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金融电脑 > 2014年9月
移动金融:银行业互联网金融的突破口

  伴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和移动设备的普及、智能化,移动金融服务的应用大范围爆发。据易观智库发布的《中国第三方支付行业业务延展研究报告2014》显示,2013年中国移动支付市场总体交易规模突破13010亿元,同比增长率高达800.3%。艾瑞咨询2014年第一季度数据显示,我国移动支付交易规模达15 328.8亿元,环比增长112.7%。

  面对如此巨大的市场蛋糕,对于已获得支付牌照的250家非金融机构而言,移动支付无疑是其竞争的主要战场。其中腾讯和阿里巴巴两家公司优势明显。支付宝称,其在2013年成为全球最大的移动支付公司,超过1亿用户通过支付宝手机支付完成了超过27.8亿笔、金额超过9000亿元的支付。而随着微信支付功能的上线,腾讯在移动支付市场发展前景也日趋明朗,特别是微信支付基于手机移动端的良好用户体验,让腾讯移动支付业务被业界普遍看好。

  当前,移动支付的基本门槛已经跨越,如客户端的安装便捷性、系统的稳定性、流畅性等已经满足客户需求。用户更多关注于客户端的使用体验以及使用过程中客户服务的体验。在这方面,非金融机构具有明显优势。有调查显示,进行移动支付时使用第三方支付的用户占95%,使用手机银行的用户占60%。

  在互联网金融时代,面对非金融机构的大举入侵,商业银行开始大力发展移动金融服务,将其作为应对挑战的突破口。中国工商银行行长易会满在日前召开的“2014中国银行业发展论坛”中指出,移动金融是互联网金融最核心的革新方向和未来银行主流的服务模式。

  新形势下,面对用户需求和市场环境的不断变化,商业银行如何借助移动终端“时刻在手、永远在线、使用频繁”的独特优势,打造效率高、流程畅、体验好的移动金融服务,以在互联网金融的竞争中占据主动?在日前召开的“2014中国金融发展论坛”上,来自人民银行和各商业银行的嘉宾就银行业发展移动金融的策略、思路等进行了探讨。

推动移动金融创新应用,促进普惠金融发展

  当前,我国银行业正在积极探索开展更便利的普惠金融服务,移动金融因具有便捷性、实时性、私密性、全面性等特点,成为商业银行开展普惠金融的发力点。

中国人民银行党委委员、副行长 李东荣

  中国人民银行党委委员、副行长李东荣指出,发展普惠金融是为了让广大人民群众能够得到平等享受金融服务的机会和途径,是金融业实现党的群众路线的重要体现,而移动金融在促进普惠金融发展中大有可为。移动金融的发展有利于推动国家消费升级,经济转型;有利于加快金融服务融合和创新发展;有利于满足老百姓对普惠金融发展的需求。

  李东荣表示,移动互联网的快速普及为我国发展移动金融奠定了扎实的基础。移动金融是对利用移动互联网开展资金融通活动的总称,包括基于移动互联网所形成的各种金融产品、金融服务等,相对传统的物理网点服务和普通网上服务,移动金融在信息获取、传输、共享的效率和成本等方面具有巨大的优势,成为满足人民群众对安全、便捷金融服务工具需求的新的重要途径。

  李东荣同时介绍了我国基于金融IC卡在公共服务领域进行移动金融创新应用的情况。“2011年3月,中国人民银行印发了《关于推进金融IC卡应用工作的意见》,全面启动了我国银行卡从磁条向芯片的迁移,并结合我国国情提出金融IC卡在公共服务领域应用的工作目标和实施路径,以保障人民群众使用银行卡的安全性和提高其便利性。目前,全国已累计发行金融IC卡8.77亿张,覆盖公交、地铁、医院、学校、餐饮、加油站等多个公共领域,为下一步移动金融发展奠定了基础。我国银行业正在积极探索开展更便利的移动金融服务,我国发展移动金融的特点是以金融IC卡为载体,以充分利用已建成的金融IC卡受理环境、网络等基础设施和各种应用资源。无论是手机银行还是手机信贷等业务,均依赖于金融IC卡的非对称密钥体系。”

  在推动移动金融创新的过程中,李东荣提出应特别关注以下四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始终把信息安全和客户权益保护放在首位,为群众提供更为安全便捷的普惠金融服务。推动符合标准、基于智能安全芯片、线上线下协同发展的移动金融在公共服务、电子商务等领域为人民群众提供安全便捷的普惠金融服务。二是推动移动金融安全可信公共服务平台的互联互通。人民银行将会同各商业银行加快完善移动金融基础设施建设和应用推广,为商业银行、电信运营商、银行卡清算组织、支付机构、电子商务企业等各方搭建起互信互通的桥梁,提供跨行业、跨区域、跨机构的系统互联、信息共享、数据交换、实名认证等公共基础服务,营造移动金融开放共赢、规范发展的良好环境。目前全国性商业银行、三大电信运营商、中国银联等陆续启动接入国家级移动金融安全可信公共服务平台的工作,工商银行、建设银行等十余家机构已在平台上开展了应用试点工作。三是加快发展移动金融业务的检测认证体系。四是加快推进移动金融的创新试点。目前已在成都、合肥等地区开展移动金融创新应用试点工作,探索在移动环境下开展支付、信贷、信息查询和公共事业缴费等符合民生需求的便民服务模式,为移动金融的大规模应用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和示范效应。

布局移动金融,关注客户体验

  在互联网金融时代,移动金融因适应客户时间碎片化现状及客户“便利性”(手机24小时携带)和“安全性”(手机私密性)要求,成为商业银行互联网金融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自2013年以来,移动金融领域的创新产品和服务不断推出。以工商银行为例,近年来从满足客户的金融服务、电子商务以及社会生活需求出发,工商银行陆续推出手机银行、移动商城、移动生活客户端应用等一系列的移动金融服务产品。据中国工商银行信息科技部副总经理谭路远介绍,工商银行推出个人逸贷业务,使用大数据分析理念,预先挖掘潜在的目标客户,在客户消费过程中主动开展营销,邀请客户通过短信回复、手机银行等操作方式及时办理消费贷款,在移动金融时代下实现了消费与信贷业务的快捷及时融合。针对中小企业,工商银行推出小微公司逸贷业务,挖掘收入稳定又存在资金借贷需求的目标商户,提供快速、便捷的信用卡融资服务;通过自定义定制分期的设置,自动为商户将消费转成指定期数的分期贷款;通过商户收单收入资金的分流、自动还款协议的管理,控制商户的贷款、还款风险。

中国工商银行信息科技部副总经理 谭路远

  谭路远表示,移动互联网的不断发展催生了以电子商务、社交娱乐、金融服务等为核心的互联网生态圈的形成,上述各领域的相互渗透和跨界发展为银行相关业务发展带来机遇与挑战。

  中国银行在移动金融领域也进行很多创新实践,中国银行网络金融部助理总经理董俊峰特别谈到了中国银行金融级开放平台建设:“截至目前,中国银行基于该平台开发了1600多个标准化的金融交易接口,可以向内部平台开放,未来还将开放给合作伙伴。中国银行在国内有10000多家网点,除了商业银行还有保险、证券、投行、租赁公司等跨平台、跨机构的合作业务,多种综合类金融服务产品都可以通过开放平台以更低的门槛向广大公众提供服务。今年以来,中国银行在投资理财、网点预约、外币兑换预约、医疗诊疗挂号等领域进行了多方面实践。”

中国银行网络金融部助理总经理 董俊峰

  在谭路远看来,互联网金融时代的客户变得更“挑剔”、更“偷懒”和更爱“吐槽”,客户希望在“碎片时间”,通过“简单”操作,获取金融服务。而在移动金融业务中,由于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以及社交网络、电子商务平台等的影响,客户体验和自主性选择方面的要求越来越高。

  为此,与传统金融业务以安全性为要务的设计理念不同,商业银行在进行移动金融产品创新时,更加注重便捷性,将客户体验作为产品开发和业务推广的“王道”。

  在打造更好的客户体验方面,中国银行的实践经验值得借鉴。董俊峰指出,中国银行积极探索O2O新模式。“线上渠道具有客户流量大、信息充裕、产品展示方式个性化的优势,但也存在缺乏实体产品,缺少面对面人性化服务体验的劣势;线下渠道的优点是“触手可及”,体验真实,交易的时候钱货两清,但渠道单一,交易成本居高不下。中国银行积极探索如何把线下网点优势与线上开放平台、网络金融优势结合起来,进行双向导流,即线上客户导向线下,线下客户导向线上。”董俊峰说,“目前,中国银行开展了‘支付+场景’的应用,在便民缴费、就医挂号、校园缴费通、旅游线路缴费等细分领域尝试了O2O模式。”此外,中国银行还在平衡安全性与便捷性关系方面进行了尝试。“电子银行不同渠道和不同产品的风险承受能力是不一样的,如转账是高风险交易,投资、缴费是低风险交易。针对不同风险程度的交易,中国银行在认证门槛上采取区别对待的方式,规定一些交易是可以免密的,一些交易通过静态密码就可以完成认证,一些交易必须输入手机动态密码才能完成,还有一些交易则必须通过双因子认证。在安全性上,根据安全级别的高低为客户提供定制化服务。”

加强金融风险防范,让移动金融安全落地

  移动互联网为商业银行带来了新的商机,但也对其商业模式、传统业务、风险管理等带来了新挑战。尤其在风险管理方面,商业银行开展移动金融业务,在提升客户体验,提高业务办理便利性的同时,还需进一步加强风险防控。

  谭路远将互联网时代的金融风险分为业务风险和技术风险两大类:“业务风险主要包括,一是信用风险,对于小微企业和零售客户对于快速融资需求,通过手机等方式获取将更加便捷,但在融资金额较小的情况下,传统方式单笔贷款成本过高。二是操作风险,客户交易更加小额、频繁,对欺诈交易的识别难度加大。三是流动性风险,客户随时随地转账、赎回服务等,要求银行确保有足够的资金满足客户提款、转账需要。四是声誉风险,用户评价大于广告,出现问题的时候,银行声誉风险控制困难。技术风险主要指,一是技术安全性风险,手机、平板电脑往往存储了客户大量私密信息,面临信息泄露、病毒侵犯等风险;二是技术选择性风险,移动互联网发展迅猛,为了第一时间夺得商机,一些银行往往外购技术或产品,在系统兼容性、系统可维护性等方面面临风险。”

  不可否认,相对于传统风险,移动金融模式下的风险具有传播速度快且破坏性大、风险交叉传染性强等显著特点。谭路远指出,对商业银行来说,24小时全天候的金融服务和信息化的传输速度使得风险纠正与处理时间大幅缩短,加快了风险扩散的速度,一旦风险点被触发,就会产生“电涌”效应,后果可能是灾难性的。同时,商业银行、移动运营商、电商、第三方支付之间关联更加紧密,某一个机构出现风险或安全漏洞,就会波及其他机构或本机构的其他业务。

  针对移动金融所面临的风险挑战,谭路远提出了打造移动互联网金融风险防控体系的思路。首先是利用大数据完善业务风险管理体系。针对信用风险,建立事前的信用额度管理机制。传统模式下,商业银行在信贷审查与客户授信方面,投入大量人力成本及时间精力,放款周期较长。在移动互联网金融的普惠模式下,贷款笔数多,单笔金额小,资金需求较快。传统的模式已经无法适应新的要求。商业银行应广泛利用既有客户信息及大数据技术,将授信过程前移实现预授信。资质审查依赖于对客户的信用状况、经营能力、收入水平等的综合分析。商业银行需要建立信息收集与分析的新模式。目前工商银行基于客户的结算信息,已经在贷后管理领域进行了应用,后续拟进一步研究将其应用于授信审批等业务环节的可行性。

  针对操作风险,应加强二道防线风险防控。在移动互联网金融模式下,犯罪分子作案不再受到时间、空间的限制。同时,在“体验为王”、“产品创新加快”的时代背景下,商业银行需要寻找风险防控的出路。目前,工商银行基于风险监控平台,通过对客户的信用额度、交易频度、交易时间间隔等特征变量进行分析,研究银行卡和电子银行交易欺诈案例特征,构建客户交易特征行为档案。后续将利用神经网络模型和极端偏离值模型,提升反欺诈的识别能力,实时识别并堵截信用卡盗刷、网银转账、手机银行转账和B2C支付等业务的风险交易。

  针对流动性风险,建立完善统一的流动性风险管理体系。移动互联网金融模式下,货币市场基金等理财业务发展迅速,个人客户存款对价格敏感性更高,操作也更加便捷。商业银行、基金公司的资金显得越发不稳定,流动性风险日益凸显。为此,商业银行需要构建一套更加完善的流动性风险管理体系。

  针对声誉风险,应及时捕获舆情信息,启动应急预案。在移动互联网的背景下,信息通过网络的传递更加迅速,与传统模式相比,呈现出即时性、扩散性、互动性等特点。目前工商银行已将文本挖掘技术应用于产品关注度及口碑分析、活动事件监测、危机事件跟踪分析等领域。

  在技术风险防范方面,谭路远建议,银行应在网络环境、移动终端和客户端构建安全防控架构;银行信息化建设应走自主可控道路,以实现自主设计和自主研发为主导思想,重点关注体系架构的整体把控,通过产品与程序的异构组合作为实现路径。FCC/李庆莉

 
过刊查询
2022年03月 2022年02月 2022年01月
2021年12月 2021年11月 2021年10月
2021年09月 2021年08月 2021年07月
2021年06月 2021年06月 2021年05月
查看所有过刊
本期精选
《中国金融电脑》2014年9月目录
热议银证保金融生态圈建设——互联网金融..
移动金融:银行业互联网金融的突破口
马德辉:互联网金融下的移动金融服务前瞻..
陈树军:拥抱移动金融,把握移动未来
方琦:用互联网思维实现商业银行移动金融..
 
企业简介 | 版权声明 | 免责声明 | 频道介绍 | 安全提示 | 法律顾问 | 网上投稿 | 客服电话 | RSS订阅
Copyright © 2005 Fcc.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金融电脑》杂志社版权所有
电话:010-51915111-805 传真:010-51915236,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署)网出证(京)字第337号
京ICP备14024077号-1 京公安网备:11010802025321 技术支持:站多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