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邮储银行软件研发中心总经理胡军锋
随着以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物联网等为代表的新兴技术高速发展,“移动互联网+”模式的不断创新应用,信息科技与金融场景深度融合,沉浸式金融服务渗透到大众生活的方方面面,金融科技无处不在。同时,受宏观经济环境变化、金融监管趋严等因素影响,商业银行急需采取数智化金融科技手段,增强自身竞争力、提升运营效率、改善客户体验,以应对来自市场、同业等各方面的挑战。
邮储银行作为国有六大行之一,始终坚持“科技兴邮”战略,紧跟技术前沿,历经电子化、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等不同发展阶段,走出了一条具有邮储银行特色的金融科技发展之路,为邮储银行建设一流大型零售商业银行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一、起步阶段:确定“科技兴邮”战略,开启电子化建设征程
一是探索电子技术应用,服务全民储蓄。邮储银行成立于2007年,是一家年轻的商业银行,其前身是邮电部邮政储汇局。邮政历来就有办理金融业务的传统,在新中国成立前通过邮政储金汇业局开展金融业务。新中国成立后,邮政储金汇业局被撤销,直到1986年成立邮政储汇局,并恢复办理邮政金融业务。从邮政金融业务开办之初,邮政储汇局就开始积极探索电子技术在业务中的应用:1988年开办了电报汇款业务,1993年建设“绿卡工程”;1997年底,初步建成了由1个全国中心和51个城市中心组成的邮政储蓄计算机系统,实现了邮政储蓄的全国异地通存通取。
二是贯彻“科技兴邮”战略,搭建邮政金融电子化基础设施。1998年12月,邮电分营工作完成,邮政和电信开始独立自主经营,邮政金融的电子化建设尚处于摸索和尝试阶段。国家邮政局党组总揽全局,提出“科技兴邮”战略,坚持走信息化发展道路,发挥信息化对邮政经营发展的倍增作用,推动企业跨越式发展。2001年,中国邮政统一组织建设的第一个金融信息化工程电子汇兑系统成功上线,通过信息化改变了传统汇票传递流程,实现通存通兑,清算周期由手工处理的45天缩短至1天。2003年,储蓄统一版本系统建设完成,确立了“以储蓄系统为核心,以中间业务等系统为外围”的邮政金融计算机系统建设总体架构,为邮政金融信息系统建设打下了坚实基础。经过一年半的推广,储蓄统一版本系统覆盖全国3.2万个联网网点,创下了国内业界的新纪录,成为实施“科技兴邮”战略,以信息化改造传统产业、提升邮政储蓄品质的标志性工程。
二、飞速发展:小型机驱动大发展,“八大平台、百项工程”全面进入信息化时代
一是物理集中,夯实邮储银行金融科技基础设施。2007年,邮储银行正式挂牌成立。同时,以现代通信网络和数据库技术为核心的网络化时代到来。邮储银行逐步实现业务数据和交易系统的全国大集中,建立起覆盖邮政金融业务处理、风险管控和经营管理等全方位的信息系统体系,成功上线运行了储蓄、汇兑、公司、国际、个人信贷、信用卡、理财、第三方存管、代理保险、个人网银、电话银行等近百个应用系统,信息化水平显著提升。
二是逻辑集中,打造业界首创的小型机集群架构。邮储银行始终坚持“自主创新、勇于超越”的原则,在2009年制定了《邮政金融IT总体规划》。第一代IT规划确立了“在开放式平台上,以小型机集群替代大型机,构建邮储银行核心系统”的技术路线。利用多台小型机资源,同时对外提供服务,减轻单台小型机故障对业务的影响,安全性更高;小型机设备选择范围广泛,打破国外厂商的技术垄断,为自主可控主机设备在金融业核心领域的应用奠定关键基础,探索出了一条中国银行业特色信息化发展之路。2011年6月,邮政储蓄逻辑集中工程正式启动建设,2013年5月在陕西成功试点上线。经过3省试点、5批推广、27轮预演后,2013年11月邮政储蓄逻辑集中工程在全国30个省
(区、市
)完成切换上线,系统各项指标运行正常,处理性能优异。邮储银行以小型机集群替代大型机,构建关键核心系统的技术路线取得了圆满成功,这是行业内的首次成功尝试,为国家实施核心技术自主可控的安全战略作出了积极探索,在维护金融和信息安全可靠方面迈出了关键一步。
三是规划引领,建成功能完备、覆盖面广的全业务系统。2009—2014年,邮储银行陆续上线逻辑集中系统、渠道管理平台、会计处理平台、客户信息平台、网点柜面平台、数据分析平台等“八大平台、百项工程”,实现了系统整合、数据集中,信息系统运行质量继续保持行业先进水平,为全行业务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基础。
三、自研突破:建设自主可控基础平台,夯实数字化转型技术底座
随着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快速发展,金融服务嵌入各种生活场景,银行业务无处不在,银行业步入数字化时代。同时,国家战略层面对科技自主可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自主研发自立自强、敏捷响应业务需求成为大型银行的共同选择。
2014年,邮储银行软件研发中心成立,标志着邮储银行金融科技跨入自主研发新时代。同年,邮储银行启动“十三五”IT规划编制工作。本轮IT规划秉持“互联、共享、智慧、创新”的科技发展理念,规划建设基础开发平台,持续推动科技赋能,将信息化能力打造为银行的核心竞争力。
一是自研基础开发平台,助力全行应用快速创新。按照“十三五”IT规划,邮储银行建设了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三大开发平台,包括C开发平台、Java开发平台、移动开发平台,下沉通用技术能力,固化开发规范和优秀实践,基于SOA架构理念设计实现,支持分布式PC集群应用,实现应用灵活扩展和故障自动隔离,支撑中间业务、新一代手机银行等153个总行系统和36家分行的300多项应用,支持应用快速研发构建,有效提升了全行应用系统的自主研发、自主可控能力。
二是优化整合,科技支撑能力再提升。自“十三五”IT规划实施以来,邮储银行信息科技迎来跨越式发展,建成了信贷业务、客户关系管理(CRM)等十六大平台和两总线(企业服务总线、企业数据总线),新建和优化234个信息系统,显著提升了客户服务、渠道协同、产品创新、流程优化、经营决策、营销绩效、全面风险等七大业务能力,有力支撑全行业务经营发展。
三是落地实践DevOps,构筑敏捷交付新模式。在敏捷研发的驱动下,为保障业务的高质量持续发展,为客户提供更快、更有价值的金融产品服务,邮储银行积极开展DevOps实践,建成集项目管控、需求管理、组件设计、代码管理、持续集成、自动部署、度量分析等功能于一体的研发协同平台。目前,已有新一代个人核心系统、新一代手机银行、信贷业务平台等250多个系统接入DevOps进行统一构建与持续交付,用户突破9000人,年构建部署次数超过100万次,构建部署成功率显著提升,持续集成及交付能力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大幅提升研发效能和交付质量,降低了同等项目研发和交付成本。
四、创新变革:云上应用转型,跨入邮储数字化转型新时代
随着第三方支付与线上业务的兴起,邮储银行个人业务迅猛发展,面临海量历史数据、高峰期上万的用户并发量等新技术挑战,传统架构在存储容量、并发支撑、数据安全、性能保障等方面的压力持续增大。邮储银行核心系统日均交易量以每年20%~30%的幅度快速增长,至2019年春节峰值交易量已经临近个人核心系统设计容量上限。系统功能扩展困难、备件保障不足、自主可控和运行保障能力不足等问题成为邮储银行个人业务快速发展的掣肘。为解决上述问题,邮储银行进行了一系列实践探索。
一是建设新一代个人核心系统,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2019年,正值邮储银行信息科技发展的关键阶段,邮储银行党委高瞻远瞩、审时度势,决定启动新一代个人业务核心系统项目建设。该系统是我国大型银行中率先同时采用企业级业务建模和分布式微服务架构的银行系统,实现了分布式、微服务、单元化,将业务数据水平切分到不同的单元、微服务和数据库;同时支持高效的数据路由和分布式事务等强一致性处理,确保联机交易处理能力和并发能力。基于全栈式安全可控软、硬件打造的全新一代个人业务核心系统,首次将全量个人业务全天候运行在分布式架构之上,并开创了“在线迁移,无感切换”的上线新模式,历时3年建设,于2022年4月全面投产、11月完成全量客户迁移,历经“双十一”、春节业务高峰,系统运行高效平稳,交易成功率保持在99.999%,支持每秒6.7万笔交易处理能力,能够充分满足邮储银行6.5亿户个人客户、18亿账户个人金融服务需要。
二是打造中台能力,实现组件服务高水平共享复用。邮储银行顺应数字化和金融生态发展趋势,形成了基于开放平台的企业级分布式技术体系,并在“十四五”IT规划中提出了中台化建设思路。在此基础上,邮储银行将新核心技术平台、新一代Java开发平台、C开发平台的通用技术能力下沉形成统一的基础技术底座,将平台能力提炼抽取提升为面向不同领域的跨平台、跨语言通用组件,提供可复用能力,建设覆盖基础服务域、研发构建域、运维管理域、通用能力域、开发集成域、创新赋能域及技术安全域七大领域的企业级技术中台,为全行应用系统建设提供端到端的一站式、一体化的技术服务能力。邮储银行基于技术中台统一企业级技术路线和技术架构,大力推进组件复用,建成分布式调度平台、分布式缓存系统、配置中心等一系列企业级公共基础应用,减少各业务单元或项目从零开始开发的需求,缩短开发周期,降低重复开发成本。通过实施分析,采用组件复用技术开发应用系统,软件投放时间可缩短为原来的20%~50%,维护成本降低为原来的10%~20%。
三是业务上云,迈入科技云上新时代。邮储银行以开源OpenStack、Kubernetes为基础,夯实IaaS云,完善体系化PaaS能力,为应用全面上云提供基础设施支撑,支持虚拟机和容器的统一部署模型,实现云平台内“一云多芯”融合;建成统一云管平台,统一管理多云资源,实现资源调度的集约化、流程化、标准化。截至2023年底,新一代个人核心、新一代手机银行、自助银行、国际支付等227个系统实现私有云平台部署,业务系统云化率稳步提升,重要信息系统上云率高达92%,日均交易量超过8亿笔,云上交易量占比近98%。
五、展望未来:加速培育新质生产力,打造智能化邮储银行新体验
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大力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近年来,自主可控CPU、存储、数据库等软硬件技术逐步趋向成熟,以大模型为代表的新一代AI技术方兴未艾。邮储银行将积极拥抱前沿科技,基于自主可控软硬件,加速向“全面云化”的技术体系演进:打造新一代云原生应用中间件,夯实“云+分布式”技术底座,实现应用系统从微服务到云原生、服务网格架构的平滑迁移;同时加速培育新质生产力,构建以自主可控CPU、GPU等硬件为核心的大模型算力集群,聚焦体验驱动创新,加强AI能力建设,积累沉淀大模型能力,赋能总分行AI创新场景建设,构建客户联络新范式,解锁客户服务新体验,加速推进全行“人工智能+”焕新向实。
乘数字经济浪潮,扬金融科技之帆。邮储银行积极践行科技兴行战略,持续加大科技投入力度,着力做好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五篇大文章,为金融服务中国式现代化贡献邮储力量。
原标题:见证·思考·超越——邮储银行科技自立自强发展回顾与展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