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信用卡 > 2022年12月
中国农业银行研发中心副总经理兼上海研发部总经理李书:农业银行信用卡分布式核心系统建设实践

中国农业银行研发中心副总经理兼上海研发部总经理李书

  “十四五”时期是金融科技跨越式发展和全面深化应用的战略机遇期,更是农业银行推进数字化转型实现全面再造的攻坚之时。银行的核心系统是业务稳健发展和产品快速创新的基础支撑。尤其是对于信用卡核心系统而言,近年来,信用卡业务渠道线上化、产品多元化的趋势明显,同时,传统的集中式架构缺乏快速有效的横向扩容能力,单体规模过于庞大,难以有效满足当前互联网类型业务的瞬时高并发、大数据量、快速迭代等发展需要,原有的底层设计较难支撑场景额度、灵活计价等新兴需求。2021年1月,农业银行信用卡核心系统启动分布式架构转型,稳步推进由集中式向分布式演进,全面打造新的信用卡分布式核心系统。信用卡核心系统建设作为农业银行分布式核心系统整体转型的排头兵,面临着巨大的机遇与挑战。

  一、困境

  农业银行信用卡核心系统于2015年10月上线,是在外购系统基础上全面升级改造、自主研发建设的第二代信用卡系统。该系统是农业银行新一代核心银行系统的核心模块之一,采用基于大型主机的集中式架构,构建了卡片、账户、产品、客户、合约的统一模型,有力支撑了信用卡业务在一段时期内的快速发展,全面保障了信用卡业务的稳定运行。

  近年来,客户、同业、风险等多方面因素的发展变化,给银行核心系统能力带来了更多新的挑战。

  底层模型急需全面升级以满足蓬勃发展的业务需求。例如,额度架构类型固化,相互独立,扩展性有待提高;余额账户时效性与精准度需要进一步适配差异化和精细化经营的需求;消费信贷产品在额度管理、还款计划、营销活动等方面需要更加灵活;授权风控体系需要根据消保和安全等发展要求做进一步升级。核心系统迫切需要从底层对业务框架进行全面重构,解决更多服务过程中的痛点与堵点问题,兼容现状,面向未来,为信用卡业务发展打下坚实的系统和管理基础。

  集中式架构向分布式架构的技术演进是大势所趋。传统的大型机集中式系统虽然运行稳定,但是采购及维护成本高昂,缺乏快速的横向扩缩容能力,难以有效应对当前互联网等渠道新型业务的瞬时高并发、大数据量、产品及活动快速迭代等特点。面对挑战,金融同业纷纷启动了核心系统从集中式向分布式的架构转型、从大型主机向云环境的部署迁移,以拓宽未来发展之路。

  在此背景下,农业银行启动信用卡核心系统分布式架构转型研制任务,建设逻辑严密合理,安全实效导向,全产品、全场景、全渠道业务可覆盖的全新信用卡核心系统,并对客户化、数字化、数字货币等市场和产品发展趋势进行前瞻性预判和储备,做到以客户为中心,面向数字化转型,满足未来业务与市场发展需求。

  二、破局

  1. 策略选择

  金融同业进行信用卡核心系统迁移的实施策略,归结起来主要有两种:一是仅实施技术架构升级与应用平移,二是同步实施技术架构升级与应用重构。两种策略的优劣势对比如图1所示。农业银行于2021年1月成立了专门的项目组,在内部梳理讨论、同业调研的基础上,选择了技术架构升级与应用重构同时进行的实施路径,由此既满足了信用卡业务发展的迫切需要,也体现了对分布式核心系统建设的更高追求。

  2. 关键能力构建

  在信用卡核心系统升级与重构过程中,重点把握七大关键能力的构建(如图2所示)。

  一是重构额度架构,满足多样性额度经营和管理需要。重塑额度类型灵活配置体系,可按需定制场景额度,实现差异化额度经营;构建管控灵活、动态开放的额度图谱体系,提升面向场景、客户友好的额度经营能力;支持快速推出新型产品,全方位赋能,及时应对市场变化,提升客户额度使用体验。

  二是构建交易级余额子账户新体系,满足精细化资产管理、精准化账务管理、高质量账户服务需要。为每一笔原始交易展示可追溯的全生命周期视图,支持利息精准可视化回溯,具备逐笔交易差异化免息期及利率定价能力,实现实时还款精准恢复额度,提升还款时效性;综合考虑存量客户体验、内部经营模式、工程周期要求与数据迁移风险等因素,规划设计交易级账户建设,提升账户精细化服务和管理能力。

  三是建立信用卡核算引擎,构建核算全场景视图。实现会计分录配置的参数化与可视化,为价格管理、财务核算和管理会计提供更多维度和更细颗粒度的数据基础,提升管理精细化水平。

  四是建立差异化定价体系,覆盖场景、产品、客户等维度。提供一行一策、一客一策、一卡一策等精细化收费功能,支持地域差异化、客户精细化经营,实现多维度、精细化定价;储备交易级定价能力,为精细化的账户管理和风险定价提供基础。

  五是升级分期产品参数及定制化还款计划体系。借助额度架构、账务体系升级,针对差异化营销、精细化管理诉求,挖掘信贷业务本质,升级分期产品参数及定制化还款计划体系,实现业务要素参数化、业务参数组件化,统筹考虑业务扩展性和参数的管理成本,将参数分类、分层管理,支持新产品快速配置并上线;可按场景、按模式灵活授信用信,支持多种营销活动优惠方式,实现分期产品灵活经营。

  六是升级授权风控体系,顺应市场需要。授权规则参数化,支持金融交易快速迭代优化,提供多维度交易限额精准管控,以授权用信的安全性提升业务管理灵活度;针对业务痛点,调整交易检查规则,扩展交易明细记录,丰富核心系统数据支持。

  七是丰富客户和交易信息,全面提升信用卡发卡和分期服务体验。构建灵活卡账客架构,支持全产品、全渠道的数字化发行,实现信用卡即办即享即惠即贷,为客户提供“快、准、稳、全”的优质服务;扩展和细化各层级合约和明细记录,丰富客户画像,细化交易轨迹与全生命周期数据,面向外部渠道或应用,提供以客户为中心的数据服务,支持数据向资产的转化,为数据经营夯实基础。

  三、攻坚

  信用卡分布式核心系统建设的蓝图规划和创新突破,一方面夯实了对未来业务的基础支撑能力,另一方面也为工作开展带来了新的挑战。前期开展同类工作的金融同业曾用“飞驰中的列车进行改装”“高速换胎”来形容这项工作的复杂性和风险性。对于农业银行而言,信用卡分布式核心系统建设同样相当于“在航行的飞机上更换引擎”,颇具挑战性(如图3所示)。

  1. 挑战

  业务重构、技术重构同步进行,极大增加了实施复杂度。底层模型变化对数据迁移、业务连续性提出了更高要求。同时,分布式系统的架构特性给工程实施、业务重构、组织设计、测试、运维等都提出了新的难题。

  内外部关联影响复杂,需要统筹推进。和同业不同的是,农业银行信用卡和其他业务板块的分布式核心系统建设同步开展,整个分布式核心系统建设工程既有整体规划,又有局部特色。由于信用卡与其他核心模块之间存在一定耦合关系,与众多内外部系统在联机、消息提示等方面存在关联,因此工作的复杂度较高。

  2. 应对

  面对挑战,农业银行采取了以下积极的应对措施(如图4所示)。

  组建专职业技融合团队,建立合署办公机制。抽调业务和技术骨干人员组建专职团队,同址集中,统一目标,合力推进。对同业进行全面调研,充分借鉴同业分布式核心系统建设实践经验。通过梳理现状,聚焦业务核心痛点,面向市场发展需要,共同推进需求研制、方案设计、开发测试、投产验证、运行保障等相关工作。

  攻关关键技术设计,夯实系统基础。逐项攻克单元化设计、分布式事务实现、熔断限流、工程解耦等关键点,扫清技术障碍,抽象公共功能提供基础支撑;合理进行系统模块和微服务划分,灵活适变,有力支持产品创新和新兴能力构建;充分论证和推演分步实施计划,确定“存量铺底+增量处理”的迁移策略,确保数据完整、过程安全、操作可信、业务连续。

  创新测试方法,应对系统新特点。面对系统升级带来的分布式架构、微服务部署变化,以及业务模型升级、海量数据迁移要求,有针对性开展分布式事务测试和混沌测试,保障系统服务连续性和健壮性;通过回放对比测试,精准核对新老系统的交易处理结果,验证数据迁移的一致性和程序逻辑的准确性。

  提升一体化运营能力,保障安全生产。构建运维能力成熟度模型,实现模型全自动化评级,全面衡量系统应用运维自动化水平,引导应用运维能力全面提升。围绕新技术底座,深度适配分布式核心新技术栈,提升分布式核心平台化运营能力,通过统一规划、专项匹配方式,实现分布式核心平台化运营能力下沉,充分支撑分布式核心系统“监、控、管、配、析”一体化运营能力,保障分布式核心系统生产运行的稳定性。梳理异常场景,搭建差错处理平台,明确差错处理机制。

  四、展望

  农业银行信用卡分布式核心系统建设将在客户经营、产品创新、客户服务、数据建设等方面提供坚实的科技支撑,为业务经营发展带来质的提升。同时,通过核心系统重构这场硬仗,打造一支有实战经验的专业团队,培养和储备一大批技术和业务骨干。在可以预见的未来,这些都是农业银行信用卡在消费金融“红海”中脱颖而出的核心力量,必将为农业银行信用卡业务高质量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过刊查询
2022年03月 2022年02月 2022年01月
2021年12月 2021年11月 2021年10月
2021年09月 2021年08月 2021年07月
2021年06月 2021年05月 2021年04月
查看所有过刊
本期精选
《中国信用卡》2022年第12期目录
中国工商银行软件开发中心资深专家吴绵顺..
中国农业银行研发中心副总经理兼上海研发..
光大信用卡“换心”工程赋能业务创新发展..
平安银行信用卡中心科技团队核心研发领域..
银联数据服务有限公司总裁季小杰:科技赋..
数智化项目群管理赋能新一代信用卡核心系..
中国工商银行软件开发中心专家李兵:银行..
 
企业简介 | 版权声明 | 免责声明 | 频道介绍 | 安全提示 | 法律顾问 | 网上投稿 | 客服电话 | RSS订阅
Copyright © 2005 Fcc.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金融电脑》杂志社版权所有
电话:010-51915111-805 传真:010-51915236,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署)网出证(京)字第337号
京ICP备14024077号-1 京公安网备:11010802025321 技术支持:站多多