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金融电脑 > 2013年9月
打造新型金融IT运维管理模式——访中国光大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信息科技部副总经理史晨阳

本刊记者 高曙东

  在风险因素日趋增多的情况下,金融机构的信息系统面临越来越多的挑战,例如业务处理批数的稳步提升,互联网金融等新型业态的出现,多样化信息平台和运营改造等。在这些新的挑战之下,包括光大银行在内的各大商业银行日益加紧了 “两地三中心”IT 运维管理体系的建设,希望让“两地三中心”的运维格局真正发挥作用,从而探索符合商业银行自身特点,全面、高效的运维管理体系。经过几年来的积极探索和实践,光大银行构建了基于自身业务发展的“两地三中心”IT 运维管理体系。为了深入探讨光大银行运维管理体系建设的策略及技术特色,本刊记者采访了中国光大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信息科技部副总经理史晨阳。采访中,史晨阳回顾了光大银行IT 运维管理体系建设历程,分析了新形势对光大银行“两地三中心”和IT 运维管理体系建设带来的挑战以及应对策略,并透露了光大银行新一代数据中心规划。

  《 中国金融电脑》:请介绍光大银行“两地三中心”IT运维管理体系建设情况。

  史晨阳:“两地三中心”是金融行业普遍采用的一种灾备物理架构,光大银行在建设过程中采用了“大同城、小异地”的灾备策略。“大同城”意为同城双中心以双活模式构建生产系统,共同担负日常生产任务,一个中心可独立承载全部业务,在避免机房风险的同时,增强了日常生产容量弹性;“小异地”意为在发生地域灾难时,异地数据中心承担保障关键业务持续开展和生产数据安全的责任。

  在灾备技术架构建设的同时,光大银行更注重三中心“一体化”的统一IT 管理标准的建设,包括人员、工具和运维管理等方面,实现整体运维技术能力和管理能力统一配置,避免了某个地点或中心管理偏弱的风险。

  在人员方面,光大银行采用了统一运维管理的组织架构,同城双中心日常运维工作由同一组技术人员负责,异地数据中心技术人员隶属总行相关技术团队,确保技术标准执行的统一化,生产和灾备环境的一致性,系统切换的可靠性。

  灾备工具的选择是灾备体系建设的重要环节,光大银行在灾备体系建设的同时完成了灾备管理和数据备份系统的建设,灾备管理平台负责整体灾备资源的管理和调度,实现生产系统快速、准确、平稳地切换到灾备环境,数据备份系统保障了三中心的数据同步,同时对分行生产数据进行异地备份,确保灾难恢复时数据的可用性。

  在运维管理方面,三中心采用统一的管理标准、流程和技术规范,通过每年两次同城和一次异地整体切换,检验三中心生产接管能力,同时在日常运维中加强变更管理,通过技术手段和实施步骤控制,确保三中心生产环境的一致性。通过多年的灾备技术和管理建设,光大银行灾备体系已初步实现了“随时启用、随时可用、随时能用”的灾备管理目标。

  《中国金融电脑》:光大银行数据中心在支持银行业务发展中发挥了哪些重要作用?

  史晨阳:在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现代社会,信息科技已经成为商业银行业务创新的重要推动力,也是金融企业核心竞争力之一,而数据中心是银行软硬件设施运行的基础环境,直接关系信息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一个现代化的数据中心对银行业务发展起到了如下促进作用。

  (1)可以为业务发展提供强大的支持能力,有效保障业务连续性运营。

  (2)在各类业务尤其是电子银行业务交易量大幅增长的背景下,业务数据的安全得到有效的保障。

  (3)可以为客户提供更加高效、便捷、安全、可靠的金融产品服务。

  (4)数据中心集中化、规范化的管理为信息科技提供了安全稳定的运行环境。

  (5)对支持银行发展的业务数据可进行安全、可靠、正确处理,对数据进行安全的保存。

  另外,随着业务的发展,银行信息系统数量越来越多,IT 投入和运行成本逐年提高,这种简单的增长方式已经不能满足一个企业对IT 投入和使用的要求。现在,管理层更多地关注数据处理的成本,如何经济地进行处理数据,如何使得数据中心的性价比更高,如何更加充分地使用IT 资源支持银行业务的发展,这是数据中心今后发展的要求,也是我们努力探索和研究的课题。

  《中国金融电脑》:随着金融业务的发展和技术的发展,数据中心变得越来越庞大,加上互联网金融的发展,这些新因素对光大银行IT 运维管理体系带来了哪些机遇和挑战?为应对这些挑战,光大银行数据中心采取了哪些措施?

  史晨阳:近年来,一方面业务的快速发展及业务对科技依赖程度的不断提高,使得信息系统安全运营面临更为严峻的挑战;另一方面,随着光大银行手机银行、金融开放平台、微信银行等新型互联网业务系统陆续上线,对银行传统IT 运维管理模式提出新要求。

  在传统的7×24 小时金融IT 运维服务中,夜间以批量处理业务为主,对运维人员技术能力要求相对不高,但随着互联网业务的快速发展,夜间已逐步成为银行重要的业务时间段,对夜间IT 运维人员的数量和技术要求不断提高。光大银行通过“运维大一线”建设,在不大规模增加运维人员数量的前提下,一方面通过自动化工具降低批量工作强度,另一方面通过知识工具开发、应急预案贮备和人员技能培训等手段提升一线人员通用技术技能,有效保障了夜间系统运维水平。

  互联网金融使得IT 运维的责任方从原来的一个金融企业变成了金融企业与互联网服务方多方共同承担。越来越多的金融业务系统依托于互联网第三方系统和网络,在业务流程中第三方企业也占据了重要环节。互联网金融业务由多个主体共同实现安全运营,具有技术架构扁平化等特点,其多出口、多接入的实现方式一方面带来运维压力,另一方面带来了大数据。

  与此同时,互联网金融也带来了更多的技术变化与革新。光大银行网银等互联网业务系统采用了负载均衡等技术,这一架构具有良好的横向扩展能力和容灾能力,有效提升了系统可用性和设备利用率。近年来,光大银行逐步将这种架构推广至图形前端、客服、个贷、信贷等传统金融系统中,有效预防业务突增带来的系统风险。同时,光大银行密切关注云计算技术在金融领域的应用。2012 年,光大银行在国内率先完成了NEXUS 核心网络架构改造,实现总行同城数据中心网络云架构基础。当前,光大银行正在开展开发和生产环境服务器虚拟化工作,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不断将新技术应用到信息化建设中,以提升系统运行的可靠性,提高IT 资源的利用效率,降低生产能耗。

  《中国金融电脑》:光大银行数据中心对于新技术的采用情况如何?如何规划新一代数据中心?

  史晨阳:对于新技术的运用,光大银行数据中心采用了服务器虚拟化、网络虚拟化、存储虚拟化、同城数据中心网络双活架构等新技术,有效支撑了光大银行各项业务的开展。2013 年光大银行在同城双活数据中心多年稳定运行的基础上,完成了同城双中心新一代网络架构升级改造。改造后通过网络扁平化设计和高性能设备部署,有效消除了同城双活大型数据中心网络架构层级复杂及性能瓶颈问题,满足了服务器虚拟化改造以及网卡升级的大量万兆端口接入需求;通过网络设备虚拟化和二层多路径技术大大提升了网络整体的可用性和可管理性,将网络故障对业务的影响从原来基于生成树协议的秒级缩短到毫秒级;更多面向应用和虚拟化的网络创新特性使网络具备了更好的业务适应性和可扩展性。

  对于新一代数据中心的规划,光大银行更多是从数据中心的布局和技术支持的角度考虑。数据中心的规划趋于区域性和多活相结合的方式,基于两地三中心的基本模式。在场所方面,数据中心建筑物的规划相对比较传统,为解决数据中心的能耗、成本增加过快等问题,更多考虑绿色节能、资源整合等因素。在运维新技术方面,对虚拟化技术和云技术正在进行尝试性应用,包括企业全条线的规划需要依靠新技术不断深入和使用,在使用过程中逐渐摸索、逐渐形成一个轮廓更加清晰的新数据中心布局。F

 
过刊查询
2022年03月 2022年02月 2022年01月
2021年12月 2021年11月 2021年10月
2021年09月 2021年08月 2021年07月
2021年06月 2021年06月 2021年05月
查看所有过刊
本期精选
《中国金融电脑》2013年9月目录
陈尚元:数据中心IT运维管理实践与探索
打造新型金融IT运维管理模式——访中国光..
袁俊德:大型银行“两地三中心”运营体系..
张春林:招商银行“双中心运行”管理实践..
 
企业简介 | 版权声明 | 免责声明 | 频道介绍 | 安全提示 | 法律顾问 | 网上投稿 | 客服电话 | RSS订阅
Copyright © 2005 Fcc.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金融电脑》杂志社版权所有
电话:010-51915111-805 传真:010-51915236,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署)网出证(京)字第337号
京ICP备14024077号-1 京公安网备:11010802025321 技术支持:站多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