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记者 代 萍
2014 年10月24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进一步放开银行卡清算市场。2015年4月22日,国务院公布了《国务院关于实施银行卡清算机构准入管理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自2015年6月1日起实施。《决定》要求,在我国境内从事银行卡清算业务,应依法取得银行卡清算业务许可证,成为银行卡清算机构。境外支付机构、第三方支付机构、银行,均可向人民银行递交银行卡清算资格申请。《决定》的公布标志着中国银行卡清算市场开放进入实质性操作阶段。
《决定》从注册资本、出资人、银行卡清算标准体系、基础设施、董事和高级管理人员以及内控制度管理等方面对银行卡清算机构提出明确的准入要求,并将申请程序分为筹备和开业两个阶段。申请人应向人民银行提出申请,人民银行在征求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同意后,作出批准或不予批准的决定。
《决定》从银行卡清算品牌、不得限制竞争、基础设施运行和业务处理、信息保密和信息处理等方面提出了业务管理要求,以维护银行卡清算业务的安全、高效和稳定。
为进一步开放和规范境外机构参与我银行卡清算市场,《决定》明确仅为跨境交易提供外币清算服务的境外机构原则上无需在境内设立银行卡清算机构。《决定》对外资和内资银行卡清算机构在设立条件和程序、业务管理要求等方面作出了相同的规定,充分体现了扩大金融开放、维护市场公平竞争的原则。
有序开放加强监管
根据《决定》,申请成为银行卡清算机构的,应当为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设立的企业法人,并符合以下六大条件:注册资本不低于10亿元;至少具有符合规定条件的持股20%以上的单一主要出资人,或者符合规定条件的合计持股25%以上的多个主要出资人;有符合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银行卡清算标准体系;在中国境内具备符合规定要求、能够独立完成银行卡清算业务的基础设施和异地灾备系统;董事和高级管理人员应当取得中国人民银行征求银监会同意后核准的任职资格;具备符合规定的内部控制、风险防范、信息安全保障和反洗钱措施等其他审慎性条件。
人民银行有关负责人表示,对银行卡清算机构实施准入管理主要是基于以下考虑:一是银行卡是我国个人最广泛使用的非现金支付工具,银行卡清算业务包含持卡人、商户、收单机构和发卡机构的大量金融信息,涉及重大公共利益;二是银行卡清算业务涉及机构间债权债务计算和资金结算安排,关系到银行间清算秩序;三是银行卡清算业务系统属于重要金融基础设施,其风险防范和稳定运行对维护银行卡交易的正常秩序和支付体系的稳定运行有重大影响;四是银行卡交易环节参与主体多,银行卡清算机构的品牌服务和居间协调,对维护相关各方利益,尤其是广大持卡人权益发挥重要作用。因此,对银行卡清算机构实施准入管理,确保具备专业资质、稳健经营能力的企业进入到市场中,并加强事中和事后监管,是防范银行卡支付风险、有效保护持卡人合法权益,维护我国支付体系安全稳定运行的基础性制度保障。
在开放市场的同时,为维护国家金融安全,《决定》要求清算机构必须“通过境内银行卡清算业务基础设施处理与境内发卡机构或者收单机构之间的业务,并在境内完成资金结算”以及“在中国境内收集的有关个人金融信息的储存、处理和分析应当在中国境内进行,为处理银行卡跨境交易且经当事人授权的除外”。同时,《决定》授权人民银行会同银监会制定行政许可条件、程序的实施细则,以及相关审慎性监督管理措施,并按照分工实施监督管理,共同防范银行卡清算业务系统性风险。
相关细则目前仍在制定中,人民银行有关负责人表示,将抓紧制定《银行卡清算机构管理办法》,遵循公开、公平、公正原则,依法开展银行卡清算机构准入申请的受理和审查工作,切实保障准入管理工作顺利实施。人民银行还将配合推动支付结算立法,构建适应市场开放的银行卡产业发展法律体系,强化顶层设计和战略规划建设工作,加强银行卡清算市场的监督管理,确保银行卡清算市场健康、稳定发展。
银联“二次创业”迎接挑战
成立于2002年的中国银联,十余年来联合产业各方实现了银行卡联网通用,创建了自主银行卡品牌,为中国支付产业跨越个人支票阶段步入以银行卡为主要支付工具的电子支付阶段作出了重要贡献。在对外开放不断扩大和深化、移动互联网快速普及的大趋势背景下,市场对银行卡清算服务提出了多样化、差异化的需求。银行卡清算市场开放后,具有“垄断”地位的中国银联无疑将受到重大影响,面临强敌环伺的局面。对此,中国银联相关负责人在第一时间做出官方回应:“中国银联支持并坚决执行国家放开银行卡清算市场准入的决定。作为市场化的商业主体,中国银联将与其他银行卡清算机构在同样的监管条件下,依法合规开展平等的市场竞争。”同时表示,将继续坚持开放、合作、共赢的理念,结合“一带一路”、“互联网+”等国家战略给中国银行卡产业带来的新机遇,积极开展境内外合作,通过“二次创业”,不断提升产品和服务水平,努力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开放式综合支付服务平台。
从近几年中国银联的发展战略不难看出,中国银联对银行卡清算市场开放早有准备。目前,中国银联国际受理网络已延伸到140多个国家和地区,在超过30个国家和地区发行了银联卡,已初步构建了覆盖全球主要区域和重要国家的国际受理网络,中国银联品牌逐渐发展成为全球主要的支付卡品牌之一。2014年11月,银联董事长葛华勇在“2014年支付创新与互联网金融论坛”上首次谈到银联未来走向,提出了“开放平台”战略:银联将继续坚持“合作共赢、共享成长”的理念,不断推进产业各方合作,加快“网上银联”、“移动银联”和“跨境银联”建设,进一步提升服务产业各方和境内外合作机构的能力。银联总裁时文朝在《中国信用卡》署名文章中提出,银联的定位是建设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开放式平台型综合支付服务商,推进产业各方合作,尽可能支持产业伙伴的利益诉求,为包括支付机构在内的合作机构、参与各方创造和实现价值。由此可看出银联直面竞争的决心与信心。
国际卡组织厉兵秣马30载
对于境外机构而言,中国清算市场开放这一消息等了近30年。上世纪九十年代,万事达卡与Visa先后在中国设立了代表处,多年来,国际银行卡组织一直在努力培育市场,期待着中国银行卡清算市场的开放。目前,Visa与万事达卡占据了全球七成以上的市场份额,掌握着全球银行卡相关业务、技术标准和清算系统的主导权,一旦进入中国无疑将给转接清算市场带来巨大冲击。
万事达卡相关负责人表示:“万事达卡认为《国务院关于实施银行卡清算机构准入管理的决定》的发布是一个积极的举措。扎根中国近30年来,万事达卡见证了中国的巨大成长和机遇,下一步将研究决定细则,并期待与国内的合作伙伴深化合作,通过万事达卡全球支付网络所带来的便捷、安全、创新的产品和服务,为消费者和商业机构创造价值。”
Visa相关负责人回应:“Visa获悉中国政府最新颁布了有关开放国内清算服务市场的框架性实施指导意见。我们对该新颁布的决定充满期待,希望相关规定将允许更多的参与者来参与国内支付市场的建设与发展。Visa将对新颁布的决定予以研究,并且期待相关监管机构能够颁布进一步的实施细则。与此同时,我们对中国市场和客户的长期承诺将不会改变。”
JCB相关负责人也作出了回应:“虽然4月22日《国务院关于实施银行卡清算机构准入管理的决定》已经出台,但由于目前人民币结算市场尚未真正开放,有些已经成型的支付方式还无法引入,在遵守中国法律的基础上,JCB正在积极拓展业务领域,旨在将高效、智能、便捷的支付方式带给中国持卡人。”
关于境外机构参与我国银行卡清算市场的准入条件,人民银行相关负责人表示,《决定》对外资银行卡清算机构和内资银行卡清算机构在设立条件、设立程序、业务管理等方面的要求完全相同,充分体现了扩大金融开放、营造市场公平竞争环境的原则。对境外机构仅为跨境交易提供外币的银行卡清算服务的,原则上无需在境内设立银行卡清算机构,这一制度安排对仅为跨境交易提供外币的银行卡清算服务的境外机构原则上给予其在境内设立经营实体的豁免,兼顾了境外机构在境内开展业务的现状、尊重其发展历史,有利于境外机构现有业务的持续开展,便利中外持卡人的银行卡跨境交易。
《决定》中规定,申请牌照的机构必须在境内建立“具备符合规定要求、能够独立完成银行卡清算业务的基础设施和异地灾备系统”,大多数国际卡组织基础设施与系统的落地尚需时日。尽管目前国内刷卡手续费费率水平据发达国家还有一定差距,导致外卡开展人民币业务的利润空间有限,但通过提供境内刷卡服务可获得广阔的获客渠道,提高用户黏性,对提高跨境业务量的效果将非常明显,这是国际卡组织积极参与进入国内清算市场的强大动力。
第三方支付机构申评猜想
银行卡清算市场的开放在第三方支付行业里“一石激起千层浪”。艾瑞咨询研究数据显示,2014年我国第三方互联网支付交易规模已超8万亿元。某些第三方支付机构在转接清算市场早已“暗渡陈仓”,通过与发卡行多头直连的方式,已成为实质意义上的“网上银联”。支付宝的实名制用户达3亿,2014财年(截至2014年3月31日)支付宝的总支付金额就已达到了3.87万亿元人民币,目前合作银行超过了180家,说其是一个“转接清算机构”并不为过,实力不可小觑。
在“互联网+”战略的影响下,线下市场已成为移动支付争夺的战场。2014年年底,支付宝高调出击线下支付领域。2015年,支付宝重金构建O2O相关支付场景,陆续推出了“未来医院”,“未来公交”和“未来生活广场”等项目,全面覆盖医疗卫生、公共服务和城市商圈,力图打造支付宝钱包平台化的地位。作为国内第三方支付机构的龙头,支付宝对《决定》的态度备受市场关注。近日,支付宝悄悄落户上海浦东新区陆家嘴,投资人由阿里巴巴变更为蚂蚁金服,注册资本恰恰为申请成为银行卡清算机构要求的10亿人民币。在这个节点上支付宝选择增资、股东变更为蚂蚁金服等动作不禁让各方浮想联翩。支付宝相关负责人表示,目前正在对《决定》做研究,对支付宝是否申请以及何时申请并没有给出清晰答复。
有业内人士表示,大型第三方支付机构虽然拥有自己的品牌和一定的信用度,但其在资金实力、技术水平、人员素质等方面还存在差距。从目前支付宝所开展的业务来看,更多集中于线上,其背后的硬件成本“可控”。如果申请成立清算机构,不仅需要人、财、物方面的大量投入,而且必须接受严格的金融监管,还可能面临与传统金融机构博弈、股东结构调整等多重问题。
银行卡清算市场的开放,将给中国支付市场带来巨大变化,虽然新的清算机构真正在国内落地并形成有效竞争尚需时日,但市场及产业各方对此充满期待。CC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