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金融电脑 > 2020年7月
深耕“三农”市场 探索差异化转型之路

  

  北京农商银行信息科技部总经理 韩继炀

  近年来,在“数字中国”发展蓝图的指引下,金融业开启了数字化转型的征程,而金融科技无疑是数字化进程中的重要载体和支撑。在国家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出“进一步强化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的创新,推动新技术在农村金融领域的应用推广”的背景下,农村金融科技也迎来新的机遇与挑战。农村金融机构作为我国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积极拥抱金融科技,加快金融科技的研究与创新,将科技与金融深度融合,同时, 结合自身优势,主动通过科技发展引领业务转型,探索出一条契合农村金融机构自身特点的差异化科技转型之路。

一、提升服务意识,促进业务发展

  1. 立足“三农”,服务小微,创新服务促发展

  农村金融机构因其扎根于农村,客户中有大量的老年群体、小微企业、农户等长尾客群。针对这些客户, 农村金融机构要在渠道服务上通过技术手段提供与之匹配的个性化体验。

  一是针对中老年客户,在个人手机银行提供专门为老年人设计的切换大字体的功能,并配套展现他们常用的账户查询、定期存款、养老金融产品购买等按钮;在智能机具上增加“刷折”模块,方便查询存折余额、查看交易明细,迎合中老年人的需要。除此之外,还可以针对视力不好或文化程度不高的客户,在自助或者手机上推出语音转账的服务,依靠声纹识别技术代替文本密码,使他们避免记不住密码或操作失误的烦恼。

  二是农村金融机构很多是由过去的信用联社、信用合作社改制而来,对当地“人熟”“地熟”“企业熟”, 更容易掌握小微企业的具体情况,可以充分利用自身优势服务“三农”、小微客户。针对小微企业普遍存在的融资难问题,农村金融机构可以充分利用“本乡本土” 和“地缘人缘”优势,通过数据分析,全面评估小微企业生产经营和信用状况,更加直观地为用户“画像”, 适当简化审批流程,实现资金快速到账。

  2. 增强全渠道服务一体化,促进产品转型

  农村金融机构应从渠道、产品两个方面入手,增强全渠道服务一体化,促进产品转型:

  在渠道转型方面,农村金融机构普遍具有网点多、覆盖面广、客户规模大等特点,发展金融科技要基于现有的良好客户和渠道基础,充分结合线下优势,利用多因子身份认证、5G 技术推动现有渠道向多元化、智能化转型。从以柜面为主、电子渠道为辅的模式,逐渐转向移动端、PC 端、自助端、柜面端四位一体的全渠道服务网络,每个渠道都可以独立提供全功能服务,极大增强了银行服务的广度。服务渠道建设,特别是非柜面渠道,需要强大的网络与身份认证技术作为支撑。现在生物识别、eID 等身份认证技术已应用的非常广泛,能够实现客户自助、交互安全的认证。不远的将来,5G网络的进一步推广应用,将带来更快速、稳定的通信能力。农村金融机构要充分利用技术的进步,增强线上线下渠道一体化的建设工作,为践行普惠金融提供更多手段。

  在产品转型方面,农村金融机构目前具有一定规模的农村客户群体,针对每位客户都可以收集到大量的信息,这些信息背后蕴藏着诸如客户偏好、社会关系、消费习惯等全面的信息资源,已经有了一些数据基础。随着客户需求细化,单一品种的金融产品很难满足不同客户的需求,农村金融机构应以客户需求为根本导向,利用大数据技术将现有客户进行整合、系统分析,区分不同客户群体,考虑城乡客户的需求差异,针对不同客户群体的需要,设计与其他商业银行具有差异性的金融产品,打造具有区域特色、贴合客户需求的创新金融产品, 最终实现精准营销。

二、夯实技术基础,提升科技能力

 1. 做好开发管理模式转型

  农村金融机构科技人员规模有限,普遍采取外包模式建设应用系统,但因时间等压力,科技人员通常只能基于外包商现有的产品,以定制方式来部署实施。随着银行业务拓展,各类应用系统越来越多,不同的开发团队基于不同的技术架构建设,系统之间无法有效整合。科技部门要从被动响应应用交付需求中解脱出来,站在应用开发管理的角度梳理技术架构:

  一是逐步整合渠道开发平台,提高开发组件的复用度,为渠道统一技术标准奠定基础。

  二是研究界面、报表、提示、查询等简单功能的自动化生成工具,可以节省三分之一的开发工作量,既控制开发团队规模,又集中精力解决难点问题。开发模式逐渐向大平台、微服务转型。

 2. 做好应用架构平台化转型

  目前,农村金融机构的绝大多数业务与管理工作都实现了信息化,辅助开展各项经营工作。但运行多年的系统都是以部门工作为主导建立,竖井式架构非常明显, 包括核心银行系统在内的大部分系统都存在着基本功能满足但难以扩展新业务、承载功能过多且定位不清晰、技术实现方式老旧、数据统计功能薄弱、系统间交互不足等问题,因此,业务发展受到一定制约。农村金融机构应从以下两方面做好应用架构平台化转型:

  一方面,未来的IT 架构要将信息系统融合在业务管理体系中,跳出以单一业务为单位构建信息系统的模式,建立平台化思维。通过抽象出不同业务的共性需求, 比如客户信息、用户鉴权、账户、产品等,搭建通用IT 平台,实现通用功能的统一调用、数据的整合。

  另一方面,要加强业务需求管理,深入理解业务部门的“一句话需求”,结合同业先进的业务实践和本行技术架构,形成完善的业务需求书,统一业务与技术目标。同时也要在业务需求分析过程中,推动各部门需求的整合,避免重复建设。这就需要加强需求分析团队的培养,形成一支专业的业务需求编写团队,进一步提高业务需求的整合度与明晰度。

  3. 做好数据应用转型

  目前,“数据”是广大农村金融机构金融科技转型中最明显的短板,也是最具潜力的领域。因此,农村金融机构应注重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是要加强数据的管控,从根本解决问题,做好数据标准强管控及源数据管理。通过自动化手段实现数据标准落地的硬控制,并且要重点改进数据源的质量,明确数据口径,梳理数据之间的“血缘关系”。

  二是做好数据的业务应用,建立需求的快速响应机制。一方面建设敏捷数据服务平台,提升业务部门自主使用数据的能力,改变以前依靠科技人员开发报表的情况,缩短管理报表的开发时间,降低开发成本。另一方面是使用智能挖掘模型工具,能够相对快速地构建数据挖掘模型,更好地满足业务条线数据模型的建设需求。

  三是充分利用第三方数据。农村金融机构体量较小、数据规模有限,自身能拥有与收集到的数据实际上只能算是小数据,更多的需要外部数据支撑,要充分利用自身积累的线上线下数据、银行同业数据以及政府、企业等第三方数据,通过数据整合与分析,不仅能够实现定制金融产品、精准营销,还能够构建风险管理评级模型, 建立风险计量体系,实现对客户信用、利率操作等方面的风险进行量化评价,不断完善风险管理系统。

 4. 做好科技团队转型

  金融科技的创新最需要两类人,一类是熟练掌握新技术的专家型人才,另一类是集技术与业务的理解于一身的复合型人才。传统的银行IT 人员在这两方面都有所欠缺,因此要从两方面加强人才培养:

  一是加强外部引进,通过社会招聘选择一些具备专业技术背景、工作年限较长的专业人才,扩充科技队伍, 提高专业水平。

  二是注重内部培养,将复合型人才建设提升到战略高度,建立“双轨制”的人才融合机制,将技术人员与业务人员互相输送,同时,通过重点项目培养锻炼,逐步形成一支“懂业务、懂技术、懂产品”并具备金融科技创新思维与能力的复合型人才队伍。

  Bank4.0 时代已经到来,区块链、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在金融行业被广泛、深入地应用。农村金融机构要逐渐转向深耕区域,走差异化发展道路, 以应对当前挑战和适应未来发展趋势。将“以客户为中心”与“以科技为支撑”作为差异化发展战略的两翼,以金融科技作为发动机,利用金融科技转变发展思路,利用各种新技术手段拓展客户,积极快速地响应客户需求,不断优化客户体验,让金融数字化惠及“三农”。

 
过刊查询
2022年03月 2022年02月 2022年01月
2021年12月 2021年11月 2021年10月
2021年09月 2021年08月 2021年07月
2021年06月 2021年06月 2021年05月
查看所有过刊
本期精选
《中国金融电脑》2020年第07期目录
深耕“三农”市场 探索差异化转型之路
坚定科技创新自信 勇闯数字化转型之路—..
聚焦地缘化金融服务场景优势 借力金融科..
福建农信差异化科技发展转型探索与实践
重塑金融科技架构体系 践行差异化科技转..
厚积薄发 基于底层平台的互联网金融探索..
深耕区域性客户金融服务需求 推动数字化..
 
企业简介 | 版权声明 | 免责声明 | 频道介绍 | 安全提示 | 法律顾问 | 网上投稿 | 客服电话 | RSS订阅
Copyright © 2005 Fcc.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金融电脑》杂志社版权所有
电话:010-51915111-805 传真:010-51915236,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署)网出证(京)字第337号
京ICP备14024077号-1 京公安网备:11010802025321 技术支持:站多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