.6 元。随着本行持卡人群体的壮大、跨行取款交易的海量式增加,补贴费用逐年上升、服务成本大幅度提高,已成为发卡银行一笔沉重的负担。发卡银行提高跨行取款的手续费, 也是弥补运营费用的一种方法。

二、合理规避跨行取款手续费
    现在,很多ATM 每笔提取现金的最高上限只有2000 元(主要是受ATM 出钞口大小的限制), 在银行提高了自助机具跨行取款手续费后,需要大额取现的客户就要为此多付出相当数额的手续费。对此,很多消费者认为这是银行为了收取手续费而故意为之。实际上,这是因为数量众多的ATM 型号各异、部件陈旧、出钞口过小造成的,并非银行故意。对于持卡人来说,今后可以尽量到发卡行的ATM 上取钱,以规避或者减少取款手续费支出。一般来说,大银行业务开办时间早、网点密集, 布放的ATM 等自助机具也多, 虽然跨行交易要收费, 但持卡人大多数时候都能找到本行的自助机具, 这样就不用承担跨行交易费了。而规模较小的银行网点少, 这些发卡银行的持卡人往往只能选择跨行交易。因此,这些银行为了和大银行竞争市场,多数推出了跨行交易免费的优惠活动。例如:中信银行和光大银行规定,ATM 同城跨行取款每月前两笔免费,从第三笔起收费2 元/ 笔;民生银行每月前三笔免费,从第四笔起收费2 元/ 笔;广发银行每月前三笔免费,但从第四笔起收费4 元/ 笔;华夏银行规定,每卡每日第一笔ATM 同城跨行取款免费,第二笔起收费2 元/ 笔。
    布放ATM 等机具的银行应提高服务水平,在更换新设备或者改造自助机具吐钞口后再提高收费标准,比如将单笔取款上限提高到5000 元甚至1 万元,持卡人可以减少取款次数,从而减少“以次计费”手续费的支出,这样以来,持卡人对发卡银行适当提高收费标准的做法也相对能理解和接受。
    在市场经济日益发达的今天,金融服务与每一个人的生活息息相关,从某种程度上说,国有商业银行的产品和服务除商业性行为外,还应具有社会责任性、公益性。从另一个层面说,银行卡推广和普及的初衷,就是为了减少纸币发行和流通,方便客户使用、提高清算速度、节约管理成本等,特别是信用卡产品,还有助于培养公众的诚信意识,于个人、于社会都是有益的,因此相关各方应该尽量推进而不是遏制信用卡的使用。
    因此,建议中国银联、商业银行等参与各方应当在深化经营、谋求经济效益的同时,也要考虑更多地承担社会责任,并在提高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准上“多做功课”,除正常业务收费之外,多为持卡人提供一些无偿服务,让公众享受到更经济实惠的金融服务,才能真正实现国家鼓励发展银行卡产业的战略目标。

 
过刊查询
2022年03月 2022年02月 2022年01月
2021年12月 2021年11月 2021年10月
2021年09月 2021年08月 2021年07月
2021年06月 2021年05月 2021年04月
查看所有过刊
本期精选
《中国信用卡 生活》2010年9月目录
焦点
银信合作理财何去何从
多彩的主题信用卡
解读银行跨行服务费构成
 
企业简介 | 版权声明 | 免责声明 | 频道介绍 | 安全提示 | 法律顾问 | 网上投稿 | 客服电话 | RSS订阅
Copyright © 2005 Fcc.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金融电脑》杂志社版权所有
电话:010-51915111-805 传真:010-51915236,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署)网出证(京)字第337号
京ICP备14024077号-1 京公安网备:11010802025321 技术支持:站多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