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信用卡 > 2013年7月
中国银联:搭建开放的移动金融生态圈

本刊记者 杜 娟

  由于移动互联网从时间和空间上大大拓展了金融服务的边界,移动金融已成为中国金融产业发展的重要内容。数据显示,2012 年,我国银行移动支付交易额近1.5 万亿元,各大银行的手机银行用户数量快速增长。预计到2014 年,移动支付市场交易规模将达3850 亿元,用户规模将达到3.87 亿。

  当前,各家商业银行正在加速布局移动金融市场,在综合金融服务、移动生活服务、远程支付、近场支付等方面积极拓展业务。中国银联处于我国银行卡产业的枢纽地位,近年来,在引领移动金融产业发展方面成绩可圈可点。近日,中国银联又重拳出击,联合中国移动推出了基于T S M( 可信服务管理)系统互联的移动支付平台,并依托该平台,推出时尚移动金融业务“手机钱包”。目前,中国银行、中信银行、光大银行、民生银行、广发银行、浦发银行、上海银行、北京银行等商业银行都完成了与该平台的对接,其他商业银行也正陆续接入。此举为加快推广移动金融服务创造了更大的空间和更有利的条件,实现了金融、通信乃至更多行业的深度合作。

  移动金融领域的里程碑式合作

  中国银联与中国移动是中国移动支付市场的主导者和标准制定者。中国银联拥有完善、成熟的资金清算系统,中国移动拥有手机市场的庞大用户资源,具有一定的业务试点经验。但二者曾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各自为政,并在移动支付标准上“明争暗斗”。2010 年,中国银联联合商业银行、移动通信运营商及部分手机制造商共同成立了移动支付产业联盟。首批加入产业联盟的商业银行包括工商银行、农业银行等18 家全国及区域性银行,移动通信运营商则是中国联通和中国电信。此举意味着以中国银联为首的移动支付产业联盟和已经深耕移动支付市场多年的中国移动形成了两大阵营。当时中国银联采用的是国际市场上通用的13.56M H z 移动支付标准,而中国移动则自主研发了2.4GHz技术标准。

  2012 年6 月, 中国银联与中国移动签署了移动支付业务合作协议。在移动支付市场,银行卡巨头和移动通信运营商的这一次“握手”具有划时代的意义,被业界人士解读为中国移动开始放弃此前主推的移动支付2.4G H z 标准,向13.56M H z 标准靠拢。当时,中国移动董事长奚国华将二者的合作戏称为“有情人终成眷属”。2012 年12 月, 人民银行发布中国金融移动支付系列技术标准,采用了中国银联的13.56M H z 标准,自此,移动支付标准之争落下帷幕。

  经过一年的产品准备,中国银联与中国移动的合作结出硕果,推出移动支付平台,该平台在终端上采用NFC-SWP 技术。据中国移动数据部副总经理沈红群介绍,全球已经有45 家主流运营商采用了统一标准的NFCSWP技术,NFC-SWP 也是目前世界上最流行的N F C 技术,而该技术正是基于银联一直主推的13.56MHz 标准。

  连接移动支付产业各方的“桥梁”

  据中国银联相关负责人介绍,移动支付平台是中国银联与中国移动以T S M 系统为核心,为产业各方提供的基于安全支付载体的智能卡应用发行和管理服务平台,是连接移动支付产业各方的“桥梁”。它不仅代表了移动支付的主流模式,更为参与各方提供了加强合作、互利共赢的舞台。

  对用户而言,“手机钱包”将用户的各种实体卡(如银行卡、公交卡、校园/ 企业一卡通、会员卡等)电子化,用户使用NFC 手机即可实现电子现金充值、远程消费和商户现场小额快速交易,未来还将可以实现现场大额交易。但是,用户使用该平台,需要使用中国移动定制的NFC 功能手机以及中国移动专用N F C - S IM 手机卡,并需要在线申请、加载手机银行卡。对于部分用户特别是非中国移动的用户来说,更换手机和S I M 卡比较麻烦,而中国移动相关负责人对此表示,中国移动今年计划在全国卖出1000 万台具有N F C 功能的智能手机。

  对银行而言,移动支付平台将帮助他们实现从传统的“柜面发卡”向“空中发卡”转变,从而创新发卡和营销模式,提供全新的发卡渠道,进一步降低发卡成本、提高运营效率。对移动通信运营商而言,移动支付平台可以帮助他们开拓增值服务,进一步增加终端的创新特色应用,而该平台将成为继多媒体、移动互联网之后,新一轮产业发展的驱动力。据了解,移动支付平台将重点应用在银行卡、市政卡、公交卡、会员卡及校园卡、企业卡等方面,以后还将运用于电子门票、停车卡、电影票、登机牌等领域。优先试点城市包括北京、上海、广州、深圳、苏州、南京、杭州、宁波、成都、福州、厦门、合肥、长沙、兰州等,并将逐步推广至全国。

  构建移动金融生态圈

  多年来,中国银联推出了丰富的移动支付产品,并始终坚持近场支付和远程支付统筹发展的策略。

  2002 年,中国银联推出第一代手机支付模式,通过短信互动完成银行卡交易,可实现手机话费查询和缴纳、银行卡余额查询、银行卡账户信息变动通知、公用事业费缴纳、彩票投注、数字化产品购买、移动代理商回缴款等多种支付服务。2009 年,中国银联联合有关方面研发的新一代手机支付业务开始试点推广。该业务以手机中的金融智能卡为支付账户载体,以手机为支付信息处理终端,功能强大、使用便捷是其最显著的特点,它不仅将手机与银行I C 卡合二为一,还把银行柜台“装进”持卡人的口袋,用户可以随时随地实现各种支付。申请开通该项业务时,用户无需更换手机号码,只要通过移动通信运营商或发卡银行,将定制的金融智能卡植入手机,便能借助无线通信网络,实现信用卡还款、转账充值、水电气缴费、网上购物、预订酒店和机票等远程支付功能。

  近年来,在前期手机支付产品的基础上,为顺应智能手机普及和移动互联网迅速发展的形势,中国银联推出了第三代银联手机支付产品,以金融智能S D 卡为基础,承载金融支付应用,既可以通过移动互联网进行远程支付,也可以借助手机内的NFC 模块实现“闪付”。用户在标有银联“闪付”标识的受理终端上一挥手机,就可轻松完成现场非接触式支付。“卡乐付”是中国银联推出的个人付款终端产品,类似一款外接读卡器,具有金融、便民支付等功能,持卡人在手机端轻松刷卡即可完成消费和支付。“卡乐付”内置安全芯片,且每一台刷卡设备对应唯一的银行卡信息保护密钥。交易中涉及的所有银行卡密码,都使用卡乐付刷卡器安全芯片加密,同时使用安全的密钥加密体系上传加密数据,充分保障了用户的金融安全。

  从移动支付到移动金融

  中国银联正在更广泛的领域进行布局。2010 年,中国银联建立了统一商圈平台的产品模型,经过三年多的发展,商圈服务体系已趋于成熟,已经与公用事业缴费、航空铁路售票等关系民生的行业建立了紧密合作,开通了水电气、机票、火车票、订票缴费等业务。同时,中国银联密切关注电商行业的快速发展,与以京东商城、分众传媒为代表的电商企业建立了广泛合作,实现了电商在线商圈与银联商圈的无线连接。

  在日前金融业联合会金融信息化专业委员会主办的首届“移动金融”主题论坛上,中国银联总裁许罗德表示,中国银联正在尝试搭建一个开放的移动金融生态圈,借助这个生态圈,金融机构、各类商户可以摆脱柜台和网点的限制,为更多的人随时、随地提供包括金融服务在内的各类服务,比如移动保险、移动券商、移动基金等。中国银联将利用银行卡组织的有利地位,秉持开放、合作、共享的理念构建移动金融生态圈。

 
过刊查询
2022年03月 2022年02月 2022年01月
2021年12月 2021年11月 2021年10月
2021年09月 2021年08月 2021年07月
2021年06月 2021年05月 2021年04月
查看所有过刊
本期精选
《中国信用卡》2013年7月目录
手机支付撑起农村金融服务的一片蓝天——..
王锦民:交通银行信用卡 移动金融服务平..
丁 蔚:移动金融引领全新生活时代
中国银联:搭建开放的移动金融生态圈
 
企业简介 | 版权声明 | 免责声明 | 频道介绍 | 安全提示 | 法律顾问 | 网上投稿 | 客服电话 | RSS订阅
Copyright © 2005 Fcc.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金融电脑》杂志社版权所有
电话:010-51915111-805 传真:010-51915236,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署)网出证(京)字第337号
京ICP备14024077号-1 京公安网备:11010802025321 技术支持:站多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