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信用卡 > 2014年9月
银行理财 挑战与机遇并存

  2004年,光大银行推出国内银行首只人民币理财产品——阳光理财B计划,由此拉开了我国商业银行理财业务的大幕。十年间,银行理财规模从零起步,如今已彻底改变了每一个人的金融生活。人民银行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4年6月末,全国银行业金融机构理财产品余额达到12.6万亿元人民币,理财产品品种将近5万个。2013年,银行理财产品累计为国内居民创造的财产性收入超过4500亿元。在当前新的复杂环境下,财富管理既充满新机遇,也面临新挑战。如何通过科学规划,系统、专业、有效的管理,实现财富管理市场健康、稳定、协调发展,是银行业新时期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

  经历数年高速发展,银行理财逐渐形成了自身的运行特点。目前,商业银行的理财产品体系已较齐备,涵盖了保本和非保本、本币与外币、不同期限及不同投资市场的理财产品。各家银行持续优化结构化产品的设计,不断推陈出新,既满足客户多样化的理财需求,又结合自身优势,提高结构化理财的拆分平盘和产品设计能力,追求利润最大化。但值得关注的是,面临经济环境、政策变化以及自身发展问题等因素带来的压力,银行理财发展瓶颈凸显,主要集中在理财产品运行、风险管理等方面。

  从产品运行方面来看,银行理财产品同质化现象仍较为严重。尽管各家银行都纷纷推出自己的理财品牌,但涉及的投资组合往往大同小异,几乎都是证券、外汇、保险、基金等投资产品的组合。理财产品没有根据客户的个性化需求提供服务,创新不足。从风险管理方面来看,尽管从总体上银行理财产品的风险可控,但是一些重要环节和领域的风险依然不容忽视,比如法律地位不明确,期限错配、资金池产品的安全性和透明度较低,产品信息披露不够规范和透明等。随着监管机构逐渐规范理财运作,银行理财业务转型是必经之路。

打破刚性支付势在必行

  财富管理的本质是金融机构发挥自身的专业优势,通过有效的资产配置和风险管控,实现客户收益最大化。在制度设计上,金融机构只是作为代客资产管理专业机构,客户需要承担相应的投资风险。然而一直以来,出于维持市场份额和维护银行声誉的需要,银行对于其发行的理财产品承担事实上的保兑义务,造成理财产品所对应的资产风险仍滞留在银行体系内部。

  2014年4月29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了《中国金融稳定报告(2014)》,首次提到了有序打破“刚性兑付”。《报告》称,理财产品的“刚性兑付”现象有悖于“卖者尽责,买者自负”的市场原则,不仅助长了道德风险,也抬高了市场无风险资金定价。当理财产品出现兑现风险时,应合理界定理财发行方、渠道方和投资者之间的责任和义务,各自承担相应的风险,以此推动理财业务回归“受人之托、代人理财”的本质。

  2014年7月11日,银监会下发《关于完善银行理财业务组织管理体系有关事项的通知》(以下简称“35号文”),其中强调指出“银行必须严格落实监管要求,不得提供含有刚性兑付内容的理财产品介绍”,再次表达了打破刚性兑付的监管态度。

  允许理财产品违约,商业银行首先要做的是理财产品的透明化运作,即单个理财产品要单独开户,单独设立资产负债表、现金流量表、损益表等财务报表。其次,商业银行应做好投资者教育,特别是在销售过程中,应提示投资者在对比理财产品预期收益率的同时,更加重视风险的重要性。

  为适应市场化的发展趋势,已有工商银行、建设银行、交通银行、平安银行、民生银行等十余家银行竞相推出了净值型理财产品。这种产品不承诺收益但提供净值查询,并根据产品招募书中的规定,选择每日、每周、每月等固定周期公布净值。总体来看,目前净值型理财产品规模并不大,但很多业内人士认为净值型理财产品未来将成为一种主流银行理财产品,银行理财的刚性兑付将会成为过去式。

“宝宝”搅局银行理财互联网反击

  自去年余额宝点燃了互联网理财的热潮,“宝宝类”理财产品如雨后春笋般不断创新推出。与商业银行推行“二八定律”客户管理法则不同,“宝宝类”产品发挥的是长尾效应,它们不仅门槛低,且借助移动端有着实时赎回的优势,因此短时间内受到众多投资者的追捧。“互联网理财”的概念快速风行掀起银行理财市场的阵阵波澜。这些“宝宝”们有更加明确精准的客户定位,催生了投资者更旺盛的投资需求,从不同渠道分流着本该留在银行的各种‘闲钱’,加速货币基金对银行存款的替代,银行理财产品的‘揽储’功能将大打折扣。

  据媒体报道,2014年7月四大行存款负增长约1.5万亿元,同期贷款新增量约为2100亿元。除了为了应付季末考核,商业银行突击冲击存款数量,考核过后资金回归常态,造成了7月存款大幅流失之外,还有个重要的原因就是,目前互联网金融产品、货币市场基金、银行券商理财产品等成为个人和企业资金追逐的对象。

  在利率市场化和互联网“宝宝”类产品冲击下,银行面临存款流失的忧患。在新的竞争环境下,银行一方面需要抗衡各路“宝”类产品,维护老客户,另一方面需要在同业间胜出,吸引新客户流入,所以,余额理财不可避免成为银行面临互联网金融冲击时首选的战壕。除了自动余额理财,各家银行利用自身账户和强大的系统资源,推出了自动申赎货基、P2P平台、直销银行,与余额宝不同的是,银行具备了其他机构无法企及的国家信用和资金安全保障。

  目前已有民生银行、平安银行、广发银行、交通银行、工商银行、浦发银行等10余家银行推出了类似余额宝的产品。工商银行率先在余额宝冲击最大的浙江地区试点,推出“天天益”余额理财,很短时间内已达到数百亿元的规模。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也已完成了余额理财产品工作的准备,据悉将择时推出。交通银行也与易方达基金合作推出了“快溢通”余额理财。

  股份制银行机制灵活,大都推出了余额理财业务。广发银行与易方达基金合作推出了“智能金”;邮储银行与易方达基金合作发行了“财富快线”货币基金并拟在此基础上推出“邮益宝”;民生银行推出了直销银行“如意宝”,据悉规模已超过100亿;招商银行推出与储蓄卡对接的余额理财服务“朝朝盈”;平安银行和兴业银行分别推出了与电子账户对接的余额理财产品“平安盈”和“兴业宝”;中信银行“薪金宝”在余额理财服务基础上还创新增加了ATM取现、POS消费功能。

  虽然理财的互联网化和大众化使得银行的渠道优势逐渐被削弱,互联网金融对银行资金目前已形成了撬动,吸金规模和比例未来或将继续提升,但是银行专业投资服务功能的竞争优势依然十分突出。只要商业银行持续创新,实现理财业务向真正的财富管理转型,发挥综合理财服务的优势,主动权仍会掌握在银行手中。

银行理财遇多重挑战转型刻不容缓

  理财市场规模快速增长,越来越多的非银行机构如基金公司、证券公司、保险公司、信托公司以及第三方专业理财公司大举进入市场,且以机制灵活、创新积极、回报率高等特性吸引了大批客户,而受到严格监管的银行却“带着镣铐跳舞”。

  如今,过去银行理财业务爆发式增长所依赖的制度红利已经基本释放完毕。向资产管理转型已成为商业银行特别是中小商业银行打破对传统利差的依赖、向全能型银行转变的重要方向。银行理财正在酝酿变革,意图改变整个泛资产管理市场的格局。2013年10月,首批以股份制银行为主的多家银行获得理财资产管理业务试点资格,试点发行债权直接融资工具、银行资产管理计划,这成为银行理财业务向资管转型的重要契机,资管计划已成为银行理财资金配置的新增重点方向。银行资管业务仍处在前期试点阶段,规模及推进的力度都有待观察。对各家银行而言,首先明确自身资产管理业务的发展方向变得更为重要。加强投资研究能力与风险管理能力建设从而实现银行理财业务的转型刻不容缓。与转型相匹配的组织架构调整、人员投入、系统建设也要加速改造。

  区别于传统银行业的流动性风险管理技术,资产管理业务流动性管理要求更加准确的市场预测,包括对政策风险、客户偏好、销售业绩和同业竞争等信息的全面把握和分析预测,同时及时调整投融资策略。这便要求银行需具备更高的流动性风险管理技术。随着信息化银行的推进和大数据技术的蓬勃发展,银行发展资产管理业务需要的是全面创新,包括产品创新、销售管理创新、投融资方式创新、金融数据挖掘方法的创新以及后台理财业务流动性风险管理、投融资信用风险管理等涵盖资产管理业务前中后台各个方面的创新。银行资管产品替代理财产品虽是大势所趋,但过程一定困难重重。

  近年来,金融混业经营趋势进一步增强。银行以融资服务为主体综合化经营,通过进一步挖掘公司客户价值而衍生出信托、保险、租赁、基金等综合金融服务。从全牌照布局、设立各类非银行金融子公司加快混业布局,到金融产品的跨界、通过与其他金融机构合作设计理财产品,如银信合作、银证合作以及银证信合作等,银行不断创新综合化经营之路。这将有助于银行全面满足投融资客户财富保值、增值的多样化金融需求。业务联动加强,关联交易随之增加,关联风险也会增多,金融分业监管的格局将成为各行无法回避的现实问题。提升内部潜在关联风险的管理和总体风险把控能力成为各行目前最紧迫的任务。CCC

 
过刊查询
2022年03月 2022年02月 2022年01月
2021年12月 2021年11月 2021年10月
2021年09月 2021年08月 2021年07月
2021年06月 2021年05月 2021年04月
查看所有过刊
本期精选
《中国信用卡》2014年9月目录
推进“大零售”战略助力工商银行经营转型..
兴业银行 :创新和风控能力是财富业务的..
银行理财 挑战与机遇并存
 
企业简介 | 版权声明 | 免责声明 | 频道介绍 | 安全提示 | 法律顾问 | 网上投稿 | 客服电话 | RSS订阅
Copyright © 2005 Fcc.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金融电脑》杂志社版权所有
电话:010-51915111-805 传真:010-51915236,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署)网出证(京)字第337号
京ICP备14024077号-1 京公安网备:11010802025321 技术支持:站多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