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工商银行软件开发中心专家鲁金彪
2023年召开的中央金融工作会议强调,要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做好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五篇大文章。数字经济背景下,工商银行认真贯彻落实中央金融工作会议精神,深刻认识数字金融发展的新方位、新形势、新使命,牢牢把握金融工作的政治性、人民性,不断夯实数字资产和数字技术建设,赋能数字生态发展,推动金融、科技、生态融合共进,设计构建安全可信、数字智能、敏捷高效的远程客户服务体系(如图1所示),以数智化综合服务持续提升客户体验,助力金融高质量发展。
图1 工商银行远程客户服务体系
一、构建安全可信的远程客户服务基础
工商银行以守护客户财产安全、保护客户信息安全为根本,以数据、技术双要素为驱动,面向全渠道协同强化数据支撑,围绕语音通信及其垂直领域升级技术能力,着力保障远程客户服务安全可信。
一是建立稳定可靠的企业级语音通信平台,提供以语音通信为核心,以路由、录音等为辅助的平台能力,奠定远程客户服务关键技术基础。通过对标行业领先技术完成应用系统重构,彻底解决语音通信领域“卡脖子”问题,实现基础技术能力突破,最高支持同时在线服务4万名客户,业务连续性保障能力大幅提升。此外,基于灵活的应用系统架构搭建智能路由,通过呼叫路由、溢出路由、排队路由等多维度路由策略精准匹配客户需求,显著缩短客户等待时长。
二是建立一站式处理的企业级智能语音平台,提供语音识别、语音合成等基础技术支撑能力,驱动远程客户服务向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围绕标注数据安全和引擎系统安全,建成自主可控的核心技术底座,结合业务场景构建定制化智能模型,高效支持各类地方方言,将智能语音识别准确率提升至90%以上,同时创新打造Smart
TTS引擎,使录音与合成音组合更加拟人化,并适配中立、抱歉、严肃等不同情感类型,打造有感情、有温度的远程客户服务。
三是建立渠道联动协同的共享数据服务,打通渠道间数据壁垒,深度加工、储存全渠道数据并形成数据资产,面向远程客户服务提供数据支撑。建立个人金融信息数据安全体系,持续开展数据安全分类分级,基于差异化全生命周期数据安全保护,整合远程银行、手机银行、柜面等全渠道数据,利用流批一体技术对数据进行深度加工处理,将海量数据整合为可直接使用的高质量、高时效数据,围绕客户服务建设主题聚合表、指标、数据服务、智能模型500余个,覆盖全行30余个场景,赋能远程客户服务提质增效。
二、巩固数字智能的远程客户服务核心
工商银行以满足客户需求、提升客户满意度为导向,积极推动金融产品和服务模式创新重塑,充分运用前沿数据技术,结合线上线下一体化应用,持续深化远程客户服务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借助数字智能手段不断巩固“一点接入、全渠道响应”的服务核心,以更好适应数字经济发展趋势,全面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1.健全数字智能服务手段,提供懂客户、善引导、重体验的客户服务
工商银行秉承“客户为先”的发展理念,加速推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在远程客户服务领域应用,以领先科技助力远程客户服务创新变革,聚焦理解客户、引导客户,重新定义数智化时代的极致客户体验。
一是实现智能外呼场景规模化。基于一站式线上运营管理和全方位差异化触客策略,对内加强渠道间协同、扩大业务覆盖广度、加快场景上线速度,对外提升智能交互体验与触达转化率,同时建立外呼资源动态回收与二次分配机制,高效赋能业务运营,累计上线场景千余个,外呼超10亿通,有效触客上亿户,大幅降低了客户远程维护成本。
二是实现数字客服智能分流。通过“未问先答+多轮场景+线上多模态引流”建设,接入AIGC大模型增强底层智能服务能力,提升客户意图预判成功率和热门场景业务闭环率,累计建设未问先答场景、多轮会话场景300余个,业务量超10亿笔,智能语音分流率超过60%,智能文字分流率达95%以上,显著提升了客户服务效率和客户满意度。
三是实现“工小智”数字经理上线运营。依托3D仿真数字人等新技术,打造可高效替代人工、全程陪伴客户的数字人客户服务体系,推动“语音报读+图文展示+手势互动”的多维能力建设,全面提升客户服务交互体验,同时搭建数字经理业务场景标准化模板,支持业务场景灵活配置,助力业务运营降本增效。
2.创新数字移动服务模式,打造更便捷、更多元的客户服务
在移动金融成为主要触客渠道的趋势下,工商银行聚焦技术创新、产品体系全面发力,塑造客户服务新模式,不断推动客户服务向便捷化、多元化方向发展,持续健全客户服务体系的数字移动能力。
一是推出“远程办”服务模式。运用音视频、智能仿真等技术,建立非接触远程客户服务体系,重点围绕个人业务、对公业务、信用卡及综合业务,推进线下业务向线上转型,利用手机银行及智能终端等渠道,在兼顾服务效率和风险防控的同时,实现音视频服务动态数字形象展示、文字交互、卡/证截图审核、人脸比对等能力,累计上线视频审核场景、同屏协助场景200余个,业务量达千万笔,成功打造继电话渠道之后的第二大服务模式。
二是推出移动端“居家客服”服务模式。创新构建内外网互联的语音服务体系,在听电话、转接人工座席、查询知识库等30余个场景中实现移动办公,支持人工座席远程灵活办公,高效保障远程客户服务质量及业务连续性,并进一步促进多渠道互联互通,为未来构建新形态的协同服务能力提供技术支撑。
3.打造数字助手“工小助”,覆盖全渠道、全流程客户服务
面向传统的人工座席服务,工商银行构建“工小助”智能支撑体系,推出强时效、广覆盖、高精度的远程客服数字助手,助力人工座席全面实现数字化“武装”,提升覆盖全渠道、全流程的客户服务能力,打造更高效、更有温度的服务体验。
一是上线红黄绿灯分级提醒。基于客户全渠道交互行为数据,精准预判客户意图,提供风险预警(红)、客户关怀(黄)、服务提醒(绿)等多场景预测服务,累计建设红黄绿灯场景30余个,提供有效提醒上亿次,显著提升了人工座席服务质效。
二是上线语音实时监测系统。构建情绪监测、敏感词监测等智能监测模型,建立异常提醒机制,实时监测静音抢话、敏感词、异常情绪等场景,使语音监测识别平均准确率达90%以上,月均提供异常预警约3万次,有效辅助人工座席直观感知客户沟通状态,提升了服务风险意识。
三是上线人工座席服务秘书。在同业率先试点大模型技术,初步形成迭代创新机制,落地转接提示、知识随行、智能工单等智能辅助场景,形成基于大模型能力的事中解决方案,并在远程银行人工座席大规模应用,知识随行推送准确率、工单摘要生成准确率分别达到90%、80%以上的同业先进水平,有效保障了远程对客服务能力。
三、夯实敏捷高效的远程客户服务特质
工商银行以“用户创新赋能”为目标,围绕远程客户服务全面打造智慧运营体系,实现服务数量、服务质量的可视化展现,有效降低人员管理成本,提升运营决策效率,进一步促进数据、科技、业务“煲汤式”融合,塑造金融科技发展新优势,为远程客户服务提供有力支撑。
一是建设实时、多维的数字运营看板。采用算、写、读、推独立解耦架构,实现智慧服务、活动成效、经营赋能、监控预警等100余项统计指标的3D动态效果展示,覆盖8个业务条线,打造30余个看板,既能结合全局视角,以战略为导向洞察业务,又可面向专业领域实施重点监测,直观体现远程客户服务运营情况。
二是建设全面、精确的数字质检体系。借助AI模型,持续提升质检模型精确率,准实时质检时效控制在0.5小时以内,构建质检模型2000余个,准确率达92%以上,检出率较人工抽检提高4~10倍;同时,通过增强多渠道数据覆盖检测能力、建设质检小助手、迭代调优模型等多种方式,不断提升数字质检工作质效,赋能业务场景升级。
三是建设科学、合理的智能排班模型。通过使用运筹学最优化计算方法,力争得到符合规则的最佳排班结果。在排班供给端,排班耗时从单次15人天缩短至单人1小时内,排班拟合度提升7%左右;在排班执行端,实际工作中日接听率提升3%左右,大幅降低管理人员的排班工作耗时,实现降本增效。
四是建设灵活、多样的智能陪练场景。融合智能陪练系统和业务模拟系统,打通业务流程与操作实践,设立智能陪练场景上百个,累计输出智能陪练服务4000余小时,培训规模超18万人次。此外,基于智能陪练数据运营驾驶舱建设,由总到分、多层次支持业务人员通过可视化看板动态监测平台业务量、上线场景数、场景通过率等核心指标运营趋势,不断强化智能陪练数据运营能力。
2023年12月,工商银行在中国银行业协会举办的“2023年客服中心与远程银行数智化创新应用大赛”中,荣获三大主赛道同业第一名、创新类赛道同业第二名、总成绩同业第一,标志着工商银行远程对客服务数智化创新成果得到业界高度认可。
以此为新的起点,工商银行将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服务客户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以技术、数据发展驱动生产力提升,加速推动业务创新,在客户服务与客群经营等方面持续积累先进理念和优秀实践,不断做优做强,努力做好数字金融大文章,当好服务实体经济的主力军和维护金融稳定的压舱石,全面赋能金融高质量发展,助力金融强国建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