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金融电脑 > 2023年5月
中国农业银行研发中心总经理王怡:探索金融业数字生产力与生产关系协调发展新格局

 

中国农业银行研发中心总经理 王怡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加快建设数字中国,并对加快发展数字经济、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作出战略部署。在当今时代,科技作为第一生产力发生了重大变革,数字创新技术正在全面替代传统的信息技术,成为金融生产力的新核心,为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注入强劲动能。2023年伊始,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数字中国建设整体布局规划》,明确提出在金融等重点领域加快数字技术创新应用。对于金融机构而言,数字化转型是健全适应数字经济发展的现代金融体系的核心。在数字化转型过程中,农业银行始终坚持以“用数”为主线,按照“边建边用、精准识别”的总体思路,建设形成覆盖全行、全领域、全员的数字生产力,通过重塑线上线下一体化经营构建新型生产关系,形成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相互促进、螺旋式上升的良性循环,高效务实地探索适合当代社会的金融数字化转型新打法,全面推进主体业务向数字化转型2.0阶段稳步迈进。

一、以“数、云、智、需”为关键词,锤炼数字生产力

  1.以“数”筑心,持续提升数据的友好性

  数据作为新型生产要素,是构建数字生产力的生产资料,但仅有数据还远远不够,只有深化数据应用,才能将数据夯筑成为核心经营要素,驱动企业经营管理的各个方面发展,真正释放价值。农业银行遵循“两个迭代”的方法论,即注重在数据应用与业务发展和系统研发之间、工程建设与精准数据应用之间形成互动和良性循环。在系统建设需求研制过程中前瞻性考虑数据采集、回收等设计;在设计过程中注重强化数据分析和策略布放,为数据模型迭代优化提供灵活快捷的技术支撑能力,从而加速推动总分行各业务条线针对潜力客户、重点客户、渠道运营、资金流向、线上风险识别等重点应用场景开展精准数据分析,推动“用数”思维和“用数”行动转型。

  未来,农业银行将继续以数据应用为目标,在信息系统设计与建设时不仅着眼于业务和管理的需要,也更聚焦于应用数据能力,通过业务需求与数据需求同步研制、设计的方式将“数据友好”的理念融入产品创新与系统建设中,建设企业级数据友好型系统。

  2.以“云”贮力,建设云数一体的云原生平台

  如同农业时代的水力、工业时代的电力,对数据的处理能力,即算力,是数字时代数字生产力构建的基础设施和支撑。农业银行遵循第一性原理,全面拥抱云原生,围绕利用云能力、发挥云价值的目标,推进“On Cloud”向“In Cloud”转型,走出了一条具有自身特色的数字“新基建”之路。

  一是构建一体化云平台,打造云原生、分布式数据库相融合的IT新底座,让云资源供给更精准、更高效;二是提升数据资产云服务能力,通过建立数据画像刻画数据全貌,通过建立数据血缘厘清消费关系、依赖链条,实现数据资产“码得齐、理得清、找得到”;三是打造轻量化、全流程组装式应用研发云平台,并按照抽象沉淀、共享复用的思路,将能力下沉到研发云平台,通过组件函数化等方式持续提升模块化、组件化水平,实现参数配置和轻量开发的产品创新,降低总分行各级人员、各类业务场景的数据应用门槛。

  未来,农业银行将在两个方面继续推进云原生平台建设:一是加速建设存算分离、湖仓一体、流批一体的云原生数据湖,减少数据冗余存储,合理安排不同生命周期数据的存储策略,完成大数据存量资产的平滑迁移,稳步推进Hadoop与MPP二元技术架构融合。在保持数据安全性、完整性不降低的前提下,提供数据更全、链路更短、成本更低的大数据服务,支撑数据价值加速变现。二是进一步构建企业级数据资产云服务体系,建立数据地图,实现全行数据资产精细化管理。

  3.以“智”铸艺,构建敏捷响应的数据研发工艺体系

  为精准、敏捷地响应前台需求和多样化交付场景需求,农业银行正在加速建设融合研发运营一体化(DevOps)、数据运营一体化(DataOps)、人工智能研发运营一体化(MLOps)等一体化流水线,满足应用、数据、模型、运维、安全等多维业务的敏捷创新和快速响应,打造数字生产力的研发工艺体系。例如,农业银行通过MLOps体系建设,将模型的全生命周期梳理为流程化、标准化的闭环;对数据探查、特征工程、模型训练、模型发布、模型运行、运行监控与后评价AI全流程实现一站式支持;通过容器化实现了组件的模块化,并实现了组件可重复使用、可编排;构建一键发布流水线,提供模型的自动化部署和自动化验证。经过建设,智能模型的研发周期从“月”压缩到“周”,模型部署周期小于“天”,支持“数据分析师+数据分析项目”一体化的业技融合、业务自主分析双轮驱动模式,敏捷响应市场需求。

  ChatGPT的火热,让我们看到了人工智能在构建数字生产力方面的价值。对于企业来说,人工智能应用不仅面临敏捷研发的挑战,更面临从开发到部署的“最后一公里”问题和模型研发以及应用中的数据管控、人员协同、敏捷交付迭代、模型测试、运营等难题。农业银行借助初步建立起来的一体化流水线能力体系,在内部快速推出金融AI大模型应用ChatABC,通过研发支持服务平台的问答助手、工单自动化回复助手等形式面向内部员工开放试用。未来,农业银行将通过不断打磨研发工艺体系,为客户提供更好、更快、更智能的服务。

  4.以“需”助人,壮大数据人才队伍

  员工作为数字生产力中的劳动者,是“用数”的关键。农业银行以人为本,从人的需求和业务实际出发,采用“集中为主,统分结合”的模式,打造包含数据工程师、数据分析师、业务分析师、业务决策者、数据爱好者等在内的高素质人才队伍,并通过数据分析挖掘创新大赛、创新实践、创新交流等方式,让数据应用从“个人英雄”到“精英团队+万众创新”;既应用数据进行分析,又在分析过程中发现数据问题、挖掘需求,逐步形成数据应用的生态价值链闭环,更好地发挥数据对业务的服务支撑作用。

二、重塑线上线下一体化经营模式,构建新型生产关系

  在新型数字生产力的驱动下,以线上线下一体化经营为核心的新型生产关系应运而生。农业银行紧紧围绕“用数”主线,通过运用“五步闭环”(筛选—布放—执行—回收—优化)工作法,连接业务断点,从数据连通视角重塑金融服务模式,努力打造“全渠道、全场景、全链路”的线上线下、对公对私有效衔接的闭环经营生态,在服务乡村振兴、丰富产品供给、提升渠道效率等方面进行了大量探索实践。

  1.数实共生,开启乡村振兴新篇章

  长期以来,数据采集难、抵押物及信用档案缺失,使得银客信息不对称,导致“三农”和县域金融业务面临瓶颈,农户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无法得到根本解决。为此,农业银行在“用数”层面下功夫:一是开创“三农”信息建档模式,通过线上线下多维度采集、现场远程外部智能化收录、源头过程结果全路径管控,构建同业规模最大、覆盖2亿农户的“三农”可信大数据服务体系;二是依托农时地域、产业链上下游和所在的社会关系网建立生态画像,洞察“三农”业态需求和风险变化,打造覆盖产品营销和服务全流程的银客交互闭环,以及覆盖总分支行和客户经理多层级的数据服务闭环,促进农户贷款业务增长,实现内部经营组织效能和外部客户满意度双提升。

  以养殖产业金融服务为例,为攻破活畜抵押实施难题,农业银行创新推出针对活畜的“身份识别+动态监管”新模式,应用物联网技术,采用智能耳标、温度传感器、运动传感器等设备实现活畜身份识别、健康状况和生长势头监测等功能,目前该模式已在全国畜牧主产区推广落地,将数万头各类活体牲畜接入平台进行监管。以种植产业金融服务为例,农业银行采用卫星遥感技术实现土地面积、作物类型、长势的实时测算和分析,全面破解了贷前调查难、贷中授信难、贷后监测难的问题,目前该技术已经在四川眉山等地试点落地。

  在线上线下一体化经营新模式的驱动下,农业银行通过“数据驱动服务+服务衍生数据”双向闭环,使金融服务乡村振兴水平迈上新台阶。2022年,建档农户数突破1400万,授信农户超440万户,乡村产业贷款余额达1.4万亿元,线上农户贷款领先优势进一步扩大。未来,依托数实共生的智慧农业创新示范场景,逐步大规模、多样化、高水平地向全国推广,为乡村振兴插上金融科技的翅膀。

  2.数据驱动,打造智慧经营新模式

  商业银行经营管理模式向数字化、智能化发展既是新趋势也是新要求,农业银行充分发挥线下网点资源和线上流量资源两大优势,以数据为纽带,以客户和客户经理为中心,形成线上线下协同经营合力,聚焦营销、风控两大领域精准识别能力,全面优化经营管理效能。

  在智慧营销方面,农业银行在2022年上线对公链式营销应用“智链客”产品,以高价值、高黏性的优质客户为源头客户,利用知识图谱技术,构建覆盖行内外超4000万法人和1亿多关系的对公客户关系图谱,精准定位上下游目标客户,为营销活动客群筛选奠定基础。“智链客”上线以来,服务客户链6万多条,涉及客户超50万人,沉淀资金超4000亿元。经横向对比,通过“智链客”布放、执行的营销任务成功率较传统营销模式提升近10倍,新拓客户年日均存款提升3倍,实现了营销成果和营销效率的双提升。

  在智慧风控方面,农业银行不断融合新兴技术,构建线上线下全覆盖的企业级风控平台。一是采用流批一体、图数据库等技术,提升风险识别效率,实现从“专家判断”向“智能识别”的跨越。在集团客户风险监测领域,运用知识图谱、知识推理等技术,充分挖掘和展示企业间隐性、多层关联关系,创新实际控制人识别、隐性集团发现等多项应用。二是运用隐私计算等技术,拓展平台开放、共享风控的能力。以农业银行上海市分行个贷风险防控场景为例,该行与当地政务机构优势互补、深入合作,对接了用户社会属性、公积金及社保缴纳记录等九大类180多个维度的数据,并采用联邦学习技术开展数据融合,实现KS值比单独使用行内数据建模提升将近20%,有效提升了风险防控的智能化、科技化水平。三是深入应用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打造“线上+线下”联合风控体系,横向贯通和整合各专业化的风控引擎,实现线上线下信贷业务信用风险、操作风险和欺诈风险的全面精准识别和流程化处置,支持“集中作业+属地作业”有机结合的风控作业模式。

  3.聚力掌银,融通线上线下新渠道

  作为最重要的线上服务渠道,农业银行掌银在线上线下一体化经营中扮演着关键角色。一方面,农业银行点多、面广、人多的线下优势,有助于向线上引流,丰富掌银客群;另一方面,可利用掌银活跃客户数量等线上资源优势,赋能线下任务布放和执行,协同提升经营指标。2022年,农业银行上线掌银8.0版,进一步提升资金管理、场景金融、线上服务等领域的运营能力。截至2022年底,农业银行掌银月活跃人数突破1.75亿,总量与增速稳居同业第一。

  未来,农业银行将从以下四个方面提升掌银全渠道经营能力,持续推动掌银月活跃人数优势向资产管理规模优势转化。

  一是渠道运营,提供组件化、开放化、智能化、标准化的版位运营能力,为掌银全周期线上私域流量经营提供坚实的“主战场”。

  二是活动运营,全面重构线上营销平台,强化“场外场内,线下线上”协同引流,梳理沉淀数据规范,为掌银全周期线上公域流量经营提供充足的“弹药库”。

  三是增量运营,提升掌银体系化引流能力,搭建标准化特色引流场景,扩大掌银流量半径,并充分发挥“数据驱动+算法控制”的核心作用,提升数据在线上流量经营和价值变现的支撑与服务能力,为掌银线上获客、增量用户经营搭建多源头“补给线”。

  四是场景运营,聚焦缴费、校园、医疗、食堂四大重点高频场景,做深做透,以“走出去,引进来”场景互联为切入点,线上构建“掌银—第三方App”互调互扫导流能力,构建近距离无线通信技术(NFC)、增强现实(AR)等“线下事件触发点—掌银”联动能力,全面盘活线上线下流量,加快场景金融建设步伐,为掌银线上线下一体化经营做好科技支撑,为盘活存量用户建设好“根据地”。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在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中,新型数字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共同作用,将给商业银行展业、管户、风控模式带来一场“大变局”。为实现2035年“数字化发展水平进入世界前列,数字中国建设取得重大成就”的宏伟蓝图,农业银行将牢牢把握“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而生产关系又反作用于生产力”这一基本原理,一手抓数字生产力变革,全面增强数据基础侧、供给侧、需求侧能力,锻造数据研发新工艺;一手抓生产关系发展,聚焦用户旅程新视角、数据闭环新方法、线上线下新融合,全方位拓展数据应用的广度和深度,全面提升精准识别能力,推动数字化转型向创新引领、数据赋能、全渠道协同阶段迈进。

  原标题:探索金融业数字生产力与生产关系协调发展新格局——以中国农业银行数字化转型为例

 
过刊查询
2022年03月 2022年02月 2022年01月
2021年12月 2021年11月 2021年10月
2021年09月 2021年08月 2021年07月
2021年06月 2021年06月 2021年05月
查看所有过刊
本期精选
《中国金融电脑》2023年第5期目录
中国工商银行软件开发中心总经理罗毅:加..
中国农业银行研发中心总经理王怡:探索金..
建信金科金融业务总监陈东:数字化转型下..
交通银行软件开发中心总经理刘雷:创新金..
广发银行研发中心副总经理赵宏鑫:金融业..
中国工商银行软件开发中心总经理助理龚光..
中国银行企业级架构办公室资深经理宋首文..
 
企业简介 | 版权声明 | 免责声明 | 频道介绍 | 安全提示 | 法律顾问 | 网上投稿 | 客服电话 | RSS订阅
Copyright © 2005 Fcc.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金融电脑》杂志社版权所有
电话:010-51915111-805 传真:010-51915236,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署)网出证(京)字第337号
京ICP备14024077号-1 京公安网备:11010802025321 技术支持:站多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