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中国工商银行软件开发中心北京产品赋能团队
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明确提出做好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五篇大文章。将“绿色金融”作为金融强国建设的“五篇大文章”之一,是金融高质量发展的重点方向。工商银行通过支持绿色低碳和可持续发展项目,以“数字化用户运营新流程(STCDAF)”方法论为指导,坚持“以用户为中心”的运营思路,通过数字化运营能力实现金融产品绿色创新,建设“数绿融合”——绿色低碳与数字化融合矩阵,引导用户践行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推动“双碳”目标达成,厚植金融高质量发展的绿色底色。
一、构筑“数绿融合”服务能力
工商银行积极贯彻绿色新发展理念,推进绿色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在手机银行建设“碳空间”:在取得用户授权后,用户的低碳行为被核算成碳减排数据,进而转化为碳能量;碳能量可兑换优惠券等权益,当用户线上使用权益时又累积新的碳能量,实现碳能量从获取到消费的良性循环。目前,碳能量已经支持在金融、生活、政务三大类场景中的转账汇款、生活缴费、线上取号等12个低碳行为中积累,支持兑换微信立减金、支付宝优惠券、数字藏品、数字人民币和丰巢智能柜使用券等5种权益。目前,已有超过1.5亿低碳行动者,累计减少碳排放量超过94.7万吨。
工商银行在推进“双碳”工作落地和建设低碳社会的同时,基于个人碳账户形成对用户生活场景的有效支撑,捕捉用户金融服务需求,驱动渠道端生态场景建设。此外,渠道场景也可为用户提供多样化的绿色金融业务,规划绿色生活轨迹,形成有益循环。
二、创新“数绿融合”文旅场景
“尔滨冰雪”“西安城墙”“进淄赶烤”等文旅热点火爆全网后,依然保持着活力。工商银行依托数字化手段,通过组合手机银行碳空间、数字藏品及基于位置服务(LB
S)等多项功能创新搭建“低碳中国行”联动营销场景,方便用户通过手机银行LBS识别能力完成景点打卡,永久留下“我的山河足迹”。同时,手机银行借助端外碳采集触点能力,方便用户实时获得打卡碳能量,兑换微信立减金或者数字藏品。立减金带动用户在景区合作商户的消费,通过B、C端联动激活文旅经济;用户指尖轻触,兑换非遗数字藏品,千年技艺便可跃然眼前;数字藏品又可兑换景区门票,将数字资产权益化,实现链式营销。工商银行“数绿融合”运营范式的应用逻辑如图1所示。
三、推广“数绿融合”运营范式
以碳空间能力为核心,“数绿融合”运营范式在多场景生态中体系化、规模化地高效运转,变用户被动参与为主动融合,推动其消费习惯改变,助力绿色消费、数字消费等新兴消费发展,提升实体经济服务质效。“数绿融合”运营方案涵盖定制文旅路线、活动打卡、积分兑换等多项权益,可快速推广到更多场景中,如面向大学新生的校园打卡、面向健跑人群的周期性跑圈打卡等,进一步提升用户获得感和满足感;融合智能圈客能力和渠道运营能力,将分散化的场景活动能力沉淀为常态化的“数绿融合”运营范式,紧随流量热点,为文旅、时尚健身、校园活动等消费场景提供了独特的视角和工具,提升文旅赛道的含“金”量。可定制的“数绿融合”运营范式应用场景如图2所示。
“数绿融合”运营范式是STCDAF方法论的又一次典型运用:在感知阶段,识别绿色生态场景下的用户特征和偏好;在目标阶段,以月活和资产管理提升为北极星目标;在成本阶段根据场景可能覆盖的用户规模进行活动的成本预估并完成财务流程;在决策阶段,选择活动的推广物料、渠道和活动形式;在行动阶段,根据决策方案实施运营活动;最后在反馈阶段,对行动结果进行评估,由此形成一个闭环的场景化运营流程。
“数绿融合”运营范式的有效推广为工商银行场景化运营注入源源不断的强劲动能,也标志着STCDAF方法论正在走向成熟。
下一步,工商银行将继续以科技力量服务金融高质量发展,完成“数绿融合”的金融服务从首单创新到规模推广,做大做优做强数字化绿色金融生态,在金融绿色低碳发展新赛道持续发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